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薇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南京 211816)
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前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统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体系内,被视为和我国本土学生一样的高校教育对象。因此对于留学生的思政教育,既要做到普遍性的合规合理,又要考虑到留学生身份的特殊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而对于留学生群体来说,以及对于整个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来说,国际学生的输入可以扩大本国教育的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在交流、交融的环境中形成良性教育生态。一方面是培育中国特色品牌,为他国培养“种子人才”;另一方面发挥留学生“桥梁人士”作用,为我国培育健康的国际生态环境。正如阿特巴赫所指出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崛起带来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上的深刻变化,对于普遍性知识追求的学术化取向已经被国家身份、国家需求的发展所替代了,政治的、文化的考量超过了学术的考量”。这一超越了单边主义的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意识是培养知华、友华的专门人才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基础上就展露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融思政教育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二是融留学生发展于中国大学生培育体系;三是融知识教育于文化政治素养培养;四是融留学生管理于国际关系大背景。
基于2004年10月14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总结如下:
(1)强调了大学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是建设伟大祖国的强有力支柱,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国国际竞争的软实力,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的重要实施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人才保证。
而留学生的地位如何理解,取决于的不只是留学生这个群体,还有向外国留学生开放教育的机会,向留学生开放的政策等,也就是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意义。同时留学生本身对所留学国家的贡献也是重要指标。在留学生事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具有充分的使留学人才“为我所用”的制度保障。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数据,2012年,在其他国家/地区出生并在美国获得科学或工程博士学位的人中,有70.7%的人在完成学业后申请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美国临时签证。和印度学生中国对美国的比例分别为 82.6%和85.6%。从2006年到2012年的六年中,中国,印度和韩国这三个亚洲国家的医生人数达到了54,720,成为美国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新力量。一些人口增长为负的国家希望将在自己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外国人才留在本国(例如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而如何吸引外国学生过来学习并为我们国家创造价值,是留学生思政教育首要认清的问题:摆正留学生群体的位置,认可其对所留学国家做出贡献的可能性并提高其创造自身价值并为社会做贡献的意愿性,充分发掘其潜力,帮助其树立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同一性,树立只有所在留学国家认可你的成绩才是你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的正确观念。
(2)指出了政策关怀和领导层决策的导向。即从决策层面以及政策制定层面(制度层面)全面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和高等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树立大学生对我党治国理政思路的拥护和担当,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和担当。从思想上源头上狠抓落实思政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可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那么对留学生思政教育来说就是要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政治的认可。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发挥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如何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如何做好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碰撞,如何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如何在面对当今全球化竞争的一体化趋势中保护自身特色以及更好向全世界输出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展示中国大国责任和担当,都是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培养的重要前提与广阔背景。向来华留学生做好中华文化的弘扬,包括中华传统美德如责任先于权利,义务先于自由,社群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等等。
(3)凸显了当今国际形势迅猛的变化,既存在机遇也有很多不良影响,例如对大学生的思想腐蚀和精神腐化,对国际敌对势力和西方某些思想文化思潮要引起警示。以及国内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带来的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和独立性也会动摇很多价值观并不稳定的大学生。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这些问题同样也会出现在留学生身上,因此做好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个点上的意义尤为重大。而这些思想信念的动摇很多来自外部力量的干扰,留学生由于其外来者的身份,本身就携带着异文化,来到本土文化的区域,很容易出现思想以及文化上的碰撞。如何把握好这种碰撞,不使其走向负面或是极端的方向,是留学生思政教育又一使命。那么这种兼具对比与冲突的性质融于学生个体身上,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失去正当的价值判断。
(1)新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首要挑战是适应新的环境,迅速确立学习目标和留学计划。应帮助其缩短适应周期,正确面对适应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留学生因其身份面临语言交流问题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落差。考虑到这个方面我在开学之初便做了很多有助于入学适应的教育工作。在报名签到时给学生详细讲述入学流程,耐心细致回答他们的每一个提问,尽量减少困惑和不安。同时为他们营造温暖的家的感觉,把报到手续结合进欢迎仪式。以及发动老生带动新生,使他们从心理状态上迅速安定和适应。在开学教育中严肃学校纪律,为良好学风和生活作风奠定纪律基础,也使学生在来华学习路上有章可循,找到方向感。提前向他们展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文化差异,打好预防针,让学生有心理准备并且更乐于面对。在语言问题上明确英语的通用性,降低恐慌,同时强调中文的重要性,督促学习。
(2)学风建设在新生中的重要性可谓首屈一指。我以规范留学生的学习纪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挖掘留学生学习的潜能这四个方面为抓手。首先树立了明确的规章制度,以考勤作为基本手段,确保了学习的质量。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和管理作用,实现学生自治。另一方面经常走进课堂,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其次积极与任课教师联络和沟通,即时了解学生动态,关注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制定一系列帮扶方案,如谈心谈话发现他的困难,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还是太困难听不懂导致兴趣下降,还是有别的学习之外的原因干扰,不断整顿学习风气和纪律。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做到信息畅通,为给学生提供有效和针对性的指导。
(3)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定期开展学生干部座谈,走入学生中间去,从学生视角接近和了解学生。利用奖学金制度作为激励手段,不断鼓励学生攻坚克难。同时以奖学金配合惩戒机制,更好规范学习纪律,即不遵守学习纪律的学生扣减免奖学金。同时充分发挥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互相帮扶互促互进的作用,引导两者进行语言和学习上的互助,更好提高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更加促进国际学生的本土融合,也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友邻感情打好了群众基础。例如鼓励学生建立英语角中文角等社团,以及走进留学生的晚自习时间一起学习。为学生介绍学校创新实践项目基地“梦工场”,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创新理论实践。以及开展演讲比赛、文化节等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充实学习生活。
(4)在班级建设中注重体现留学生教育的特色,培养留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培养团结精神,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在宿舍生活中学,在班级生活中学,打破留学生常见的以国别为单位的活动形式,走出自我,走向他人,多角度看待他国文化,在互动中学习多元文化价值,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建立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不拘泥于单一的组织形式,专业学院的多个年级,宿舍楼层的左邻右舍,都是互相学习的契机。
(5)利用宿舍生活贯彻良好学风建设、乐于助人精神、尊重他人礼让他人的品质、爱好劳动讲卫生的良好素质,以及养成良好生活作息,培养严肃的安全意识,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负责,也对他人的安全培养一种责任心。经常下宿舍检查熟悉了解学生情况,掌握第一动态,做好责任养成教育。
(6)多方面多角度开拓留学生思想教育形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工作路径,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并且时刻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关爱学生,注意留学生容遇到的挫折和与之相关的心理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