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定红
(广东省珠海高新区唐家小学 广东珠海 519082)
在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新生代小学生大多是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之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多数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意识与个性化特征往往比较突出,这也意味着大部分学生在集体中团结与协作的能力相对较弱。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足球运动是一项团体体育项目,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个人潜力与优势,更需要各个成员之间紧密与默契的配合,通过有效的参与及训练,学生能在团队的磨合中找到为了集体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对其综合素养及意志品格的锻炼与提升有重要意义[1]。
校园足球运动有利于学生形成分享意识,改变学生在家庭教育中所产生的任性、骄横等性格。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协商选定自己在场上的位置,有效发挥个人的优势,将整个队伍的战略调配到最佳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学会支配自己,也能在运动中学会协调与本队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配合他人的动作,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在球场上,每个成员都能以进球为最终目的,学会分享宝贵的球权,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样一来,孩子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分享习惯,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2]。
每一个个体都是立足与社会这一整体之上的,个体的生存离不开与人的沟通与交流,有效的沟通能力是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高效沟通对足球项目而言至关重要,在传球与配合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沟通上的障碍与偏差,就可能会导致配合上的失误,从而影响最终成绩。小学生正处于人际交往的启蒙阶段,此时,他们在足球运动中所进行的彼此交流是促进其沟通能力有效提升的关键,也是增强学生团队意识的重要手段。
足球项目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其对学生团队配合与协作的超高要求。在足球运动过程中,11个不同位置的球员需要做到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也要通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在一次次的合作及对抗之中了解其他队员的行为习惯、优势与劣势等,提升队员之间的熟悉与默契程度,实现有效的配合与协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强化自身的集体观念,在意识的团结及行为的协作中真正做到互相帮助,积极进取,共同提高与进步。
受到成长规律与特征的影响,小学生思维及认知层面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与完善,加之日常行为习惯的局限,导致他们对“团队”“合作”等概念的内涵还未能形成全面的认知。因此,以足球运动促进小学生团队意识提升的第一步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明确团队与合作对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更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故事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向他们讲解“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筷子很容易折断,但是一把筷子就很难被折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谚语及其背后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故事情境中深刻理解团队意识的内涵,知道借助个体之间的共同沟通、共同承担、共同协作所产生的团队效益远比单独的某个人所产生的效益要高得多[3]。
在足球运动中,整个团队是由不同的角色与个体所组成的,调动个体的积极性,提升每个个体的参与度,对团队意识的训练与提升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仔细介绍团队中每一个位置需要承担的主要责任与作用,根据学生个人的特长与优势大致进行角色的分配与定位。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个人行为、动作与技能的规范与指导,重点强调不同角色的价值与意义,以及个人行为对团队合作的整体影响,使每个成员都能在不断强化自身角色意识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学会反思、调整与完善,将个人价值与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体验其他人的位置,在不同的体验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形成对自己所处位置的准确定位。
足球运动等体育活动的最终核心目标离不开对学生综合能力与个人素养的培育与锻炼,不但要追求身体素质的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更要注重思想道德层面正确路径的形成与发展。为了满足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教师可以立足于足球运动的基础上,组织适当的拓展训练,使学生从中获得团队意识与综合能力的强化。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校园足球队的各个队员参与一些课外拓展活动,如短时间的军事化训练、拓展游戏、夏令营活及野外求生训练活动等。在形式丰富的拓展活动中,鼓励队员通过相互帮助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一同克服困难,培养学生不言放弃、不畏艰辛的意志与品格,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形成更加深厚的情谊。
实战与竞赛是检验学生个体及足球团队的能力与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只有站在真正的赛场上,队员们才能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在互相配合与依靠的过程中共同争取胜利的心境。因此,教师应加强对组内成员的系统训练,重视规则及相关技巧上的指导,充分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足球竞赛。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全程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对手的实力与特点,结合对本队的认知完成战略部署。可以通过录像的形式将学生的表现全程记录下来,方便后期的回顾、总结与反思,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力求学生的进步与成长[4]。
文化建设是营造团队氛围、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发展的重要外在手段。在小学足球运动中,单一的训练难免会显得枯燥,此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大力开展相关的文化建设,从文化层面提高学生对团队与集体的认同感。例如,教师可以为足球队成员购置统一的球服,这样学生在训练与竞赛中就能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一个团体”。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建立专门的“足球拉拉队”,为足球运动员加油助威、鼓舞士气,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加油方式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教师科学的引导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才能通过足球运动不断深化对“合作共赢”理念的认知,在一次次的并肩作战中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在追求个体发展的同时,促进集体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