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洋,杨永平,徐胜旗,王洪亮,李付彪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吉林 长春130021)
尖锐湿疣(CA)为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发病部位以外生殖器及肛周最为多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因其有较强传播性,及较高的癌变几率,故应及时诊治。在由CA导致的阴茎鳞状细胞癌中,疣状癌患者较少见,尤其发生于青少年则更为少见。因疣状癌恶性程度较低,进展较慢,较少发生转移,并且病灶与良性溃疡,以及CA较难区分,经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甚至误诊。故本文报道1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以提高对尤状癌的诊断率,并及时治疗。
马某,男,20岁,在校大学生。因发现龟头肿物1年余,溃疡1个月入院。既往史:冶游史2年,具体次数不详;手淫史约4年。查体:包皮长,包皮外口狭窄,上翻困难,其内可见少量包皮垢。龟头见一菜花样肿物,大小约1.5 cm×1.0 cm,质脆,触之易出血,无触痛,活动性尚可。其尖端可见一溃疡面,大小约0.5 cm×0.2 cm,表面覆有黄白色脓苔,无明显异味。包皮内板近冠状沟附近可见5枚菜花样肿物,最大直径为0.5 cm,无触痛,触之未出血,表面无分泌物。龟头及包皮内板肿物醋酸白试验均为阳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L-PCR)技术检查提示:龟头肿物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11型阳性,包皮内板肿物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11阳性。术前行病理检查,回报龟头病灶处HE染色可见高分化角化性鳞状细胞癌伴角化。肿瘤细胞分化良好,细胞质丰富,轻度嗜酸性,可见“挖空细胞”。肿瘤底部,边界清晰,周边间质见淋巴细胞浸润。临床诊断:(龟头)阴茎鳞状细胞癌,疣状癌可能性大,合并尖锐湿疣;(包皮内板)尖锐湿疣。 遂行阴茎癌局部切除术,包皮内板尖锐湿疣局部烧灼术。术后病理回报:阴茎疣状细胞癌。 术后常规应用抗病毒治疗3个月。未给予放、化疗。每3个月来我院门诊复查一次,包括查体及局部、双侧腹股沟彩超、腹部CT。共随访2年,阴茎癌未见复发。
尖锐湿疣作为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近些年来于我国呈现明显上升态势[1],且明显低龄化。这与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性意识、性观念日益开放,对婚前性行为普遍持接受态度,性行为发生率不断上升[2]不无关系,最为关键的是绝大多数年轻人缺乏必要的性安全意识,这使得CA在性活跃人群中传播较广泛。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危险性行为发生率显著增加[3],随之引起的疾病也越来越常见,因此提高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性健康意识刻不容缓。
CA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同时一定要注意由CA引起的其他相关疾病,以免误诊,甚至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疣状癌因其病史多与CA重叠,病灶多由CA演变而来,从外观来看,很难与CA区分,因此误诊率较高。本文报道一例阴茎疣状癌,结合其术前及术后病理报告,即考虑由CA演变而来。此病例若仅按照CA治疗原则处理,而未遵循癌症根治术的原则,那么近期和远期疗效很难保证。因此,除CA外,及时、正确地作出疣状癌的诊断尤为重要。
现结合本病例,笔者认为考虑为合并有CA的疣状癌的诊断要点主要有:①从病史来看,患者可有长期且反复发作的CA史。尤其是复发次数较多,期间缓解时间较短的病例应更加警惕。②从既往史来看,处于性活跃期的人群、同时具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长期冶游史的人群、包皮过长尤其是包茎的人群,无法保证外生殖器局部卫生的人群,以上均为高危人群。③从临床症状和体征来看,在外生殖器及肛周多发性菜花样肿物的基础上,出现一处或几处较大肿物,明显不同于周围其他多发肿物,质脆,触之易出血,有时可有肿物尖端或部分破溃,进而形成溃疡面,表面可覆有脓苔,同时可有异味。若肿物活动性下降,甚至固定,边界触之不清者,更应注意。④从辅助检查来看,在醋酸白实验的基础上,HPV检测若为6、11、16、18亚型,则应留意同时合并疣状癌的可能性。病理学检查则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核心问题是临床医生如何筛选需要做病理学检查的病例。⑤对于切除后短期内很快复发的CA病例,应仔细观察疣体性状,如有可疑,应及时选取较为特殊病灶,做较大范围切除,并送检病理。⑥当发现性伴侣携带HPV高危亚型时,该病例也应引起高度重视有无癌变的可能性。
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阴茎癌发病率较低,为1/10万[4],随着我国卫生水平的提高国内阴茎癌发病率与国外基本持平[5],且最常发生于老年男性,平均年龄为60岁[6]。在阴茎癌中,疣状癌的发生率更低,约占3%-8%[7]。因此,对于年轻疣状癌患者的诊断更为困难,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笔者认为,在鉴别诊断时,应牢记前文中提到的诊断要点,会对提高诊断率有一定的帮助。
从治疗方法来看,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尤状癌的主要方式。但因其分化程度较好,恶性程度较低,极少发生局部及远处转移,液氮冷冻或CO2激光治疗也可适当应用于肿瘤较小、病灶较局限的病例[8]。视肿瘤的进展程度,术后酌情进行放、化疗、基因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及其他肿瘤综合治疗[9,10]。
从预后及预防角度来看,总体来说,疣状癌的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很多病例可获得临床及病理学治愈[1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以及医学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阴茎癌包括疣状癌的发生与HPV感染有高度相关性[12,13]。因此,针对HPV的预防和清除,不仅降低CA的发病率,而且可降低阴茎癌的发生。WHO 推荐的3 种HPV 疫苗均已在我国批准上市,分别是二价疫苗(Cervarix) (包括HPV 16和18) 、四价疫苗(Gardasil)(包括HPV 6、11、16 和18) 和九价(Gardasil9) (包括HPV 6、11、16、18、31、33、45、52 和58)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14]从近期疗效来看,3种疫苗对男性均安全有效[15,16]。截止目前有些国家已将HPV疫苗纳入男性儿童接种计划免疫[17,18]。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作为性传播疾病之一的CA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针对CA的诊断并不难,但其伴随疾病或与之症状相类似的疾病常常被忽视、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最佳时机。疣状癌,作为较少见的阴茎癌类型,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应提高其诊断率。至于疣状癌的预防,目前仍是以加强性安全健康教育、采取性安全防护措施为主。至于HPV疫苗仍然缺乏长期疗效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待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