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岩 彭 焱
(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150028)
历史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图书出版事业的兴盛发展。毛晋作为我国古代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保存、校勘、刊布、记录、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藏书史和出版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对毛晋藏书及出版思想的研究对于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毛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出版家。生于1599年,卒于1659年,今江苏常熟人。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后改名晋,字子晋,号潜在,又号隐湖,别号汲古阁主人。室名绿君亭、汲古阁、目耕楼等。
关于毛晋对弘扬中华文化做出的历史贡献,可以从保存古籍和传播知识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为了保存书籍,“当时遍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唐宋元人别集,以至道藏、词曲,无不搜刻传之”[1]。其汲古阁和目耕楼藏书84000多册,曾出版过600多种图书,发行全国,故当时就有“毛氏之书走天下”的说法[2]。
因此,使得善本足本得以传播、孤本得以存留于世[3],这就是毛晋最大的贡献。
为了解毛晋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2019年3月14日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毛晋”和“汲古阁”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分别获得文献337篇和368篇,剔除重复及相关性不大的文献,总计检索到文献记录148篇,其中博硕论文17篇。
从研究时间看,研究文献集中发布在1979—2018年间,每年均有相关研究文献发表,尤其是在2005年之后,相关文献中博硕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如湖南师范大学侯璨敏[4]的硕士论文《毛晋校刻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胡英[5]的硕士论文《毛晋汲古阁刻书研究》,以及河南大学李轩英[3]的硕士论文《毛晋编辑出版思想研究》,都较详细、系统地论述了毛晋藏书、校书、刻书的方法和特点,并对毛晋的功绩给予充分的肯定。这说明有关毛晋及汲古阁的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从研究主题看,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代表性研究如下:
关于个人生平研究,除所有相关论文都有毛晋生平的简介之外,朱则杰[6]专门研究了毛晋的出生与年龄问题。
关于个人贡献研究,何忠林[7]称毛晋为私人刻书的巨擘。叶树声[8]从搜残存异、刊布图书、对外开放、编著诗书等方面,论述了汲古阁对祖国图书事业做出的贡献,并称其在目录学和版本学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关于藏书及出版思想研究,唐有勤[9]从版式独特如刻书底本多依宋版、校勘精审,刊质精良、甚重集部之刻、刻书用纸特造等方面总结了毛晋刻书之特色。顾宁一[10]从藏书丰富:版本精良、品类繁多、流传广泛、校勘审慎、印制精良方面论述了汲古阁藏忆刻书的特点。曹之[11]论述了毛晋藏书来源、藏书内容、藏书楼建制、藏书管理、藏书流通等情况,很多宋刻本是靠毛晋翻刻流传下来的。
关于文学成就研究,毛晋不仅是一个藏书家和出版家,同时还是个学者,自己著书立说。毛晋为自己所刻的不少典籍写了题跋,附于书后。这些题跋考其源流,辨其真赝,述其要点,起到了提要的作用,共249篇,汇编成集名《隐湖题跋》[12]。毛晋所著书也有《和古今人诗》《和友人诗》《隐湖小志》《词苑英华》《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诗余图谱补略》等十多部,共数百卷[5]。毛晋题跋及其著述不仅颇具学术史料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借鉴和欣赏价值、思想启迪价值[13],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
关于人际交往研究,张耀宗[14]和黄李初[15]都记述了毛晋与木增的交往经历。而且毛晋一生师出多门,“交知满天下”,与其交游者不乏钱谦益、陈继儒、陈瑚等大学者[16]。
另外还有对毛晋及其所刻书或是所编辑的某部丛书进行具体探讨的文章。如徐扶明[17]的《毛晋与〈六十种曲〉》、李春光[18]的《毛晋和〈津逮秘书〉》等等。
