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广,杨 悦
在我国积极推进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文脉同国脉相连的新时代背景下,作为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形式——学校武术教学,我们对其任何程度的哲学反思,都只是顺应了历史演进的潮流。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或许是任何一位国人都能脱口而出对武术的表达,也或许是我们学校武术教学与其他体育教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可如果只停留在这种空洞玄解的概念化之上,没能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融入或转化为武术化人的教学实践中,也就缺失了武术蕴含的传统文化强大底蕴对当代生命的现实关照。邱丕相[1]先生曾提出“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论断。这一困境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学校武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对这些现实中的困惑,做出积极性的现代性回答,是当前学校武术教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基于多年武术教学实践经验,以学术探讨的形式,对这一最具操作性层面的武术教学进行反思性探讨,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旨在为当前学校武术教学的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据国内学者对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梳理,认为“反思性教学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杜威对反思活动的论述。杜威认为反思起源于主体在活动情境过程中所产生的怀疑或困惑,是引发有目的的探究行为和解决情境问题的有效手段”[2]。熊川武通过对“反思性教学”思想的分析,提出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并将“学会教学 (learning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3]。
在体育学领域,应用“反思性”理论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且主要集中于体育教学能力培养、教学行为方法及体育社会学的相关解释与分析,尚未涉及在体育教学的实践操作层面,以寻求对体育教学本身问题的切实解析。笔者运用“反思性”理念视角,寻求对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困境的解读,以探索合理性的武术教学路径,并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具有可能性的启发。如果从反思性理论指向教学实践的解析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那么笔者从教学实践到反思性的学术探讨,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笔者认为,“反思性”是开辟体育教学实践合理性的重要途径。对体育教学的反思性研究,能客观地识别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探索,可寻求对当前诸多现实困境的解释路径,使学校体育教学逐渐走向更为科学合理的轨道。
学校武术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涉及小学、中学、高校阶段的多个层次,而本文所依据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实践经验,仅为学校武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层次解析。教学原本涉及诸多的要素与变量,但在学校体育教育层面上,寻求对武术教学问题的解读,并依据对武术教学的质性研究需求,仅从武术教学的内容结构、教学方法与旨意上进行实践经验的概述。
实践环境:在学校学科教学方案之下,由笔者所在高校的每学年大学二年级男女学生自由选课,自然生成的“武术选项课”班级,以学期为教学段循环进行。每学期时间段内学生不固定,课堂以武术教学为指向,具体授课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等,由授课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实践时间长达十余年(2006年9月至2019年6月),以教师自身的课堂体验和课堂调查与交流、及对学生的课余观察与交流等为主要研究依据。
演进过程:在多年的“武术选项课”教学实践经验中,经历了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按体育学科或武术专项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技术层面,先基本功、注重动作规格、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绝大多数时间着重于武术的技术动作上。往往在学期开始的前几周学生能有新鲜感,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开始表现出情绪低落与失望感(个别酷爱武术的学生例外),甚至把武术课当成了一种心理负担,难以坚持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通过对实践经验的不断反思,结合武术的特质性,在教学内容、理念与方式上经历了一个自然转变的过程。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感触越发深刻,通过课堂观察与体会及平常交谈发现,不同基础和身体素质条件的学生都能坚持,虽然没有掌握精湛的技术,却能使学生形成对武术较为全面、客观、真实的认知,也能让学生在体验着的生活世界之中感触到武术的存在。
