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鲁山县中医院 超声科,河南 平顶山 467300)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血液或尿液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对是否妊娠进行初步判断。虽然血液或尿液HCG水平可对有无妊娠进行有效鉴别,但无法明确受精卵具体着床位置,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对受精卵部位进行探查[1]。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生率逐渐升高,属于妇产科较为常见急腹症,而早期异位妊娠无特异性体征及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中易发生漏诊事件,发展至中后期可出现停经、腹部剧烈疼痛、阴道流血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引发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临床需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及时对症治疗,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现研究发现,相比腹部探头扫描,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可更早发现宫内孕囊与宫外包块,对于临床异位妊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2]。临床应用中,高频线阵探头探测范围小、深度浅,尤其肠气、肥胖易影响诊断,而腔内凸阵探头扫查具有穿透力强、分辨率高、探头小且扇面宽等特点,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取66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旨在探讨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的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选取鲁山县中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6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年龄20~39岁,平均(28.98±4.14)岁;孕周3~15周,平均(7.19±1.54)周;孕次1~4次,平均(2.13±0.26)次;5例单纯腹痛,38例阴道不规则出血,20例腹痛合并阴道不规则出血,3例无明显症状。本研究经鲁山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1.2.1纳入标准 (1)尿妊娠试验呈阳性,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2)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停经、下腹部疼痛。
1.2.2排除标准 (1)其他生殖系统疾病;(2)近期接受相关治疗;(3)阴道炎症;(4)超声检查禁忌;(5)检查依从性差;(6)合并精神系统疾病;(7)合并认知障碍,难以正常配合检查。
1.3 检查方法
1.3.1检查仪器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菲利浦,IU-22型),腔内凸阵探头频率设置为4~8 MHz。
1.3.2超声检查 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将避孕套套于探头之上,并涂抹耦合剂,将腔内凸阵探头缓慢置入阴道后穹隆内,对宫内口至宫底部子宫内膜形态进行全面扫查,观察其形态特征;若在宫腔内无法探取妊娠囊信号,于子宫矢状面对子宫内膜最大值进行测量;若宫腔内具有液性分离,需对单侧内膜厚度进行测量,所得值×2作为观察指标;对子宫两侧附件及盆腔全面扫描,仔细观察是否存在积液、包块,并记录其形态、大小、位置、边界、积液范围及回声情况。
1.4 观察指标(1)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检查结果;(2)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测量子宫内膜厚度。
2.1 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检查结果66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中,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检出异位妊娠59例,检出率为89.39%(59/66),附件包块直径2.1~7.7 cm,均于宫旁探及包块囊实性混合回声或低回声;包块位于左侧26例,占44.07%(26/59),右侧33例,占55.93%(33/59);壶腹部妊娠占59.32%(35/59),峡部妊娠占18.64%(11/59),伞部妊娠占11.86%(7/59),间质部妊娠占10.17%(6/59);被探及盆腔积液者占84.85%(56/66)。
2.2 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情况66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中,测出子宫内膜厚度2~20 mm,平均(9.69±6.20)mm。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检出的59例异位妊娠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2~5 mm 者28例,占47.46%(28/59),6~10 mm 者24例,占40.68%(24/59),2~5 mm者 7例,占11.86%(7/59)。
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是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异位妊娠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根据受精卵于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主要分为卵巢妊娠、输卵管妊娠、阔韧带妊娠、腹腔妊娠及宫颈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由于输卵管管腔及其周围炎症,可引起管腔阻塞,受精卵无法正常运行,致使受精卵在宫腔以外部位着床并发育,造成输卵管孕囊破裂或妊娠流产,可引起大出血、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异位妊娠发病率占所有妊娠总数的2%,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9%~13%,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3]。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发展,超声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诊疗中,并凭其无创性、操作简单及检查费用低廉等特点成为异位妊娠诊断的主要方式。在妇科疾病检查中,超声扫描主要分为经腹、经腔内两种检查方法,其中经腹超声检查是将腹部探头置于被检者下腹,能对子宫及附件结构进行显示,不仅能探及宫腔内有无妊娠囊存在,还可观察异位妊娠囊与异常包块情况,同时可根据盆腔、腹腔游离液性暗区测评出血量,在临床诊断应用中具有较高价值。但在临床应用中,腹部超声扫描子宫输卵管较远,对微小病变显示模糊不清,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层较厚,对扫描诊断准确性存在不良影响,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存在局限性。另一扫描方式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是近年来超声突破性技术发展,探头置于阴道腔内,与宫腔组织近距离接触,能清晰探及盆腔内部组织结构,显示微小病变;凸阵探头距子宫及输卵管较近,可有效避免肠腔气体、腹部脂肪层等干扰影响,清晰反映子宫及附件状态,有助于医生掌握被检者输卵管、子宫内膜及卵巢中卵泡等具体情况,故在临床异位妊娠诊断中具有突出优势。研究发现,95%的异位妊娠发生于输卵管,其中50%~70%发生于壶腹部,其次为峡部、伞部等部位[4-5]。本研究发现,66例患者中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检查检出率为89.39%(59/66),壶腹部妊娠占59.32%(35/59),峡部妊娠占18.64%(11/59),伞部妊娠占11.86%(7/59),可见在异位妊娠诊断中,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检查可显示孕囊位置。子宫内膜是覆盖宫腔的一种黏膜,对性激素较为敏感,形态随月经周期变化。相关研究指出,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为1~3 mm,增生期为8~10 mm,分泌期内可达12 mm[6]。此外,正常妊娠者因孕激素、HCG可刺激子宫内膜增生,促使内膜厚度增加>15 mm,而发生异位妊娠者因胚胎着床于宫外组织,绒毛组织发育不良,HCG分泌量减少,造成黄体萎缩,孕激素分泌量减少,造成子宫内膜厚度增加不明显[7-8]。华文文等[9]研究指出,腔内凸阵探头扫描能清晰显示子宫及其附件形态、特征及病变情况,并可准确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有利于准确预测妊娠囊着床情况,进一步提高宫内外妊娠诊断准确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发现,盆腔扫描检出的59例异位妊娠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2~5 mm者占47.46%(28/59),6~10 mm者占40.68%(24/59),2~5 mm者占11.86%(7/59),表明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可评估妊娠囊着床情况,有助于异位妊娠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腔内凸阵探头经盆腔扫描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可评估妊娠囊着床情况,有助于异位妊娠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