综上所述,从检索到的文献发现,关于毛晋及汲古阁的藏书及出版研究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热点;从研究现状来看,对于毛晋在我国古代藏书、抄书、雕书、校书、促进图书流通等方面的贡献,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观点一致,视毛晋为我国古代著名的藏书家和出版家,但相关研究多限于具体的过程,譬如如何搜集图书、如何刻书校书等,显然对于毛晋藏书出版思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笔者认为,毛晋的藏书出版思想及其对现代图书馆工作的借鉴意义,还需要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关于毛晋的藏书及出版思想研究,王毅[19]从毛晋以风化思想作为编辑出版的主导思想,强调编辑出版应感化世人,维护世风;以长期的实践证明编辑出版是一门科学,具有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观念;毛晋是一个严谨的编辑工作者,具有不计私利的奉献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3个方面对其编辑出版思想进行了研究。姚福申[20]总结出毛晋编辑工作的特色为:选题宏伟,甘愿惨淡经营;考镜源流,指导读者研究;编校精审,得力充栋典籍;广搜遗佚,力图精益求精;笔耕芸窗,志在传播文化。马晓琼[21]认为毛晋求真、求实的编辑思想,严肃不苟的编辑作风,注重团队合作的编辑精神对现代的编辑都具有启迪作用。岳淑珍[22]认为毛晋的出版思想主要表现在传播正学,教化民众;寻求善本,打造精品;策划选题,前后有序;定位读者,互通有无4个方面。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笔者认为毛晋的藏书及出版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藏书,是因为珍爱图书。书籍是传播和继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毛晋对此理解颇深。毛晋热爱读书和交游,平生三大愿望:读尽世间好书、友尽世间好人和看尽世间好山水[5]。为此,基于对“读尽世间好书”的渴望和珍藏书籍的浓厚兴趣,毛晋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搜求古籍,其藏书不惜重金收购,选择优秀底本,这是保证后来刻书质量的先决条件。如明末毛晋性嗜卷轴,榜于门曰:“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佰。有以旧钞本至者,每叶出四十。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于是湖洲书舶云集于七星桥毛氏之门矣。邑中为之曰:“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23]。二是毛晋故构汲古阁、目耕楼以藏书。汲古阁建筑精良,其规划有助于图书保护,为图书收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载体。毛氏藏书处除著名的汲古阁、目耕楼外,还有绿君亭、读礼斋、载德堂、笃素居、宝月堂、追云舫、续古草庐等[16]。三是图书的保护管理措施较为严格、完备。除了书中夹带芸香、曝书(画)、通风[11]之外,汲古阁的防蠧技术值得一提。毛晋注意在裱糊时采取防蠧措施。“毛氏汲古阁用伏天糊裱。裱面用洒金墨笺,或石青、石绿、棕色紫笺,俱妙。内用科举连裱里。糊用小粉、川椒、白矾、百部草细末,庶可免蛀[24]”。毛晋对图书的珍惜挚爱可见一斑。
毛晋搜集图书主要有3个渠道:一是高价收购善本及旧抄;二是友朋的赠送;三是寻访影印藏于他处的善本[5]。
毛晋除搜遗补缺、必欲“一网打尽”而后快之外,还通过其他途径如寻访和影抄藏于他人处的善本书等来获得宋元善本。高价只是可能买到好书,但有的好书是高价买不到的,有些藏书家是不愿意将自己的珍藏轻易示人的,如范氏的天一阁即是如此。毛晋为了获得这类善本,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地向这类藏书家借来影抄了。不仅如此,他还和当时一些不大保守的藏书家建立了各种联系,以扩大他翻刻这些“秘发”的来源。“毛抄”是构成汲古阁藏书的特色之一。
毛晋藏书还有一种来源就是友朋的赠送,如闽中郭圣仆赠《剪绡集》《尊前集》,金沙于季鸾赠《词林万选》等,毛晋在刻《津逮秘书》时,曾得到闵元衢所提供的书稿[5]。
正是这种广求图籍的行动实践为其藏书之精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求真是毛晋藏书出版思想的灵魂,务实是毛晋藏书出版思想的根本。正本清源是毛晋藏书出版的根本目的,因此,毛晋不但重视收藏,而且大量地加以翻刻,其抄书、刻书均名闻遐迩。毛氏藏书最大的特点是影宋抄本,其影写之精良,为历代藏书家视为秘宝,其中不少都是罕见秘籍。翻刻在客观上使古籍从藏书家的藏书楼里解放出来,流传于世。
作为校勘者、写样者、刻版者、印刷者,毛晋常常亲力亲为之外,对刻书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人员的职责。汲古阁包括校、写、刻、印等一整套的刻书流程,刻书人员也相应地由这些流程中的操作人员所构成。精审校勘,保证刻书的质量,缩短了刻书周期,提高了刻书的效率。
毛晋刻书的范围很广,经、史、子、集、丛几乎无所不刻。汲古阁本从字体、墨色、纸张到版式行格都与众不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25]。
将满腔的热情、毕生的时光倾注于藏书刻书事业的毛晋,其刻书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他提倡“于游戏谑浪时,不忘忠孝本性”,钱谦益用“考六经为钟鼓,奏四部为笙簧”概括了其主要编辑思想,就是利用经、史来教化世人,维护世风[3]。
毛晋重视流通与开放藏书。他刻书目的明确,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既为了保存图籍,流传后世;又为了供人使用,以利天下学者。毛晋曾对子毛扆说:“吾缩衣节食,遑遑然以刊书为急务,今板逾十万,亦云多矣!窃恐秘册流传者,尚十不及一也”[26]。因此,毛晋藏书既多,底本极精,但不“奇货可居”,而经常向学者提供阅读的方便,“与世人共阅之”。吴伟业《汲古阁歌》赞扬毛晋“君获奇书好示人,鸡林巨贾争摹印”[27]。