学校课程化的武术教学,并非一个“拳种”长期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但同样具有武术教化功能的途径,既不能脱离武术的“真、善、美”,又要适合学校课程化的教育,因此在选择武术教学内容时,尽可能地体现我国武术的体系化结构,同时将武术文化精神作为教学的隐蔽内容,尽可能引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以此呈现武术文化的意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综合了上述因素的考量,选择长拳、太极、散打中较为简单的武术技能组织教学内容,既不需要过多武术基础和功底,又能较全面地了解武术的体系化特征,并以如何在武术技能习练中感悟武术文化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指向,因此,在“五步拳、简化太极、拳与腿法的散打技术”中,不断强化武术“精、气、神”、形神兼备、整体性等文化意蕴与技能的结合,并在教学中通过细化的讲解和精美的示范来进行。此种武术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并非普适性的固有模式,但缘于武术拳种的多样化、课堂时空的有限性及武术教学化人的目的性,对武术教学内容结构性所进行的考量,在于追求普适性的发生机制,使学生较为全面与客观地了解什么是武术,什么是武术文化精神,并融入学生的生命成长之中。
作为在武术课堂教学个人实践经验上的学术解读,所阐述的教学方式与旨意,并非可以当成范本式的固有模式,而是注重于可以呈现与折射的武术教学理念与精神。
(1)“五步拳”的教学方式与旨意:虽然动作简单,不需要深厚的基本功和身体素质,但动作优美的示范,同样可以体现出武术“精、气、神”的美感。在简单的动作中如何体现武术的特质,依据教师专项性的理解讲解“精”“气”“神”,并体验“精、气、神”三者的融入,初始学练往往不具有这些品质。即使动作看起来和教师的示范大体相同,却有本质上的差异,对比之下容易让学生们感叹“就是不一样”。在这种情感反应之上,教学生如何结合“意注(主要是眼神的跟随)、形(手法、步法、身法)、神韵(内在心意的指向)”,学生的练习动作会有明显的变化,同时心理会产生情感的提升。“形神兼备”是学生耳熟的武术术语,但在武术教学上不能停留在空洞的抽象概念,追求融入学生现实体验中的身体在场,以教师的示范讲述,引导学生就自身由内而发的意注与动作结合,动作体现出武术的韵味,学生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练之中,也会深深地被武术吸引。
(2)“散打技术”的教学方式与旨意:(预备姿势、冲拳、勾拳、贯拳、鞭腿、侧踹及拳腿组合等)“散手”代表了武术“打”的重要特征方面,其搏击的理念与方式深刻地呈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预备姿势”作为所有拳、腿、摔技术的发起姿势,其所能折射“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思维,乃是当前人类可汲取的宝贵精神与人文智慧。笔者也经常将一些技能引入生活中的求生保护的本能反应中,如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危险,可以让人便于选择或逃、或躲、或肢体保护头等要害部位,向人的生活空间延伸;各种拳腿技术讲究身体发力的整体观念,不但让身体的各个环节协调配合,而且注重身体与心意的集中一致,同时将身体技术动作的“整体观”引入日常生活的宏观层面,渗透给他(她)们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与感悟,常能起到提升学生情感反应的效果,从中也能折射出武术教学能超越体育技能的层面,呈现其先天优异的文化特质。
(3)“太极拳”教学方式与旨意:在教学之前笔者常将太极拳的种类进行简单讲述,并力所能及地对各种流派的太极拳特点进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对太极拳系列有一个整体了解。在连续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太极拳的见识主要来源于影视,并以“陈氏”较为多见。笔者常按影视中一些太极动作演练(如《太极宗师》、“广告”中的动作),让学生在现实中感触到武术并非是虚构和加工的产物,而是存在于现实中的美感与博大。将太极拳技术运行特性,与传统的阴阳哲学、养生理论等文化思想密切结合,呈现于技术动作的教学之中,并注重引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动作的柔顺自然,源于人的“自然”。在放松状态下,手臂整体处于自然弯曲的状态,人会感觉舒适顺畅,而在练习太极拳的手法上许多处于这种自然状态;太极拳的“循圆走弧”是其动作的外在运行特征,在生活世界中却可延伸于人际交往、为人处世的方式;所谓太极拳“内静外动”的技术特征,也是人类在现实中重要的一种生活态度与品质个性,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延伸的巨大空间;“以柔克刚,松静自然”的动作特征,亦可延伸于现实世界中,内化为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哲学,使人类走向生存与生活的自在自如境界。由此,在教学中将武术蕴含的文化精神巧妙地延伸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讲解,往往能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既炼身、又修心。
