迟善娇
排舞是一项通过丰富的舞步变化和段落循环将舞蹈、音乐、体育、文化等有机结合的运动,通过风格各异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元素,实现娱乐身心的健身运动[1].排舞以脚步动作为主,分单人排舞、双人排舞、小集体排舞、大集体排舞等多种表演方式,因其具有风格多样化,难度系数可选择性大,对参与者舞蹈基础要求低等特点,极易被大众接受.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体育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体育已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2],排舞作为健身运动项目,其高质量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创新,提高排舞推广综合能力应以提升科技攻关能力为核心,而排舞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则是排舞推广科技攻关的具体体现,其研发与应用将有利于加强国民对排舞的认知,使人们体验科技化、智能化的排舞学习过程,进而加速排舞的推广.
通过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舞蹈机器人为主题进行检索,查阅80 篇中外相关有效文献,解析结果为舞蹈机器人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从已有文献可以看出舞蹈机器人设计水平逐年提升,智能机器人已运用于传播传统文化[3]、传播民族舞蹈[4]等领域,这为智能机器人进入排舞领域奠定了基础.再分别以排舞、排舞推广、排舞智能机器人为主题进行检索,查阅96 篇相关有效文献,并未发现排舞发展与机器人融合、排舞机器人推广策略等相关研究,表明排舞发展暂未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
当前,中国排舞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需不断注入新元素,推动创新,促进其发展.排舞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实现排舞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排舞的快速发展.为此,本文着眼于排舞智能机器人的推广研究,分析了排舞智能机器人的推广优势、前景及两大支点,并提出了推广策略,旨在为促进排舞创新,推进排舞越式发展,加速实现中国排舞与世界排舞接轨提供理论依据.
排舞智能机器人是掌握排舞理论知识、排舞基本步伐、排舞曲目技术,可实现与人互动,推动排舞发展的智能机器人,其具备拟人化特征.所谓拟人化是指将人类的特征附加于非人类个体,使其被看作是有生命、有感觉和思想的人[5].排舞智能机器人的拟人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外形拟人化、技能拟人化、互动拟人化.外形拟人化是指排舞智能机器人的头脑、躯干、四肢与人体相似.技能拟人化是指排舞智能机器人具备动作表现力、动作控制力、风格表演技巧等排舞表演技能.互动拟人化是指排舞智能机器人在履行排舞推广员、排舞教练员、排舞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与义务时,具备互动能力,可不断提升互动水平,增强人机关系.具备拟人化特征的排舞智能机器人不会产生消极情绪,可持续性激发受众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比于人类推广者,排舞智能机器人具备风格演绎教学动作精准、曲目教学记忆全面性等优势,可弥补人类推广者在排舞推广过程中的不足.首先,排舞分为升降起伏、律动、平滑、古巴、街舞、舞台、民族舞、曳步舞八大风格,不同风格演绎技巧不同,动作多样且易混淆.人类推广者由于肢体动作空间感、肢体表现力等水平不同,风格演绎教学动作的精准成为难点问题.而在排舞智能机器人的动作编程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精准的动作模块设计实现动作的精准,保证各风格曲目动作编程设计无误差,进而解决人类推广者所遇到的无法保证风格演绎教学动作精准的问题.此外,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每年新增38 首左右推广曲目,每年推广曲目叠加,数量众多,而人类的记忆分为识记、遗忘、再认和回忆的过程,遗忘已学习内容为自然现象,若要实现曲目教学记忆的全面性,实为艰难.排舞智能机器人无遗忘性,伴随内存容量不断扩大,存储排舞曲目数量的不断增多,可实现曲目教学记忆的全面性.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从2009 年起,每年的8 月8 日被定为“全民健身日”.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强身健体需求,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推广健康生活的理念.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是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对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价值和社会功能,丰富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意义重大而深远[6].
参加排舞运动可以塑造形体,改善心肺功能,涵养心灵,缓减记忆力减退,能够有效提升受众群体健康素养水平,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正由于排舞运动目标与群众健康需求相一致,其受众群体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排舞受众、全民健身需求是时代赋予排舞智能机器人的推广优势,与排舞智能机器人推广需求高度吻合.
传统排舞推广以人力资源为主,互联网为辅,推广速度相对缓慢,无法妥善应对受众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排舞智能机器人推广以科技力量为主,人力资源为辅,充分利用了科技生产力的优势,受众越多,推广优势越发彰显.由于排舞智能机器人推广为人机交互,趣味性较强,有利于消解传统排舞推广过程中受众产生的运动枯燥感与不良情绪,协助受众快速度过运动枯燥期,增强锻炼自信心,满足群众健身需求,提升生活幸福感.
自2004 年排舞传入中国,排舞吸取了国外舞蹈的宝贵精髓,使自身的发展具有“生存-享受-发展”的过程体验[7].良好的过程性体验是排舞不断吸引受众的核心因素,受众持续增多为中国排舞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保证排舞受众群体跨越式增长,我们需不断扩大推广范围、提升推广力度、丰富推广策略.
目前,排舞推广面临着推广者不足等瓶颈问题,推广者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排舞指导需求,是阻碍排舞稳定发展的核心因素.排舞智能机器人作为可复制、全面性推广者,可解决推广者数量不足的问题.只有全方位多角度挖掘推广层面智能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助力顶层设计,有效解决排舞推广发展瓶颈问题,才能为排舞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设计是推广排舞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支点.伴随推广阶段不断提升,排舞智能机器人设计水平需不断提高.国外舞蹈机器人研究水平较高,已进入教学反应思维范畴,通过捕捉人体的所有参数,提高舞蹈机器人教学反应能力[8].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 公开赛中也设置了舞蹈机器人赛事,机器人舞步编排、动作复杂程度、协调程度成为重点评分要素,评分标准、参赛机器人展演呈现出的水平表明我国已具备排舞智能机器人设计、研制能力.
