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强
(迭部县职业技术学校,甘肃 迭部 747400)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也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迈进,涌现出了多种多样跨专业的社会活动。由此可见,未来的中职院校应当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竞争力。
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基本都是“小公主”“小少爷”,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因此很难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的更新,也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职业教育应当紧抓时代契机,从培养学生必备的能力素质出发,让学生学会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动手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一定的物质力量,从而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要想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除了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外,还应当要有一支掌握现代核心技术、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劳动队伍。因此,中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就必须具备不同寻常的竞争力。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包装和推销自己,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未来职业竞争的压力,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
认知能力包括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可以从以下2个环节进行。一是课堂教学环节,教师教授理论知识时,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直观教具、图示等多元化的形式展开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是实践教学环节,教师要学会联系具体的工作岗位,让学生提前感知将来的工作。比如在组织护理专业的学生实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而指导学生进一步感知病人的细微变化。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可以运用一些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理论知识往往是多而复杂的,教师可以将这些凌乱的知识进行合理梳理,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当然,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现一些严密的逻辑关系,让学生能够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有趣的图景,再现知识结构。比如,在生理学课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复杂的人体结构,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卡片,将枯燥的概念用最生动形象的图画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也能帮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知识体系。
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地位。中职院校在办学中应当加强建设学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提供优质的条件。目前,不少中职院校已经开设了家政培训中心、护理实训室等,营造了真实的职业活动场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
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比如,在教授护理、助产、口腔等专业理论的同时,可以延长实训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当然,在每个单元的课程结束之后,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医院见习,从而让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对个体产生积极作用。它能让人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多样的方式提高他们对技能训练的兴趣。比如,在讲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实验时,我校教师摈弃了以往教师去医院采集样本的方式,而是让本专业的学生走进医院自主选择样本进行实验。这样一来,广泛的采集,往往会检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微生物。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由于选择的自主性,学生往往会格外兴奋,也会对自己采集样本充满期待。在采集完成后,丰富多彩的标本一下子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每个学生都沉浸在动手实验的喜悦中,更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相较于以往一人做实验的单调场面,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