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河南地区乡村文化扶贫研究*

2020-01-09 10:31王晓燕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贫困县民宿攻坚

王晓燕

(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 河南周口 466001)

1 文化扶贫的现实意义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在贫困地区。文化扶贫既是对人的改造,也是对文化的调试。文化扶贫的目的是为了使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脱贫’,摆脱‘贫困文化的束缚,造就一个能从事现代化事业的新人’”[1]。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在充分认识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把握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立足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决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扶贫要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乡村文化扶贫要深入推进文化惠民,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建立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推动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特别鼓励开展文化结对帮扶,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在当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并存交汇期,要统筹文化扶贫到文化振兴的衔接,着力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融合发展,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

2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

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的振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和种子的守护,在我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2]。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河南全省文化系统深化了文化扶贫也是脱贫攻坚主战场的认识,把文化扶贫主动融入到全省脱贫攻坚的大局中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坚定打赢打好新时代脱贫攻坚硬仗的决心。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从宏观的角度和历史的层面来看,乡村文化建设应主要把握如下内涵和要求:(1)要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在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独特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构成了丰厚的乡村文化资源。正是这些传统的丰厚的文化资源,才使乡村具备了与城市不同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文化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2)要尊重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归根结底也是为广大农民服务的。要加强农民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其中,让广大农民在建设自己文化家园的过程中有发言权和决定权。(3)要推动形成新的乡村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兴盛,就难以强大起来[3]。

3 河南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扶贫探索

近年来,河南省相继制定出台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河南省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河南省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省财政每年投入1 5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政策引导更加有力。过去的一年,河南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更是开拓创新,从多个方面发力,在实施乡村振兴中进行了文化扶贫建设的有益探索。

3.1 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三千行动”

开展“文艺院团千戏送千村”“文化工作者千人进千村”和“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扶贫行动。全年创作提高脱贫攻坚题材戏曲作品10台,向贫困县送各类演出1 000场,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为目的,持续开展“文艺院团千戏送千村”扶贫行动,2019年重点组织对《重渡沟》《尧山情》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10台剧目进行了加工提升,组织省市县三级文艺院团到贫困县、第一书记派驻村演出1 582场,完成目标任务的158.2%。组织对贫困县、贫困村开展“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扶贫行动”,动员1 086家民营企业和1 056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全年全省累计投入4 976万元进行产业开发扶贫,5 956户贫困户受益。完成选派文化人才、文化志愿者1 015个入村结对帮扶,扶贫扶志效果日益凸显。

3.2 组织培育精品民宿进贫困地区

组织国内精品民宿走进大别山、太行山和伏牛山等贫困地区,积极搭建文旅交流平台。河南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积极挖掘乡村旅游文化资源,适时出台支持民宿发展的意见,组织召开河南省首届民宿投资大会和全国第五届民宿大会,加快推进乡村民宿发展,打造培育一批星级精品民宿,发挥示范效应。2019年7月在三门峡卢氏县召开了全省民宿建设助推脱贫攻坚观摩会,出台了支持民宿发展的意见。同年11月中旬,全国第五届民宿大会在信阳市召开,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焦作市修武县积极探索“民宿+扶贫”等模式,目前修武县共建成6个民宿集群和村落,包含43家精品民宿、客房472间。

3.3 推进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安排5 000万奖补资金全部用于贫困县,确保年底前全省所有县(市、区)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严格遵循“七个一”标准,即有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等,加速推进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把专项补助经费5 000万元全部用于贫困县建设,奖励经费向贫困县倾斜,奖补资金于年底落实到位。截至2019年底,河南全省建成9 321个贫困村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到100%。继续开展“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争取中央财政为每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两馆分别补助10万元,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2.5万元。53个贫困县共补助3 582.5万元。