排舞受众聚集地是推广排舞智能机器人的重要支点.排舞受众分为三大类:初级受众、中级受众、高级受众.初级受众,以无排舞认知但具备潜在排舞运动需求群体为主,重点集中于社区、乡村、学校.中级受众,以掌握排舞基本知识和步伐,以及部分排舞曲目技能的群体为主,目前主要集中于学校、俱乐部.高级受众,以掌握大部分排舞曲目技能、排舞创编技能群体为主,集中于排舞国家级及以上赛事、培训.
依据排舞三大类受众聚集地,笔者提出了全面推广排舞智能机器人的四大推广策略,即培训推广策略、赛事推广策略、学校推广策略、社区、乡村推广策略.从受众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社区受众与俱乐部受众将产生交叉重叠,故取消俱乐部推广策略,四大策略将在激发排舞受众基础之上激活排舞社会效益.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省级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每年联合举办排舞国家级培训与省级培训,2019 年增加排舞国际裁判培训班暨国际排舞精英训练营,培训体系较为完善,但培训推广缺乏创新.培训推广所采用的普通支架式写字板、显示器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具备直观性,但无法实现排舞智能机器人所具有的随问随答、陪伴学习等智能性,利用排舞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实现辅助技能培训,还能实现独立技能培训,其将发挥难以估量的培训推广价值.
传统排舞培训,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内容繁多,日程安排紧密,被培训者因技术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学习效果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排舞智能机器人培训推广,能够实现即问即答,排舞曲目示范规范,并可根据个体需求进行重复教学,弥补个体学习漏洞,有效改善传统培训困境.培训过程中学习者可体验排舞智能机器人独特的科技魅力,减缓学习情绪压力,促进排舞国家级、省级等培训的有效开展,协助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培养强大的教练员、裁判员师资队伍.
目前,排舞国际赛事处于稳定发展状态[9],UCWDC 世界排舞锦标赛堪称排舞赛事盛宴.自2013 年以来,中国排舞赛事系统发展逐步成熟,2018 年我国增加首届中国杯国际排舞公开赛.中国排舞赛事主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增强推广力,与其他运动项目的赛事推广方式无差异,排舞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排舞赛事推广突破性创新成果,有益于提升赛事视觉吸引力和推广力.
在提升赛事视觉推广力方面,可通过排舞智能机器人扮演不同身份得以实现.譬如,作为参演者,跳赛事开场舞能够快速启动赛事氛围;作为参赛者,参与单人、双人赛事可以提高赛事观赏性;作为颁奖者,参与颁奖过程能够增强赛事趣味性.另外,中国杯国际排舞公开赛还可设立排舞智能机器人设计大赛,促进排舞智能机器人赛事推广发展.当排舞赛事灯光、服饰、参赛队伍技能水平、排舞智能机器人技能水平达到一致高度时,将呈现出突破性视觉推广力,有助于提高观众观看排舞赛事的自主性,提高赛事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赞助商,进而推动排舞赛事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排舞培训参与者以学校教师为主,教师回到学校后再将排舞向全校师生推广,故目前排舞受众大部分集中于学校.因排舞无需舞蹈基础,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快速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排舞学习自信心,所以其参与者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但目前学校排舞教师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排舞学习需求,而排舞智能机器人进校园,可以有效缓解排舞教师的教学压力,消解部分学生在排舞学习过程中的羞涩感,提升排舞学习的适应能力.
全国排舞推广中心于2016 年起开展“阳光排舞进校园”星级示范学校评选活动,排舞智能机器人学校推广应与“阳光排舞进校园”星级示范等级紧密结合.无星级学校,排舞智能机器人以排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推广为主.三星级及以下学校,以初级、中级曲目为主,并依据学生接受能力,逐渐提高难度.四星级及以上学校,以中级、高级曲目、排舞创编为主.在学校进行排舞智能机器人推广可有效缓解学生的运动倦怠情绪,激发校园活力,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健康服务、健康公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群众喜闻见乐的运动项目.广场舞是我国群众喜闻乐见的重点运动项目之一,风靡于城镇与乡村,排舞与广场舞相似度较高,易被群众接受;同时,国外社区活动已将排舞列为运动处方中的身体活动内容[10],这表明排舞具有良好的社会推广价值.从长远角度看,排舞智能机器人的推广应以社区、乡村为核心,这有助于全面推动群众健康生活方式,更好地体现健康公平.
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乡村体育活动能够接受体育指导员专业性、科学性指导,但还不具有普遍性,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断上升,但大部分由于自身工作原因无法对群众进行实质性的社区体育活动指导.排舞智能机器人进社区、乡村,将肩负起专职社区体育指导员的职责,可以满足不同时段运动群体的锻炼指导与陪伴需求,激发社区、乡村体育活力,激活健康公平,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推动中国排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当前排舞的推广无法满足未来排舞发展的需求,应积极进行推广创新.排舞智能机器人是科技发展与排舞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开启排舞发展新阶段.排舞智能机器人的培训推广、赛事推广、学校推广和社区、乡村推广四大推广策略,涵盖基层推广,辐射受众范围极为广泛,将有助于加快排舞受众的跨越式发展进程,加速实现中国排舞与世界排舞的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