同时,毛晋所写的题跋和评语言辞含蓄而不轻佻,辨析详尽而不繁杂[3],不仅能为读者指示阅读门径、提供鉴赏读书的方法,体现解释作者文章涵义、辅助读者阅读的功能价值,而且又间接起到了广告的宣传作用,为毛晋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毛晋的一生爱书、读书、买书、聚书;藏书、抄书、刻书、雕书;校书、著书、借书、刊布,流传后世。毛晋藏书及出版思想对现代图书馆的馆藏建设、读者服务、书目整理及史志编纂均有重大启示及借鉴作用。
毛晋在搜集图书时非常注重版本的挑选,通过考镜源流,实质上达到了对书籍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现代图书馆员“buyer”角色与此是一脉相承的。毛晋印刻的《宋名家词》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宋词总集,古人认为词是诗之余,并不重视对词的搜集,而毛晋则慧眼识珠;毛晋刻书历经了明清两代,在朝代更迭之时,毛晋刊行经史子集经典著作,使历史文献得以保存、流传;除了经典文献外,毛晋为了使一些诗友的旧诗不被湮灭,从而得以流传,还搜集亡友旧诗并刻之,使一些民间诗作得以保存。毛晋的这些做法,对今天图书馆馆藏建设都极具参考意义。如搜集国内外各种门户网站、各行业和学科领域的门户网站及一些企业和组织网站上的相关信息资源;原生数字资源的收藏与保存;收集校友资源,通过互赠收集馆际之间的资源;采访收集地方文献资源等。
毛晋在搜集宋代善本时,对不能收藏原本的以墨影纸抄之,尽量保留善本的原貌。而进行善本校勘时,一人无力承担,则经常请一些名士帮忙,以保证图书质量。我国的图书馆,或多或少都存有一些古籍资源,在搜集、整序、保存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要继承古代文献管理的方法,借鉴毛晋鉴定版本、搜集文献、保护文献等方法,做好古籍文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严格地说,毛晋的藏书并不是用来“借”的,而是以藏和出版为主业。毛晋家道殷实,有财力收藏图书。他善于经营,精刻经典,从选题、印制到出版发行各个环节,毛晋都参与其中,赢利颇丰。而且毛晋本身就是一个读书人,他自己也著书立说。他了解书,更了解读者。“刻好书与朋友共快,而好友有好书亦与毛晋共享,[22]”也正是因此,毛晋收藏的图书数量多,质量好,而且与读者交流多。毛晋的著作《和今人诗》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我们今天的读者服务工作,多借助于现代化设备,馆员与读者之间交流少了,甚至零交流。毛晋本人就是一个读者,作为藏书家和出版者,更是心系读者,把读者当做客人与朋友。这也给我们的服务工作一些启示,作为图书馆员,我们还是要知行合一,多读书,以知识为纽带与读者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读者,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阅读推广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可搭建阅读交流平台,增加校外读者的关注度,成立读书会、书友会,像毛晋那样心系读者,把读者当做客人与朋友,为社会大众提供阅读指导等阅读推广服务。同时,重视广告宣传,增强品牌意识。设立图书馆宣传日,创办简报、专刊等出版物,利用图书馆的门户网站、微博、QQ群、微信等搭建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打造品牌服务。
毛晋编撰的题跋体现了毛晋对文献考证严谨认真,对学术源流、作者生平及思想、文献流传及版本情况进行全方位揭示,蕴涵了知识管理的因素。同时,这些题跋也是一部小型的书目,如著名的《汲古阁书跋》,介绍书籍体例,书写提要,品评其得失,收录了毛氏家族题跋的古书264种。不仅对文献进行整序,而且通过对文献分类、版本考订、文字校勘、内容注释等对知识体系进行整序。
毛晋整理文献的方法还可为建立古籍数字化规范提供参考。“广勘善本,择善而从”,借鉴前人记载的成书经过、流传情况等,考证不同版本之间的关系,还可开展古籍数字人文研究。今天我们可借鉴《汲古阁书跋》等序跋文字的编制思想,将书目编制、知识服务、数字人文有机结合起来,为古籍研究与服务提供新的思路。
史志编纂是编纂人员职业素养、编辑情怀以及奉献精神的综合体现。
毛晋撰写的题跋,如《隐湖题跋》《汲古阁题跋》等,对刻书的内容、创作意义、版本差异等作详细剖析,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各类史志编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史志编纂过程中,需要查找大量的证实史料,这本身就是一项繁杂而枯燥的工作,首先是在史料取舍上应慎之又慎,如在图书馆史志编纂的史料取舍中就应着重取材反映图书馆专业特色、带有本馆特色的史料,全面而客观,不能掺杂个人好恶。其次,史志的编纂不是资料信息的简单堆砌和罗列,而是需要严格的审核和系统的编校。因此,史志编纂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文化修养、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编纂出高质量的史志资料。
从古至今,不乏私家藏书传书之例,而像毛晋那样穷尽毕生心力建造汲古阁的藏书刻书传书者是不多见的。
当然,毛晋在刻书过程中确有不少疏漏之处,但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藏书家和编辑出版家,在我国的图书史、出版史、印刷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毛晋藏书、刻书保存了典籍,传播了文化,也开辟了目录学、图书馆学新领域。因此,毛晋及其汲古阁永远是我国图书界、出版史研究的热点,其杰出贡献永远值得现代图书馆人和出版界去研究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