3.4 强化人才对文化和旅游扶贫的支撑作用

分期分批加强对文化和旅游发展实用人才、乡村旅游重点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和乡村旅游骨干的培训。优先培训来自嵩县、淅川、台前、卢氏4个深度贫困县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村干部。全年先后在信阳新县、郑州举办4期全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乡村旅游扶贫“明白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类培训班。并先后组织省市县100余名文化干部分期赴北戴河、湖州等地进行轮训。全年组织集中培训1 200余人次,其中培训深度贫困县干部200余人次,为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人才支撑。

3.5 培根铸魂推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之后,河南省农村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强力精准帮助下,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广大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例如,周口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文化下乡文化扶贫的政治方向,用乡村文化建设与复兴助力帮助贫困群众激发内在动力,引领精神方向。帮助农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项目充实农民的生活内容,增强乡村农民的涵养,凝心聚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根铸魂推动乡村振兴。

3.6 倡导传统蒙学等国学进校园

乡村文化扶贫,根本在农村儿童的培养教育。农村学校肩负培养农村人才的重任。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积极引进国学进校园,如推动《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走进小学,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树立远大理想。

3.7 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行政村党支部的组织领导力与农村广大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各种乡村文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并与文化旅游融为一体。成立村剧团、太极拳协会、象棋协会、书画协会、广场舞协会等,让广大农民“闲时有事做”。

4 乡村文化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性措施

4.1 存在的问题

4.1.1 贫困地区基层文化服务效能有待提升

基层文化建设特别是贫困地区仍然存在一定欠账、文化事业投入总体偏低、基层文化工作力量薄弱等问题。基层文化设施“建管用”不衔接,重建轻管忽视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基层文化仍然存在服务形式相对单一、文化服务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等问题。

4.1.2 部分地区扶贫扶志作用发挥不够

部分贫困地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仍不丰富、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扶贫与扶志、扶智未能更加紧密结合。由于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因此我们在深入农村的调研中发现,部分农民的小农意识仍然根深蒂固。部分贫困地区缺乏流动文化服务载体,文化服务赴基层频次不高,配套设施设备不足。紧扣脱贫攻坚主题的文艺作品创作、加工、宣传、推广等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都是直接导致部分农民由精神贫困走向物质贫困的原因。

4.1.3 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贫困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专职人员严重不足、队伍不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低,品牌意识薄弱,乡村旅游服务管理相对粗放,亟待培养一批会经营、懂管理、高素质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

4.2 创新性措施

4.2.1 用“七个一”破解乡村振兴文化困局

“七个一”指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从基础硬件设施切入,为乡村的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载体。以河南洛宁为例,该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结合自身实际适时引入文化扶贫力量,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洛宁市各级领导群策群力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办法:洛宁县分8批次投入6 900万资金进行基层公共基础建设;对全县18个乡镇390个行政村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简易戏台等基础设施进行分批次新建、扩建和改建;将配套的文化器材、广播器材、体育器材及宣传栏根据社区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进一步打破乡村文化困局。

4.2.2 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焕发农民新面貌

开办一些农民夜校培训、农家书屋激发农民的“我要脱贫”的内在动力和创业激情,让农民从心里迸发出想脱贫的强烈愿望,同时开展电影下乡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扶贫活动,活跃农民的乡村文化生活。文化兴,则乡村兴。洛宁图书馆和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实行统一采编、统一配送,并顺利接入了洛阳市图书馆的大流通平台,这种做法为文化扶贫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2.3 搭建优质创业平台

通过政策引领,为创业农民提供启动资金,助推创业农民申报农业项目,帮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申请贷款做启动资金。设立专项发展资金,进行专款专用。通过优质创业平台的搭建,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4.2.4 建立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乡村文化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对优秀干部、道德模范、教师以及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各地市制定了文化人才引进政策,完善选拔机制,建立多种奖励政策。文化扶贫的长效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系统研究较少,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健全主体参与机制、帮扶保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资金和利益分配机制、跟踪反馈机制等长效机制研究,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开展。

5 结语

河南人口过亿,是农业大省,有连片的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农民占比众多,三农问题十分突出。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河南的乡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要靠文化扶贫,加强对农村文化的改革。总的来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文化扶贫建设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结合实际状况和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

猜你喜欢
贫困县民宿攻坚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