基于上述的武术教学实践经验,虽然难以直接判断为教学内容结构与教学方法及旨意的转变,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为对于一个复杂的教学系统,某个变量的变化同时会与其他因素产生某些复杂的交互效应,同时,最后的教学效果也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并与教师本身的相关素养及是否以“力行”与“创造”的精神方式有着诸多的关联,但从上述教学实践经验中可以得出一个可靠的质性结果,武术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被体验,并可延伸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武术课堂教学也可以超越当前“难学、乏味”的层面,从内在触发的方式,来获得学生的文化认同,从而达到学生“喜欢武术、也喜欢武术课”的教学境界。并由此启发:“武术教学的教育追求、武术课堂教学本身及武术课堂活力的激活”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在武术教学实践中去进行反思性探讨的问题,也是解析当前武术教学困境的重要路径。
教学要素的多样性与解析角度的多维性,对学校武术教学的反思性分析本涉及多个方面,缘于教学是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武术教学,主要基于武术课堂教学的形式,关照生命的成长与发展,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而服务。由此,笔者对学校武术教学的反思性分析,以在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范畴下,从透析武术教学的教育追求,并以武术课堂教学为落脚点,指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作为对学校武术教学困境的解析路径,因此仅从以下三方面对学校武术教学进行反思性分析。
明确武术教学的目的与追求,才能把握武术教学实践前行的方向,并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层面上呈现武术教学追求的特殊性。自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进入学校体育60余年来,以传授动作技能为主导的方式融入学校体育,却在学校体育的框架之下趋于同化,其传统文化的特质一直被遮蔽。“促进健康”长期以来是体育教育作为意义存在的主要支点。实际上,体育对人类生命影响的复杂性犹如人类生命成长的复杂性,我们并没有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与认知的时代提升,清楚地透析学校体育的教育追求。如何拨开这层迷雾去探究学校武术教学的教育追求,是对学校武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性分析的逻辑起点。
张震曾指出:“作为最具操作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的体育运动,我们对它的任何哲学反思都不应当是形式化、概念化的空洞玄解,或者停留在身体文化、身体观层面上的泛泛讴歌,而应当切实地‘回到运动的身体’本身、‘思考着的身体运动’”[4]。学校体育不但为塑造人类躯体的健康,也要塑造人类健全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才能充分体现学校体育的“真、善、美”,追求一个集思维、情感的具身化过程,从团体意识、娱乐等浅显的精神层面,深化到生命价值的层面。石筱溪、吴光远曾提出“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教育契合的‘过程哲学’,为我们转变学校体育的教育理念、评价方式和追求目标,提供了哲学依据”[5]。以武术技能的传授作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只是一种外在的融入,如何以其传统文化的特质,关照生命的成长,才是武术教学在学校体育层面的超越。没有呈现传统文化特质的武术传习,只是停留在体育技能的层面,且不具有如球类等项目的娱乐性,其复杂单调的身体动作难以引起学生的持续兴趣,武术因此也只是意象中的“博大精深”,难以向人类的生活空间伸延,而成为人们“炼身、修心”的实践行为。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脉同国脉相连的背景下,更应清楚武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所能呈现的意义。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赋予了武术课堂超越学校其他体育课堂的先天优势,突破了“强身健体”的狭隘范畴。赋以武术所蕴含的行为哲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传统文化元素,关照现代生命的成长,乃是武术课堂教学所能的教育追求,也是我们对学校武术课堂教学问题进行反思性探讨的逻辑起点。
基于武术课堂的实践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通过对武术教学内容结构的考量,教学旨意与方式的转变,能使学生对武术课堂的态度发生改变,对学生能产生外在的美感与内在心灵的触动,形成强大的动力,因此,回归对武术课堂本身的反思,是寻求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困境解析的重要路径。按传统的方式(先练基本功、强调动作技术)进行教学是当前学校武术课堂的普遍现象。在总的学习时间有限的一个学期或学年中,一味强调基本功和动作技术,只会使学生觉得“难学、乏味”,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武术课”的困境。“人类活动始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好奇心、疑问以及对生存、生活、需要的认识”[6]。武术是人们耳熟的符号,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在影视中感触到武术的强大魅力,而在现实生活中鲜有见识,因此对武术有强大的好奇心,却又有着诸多的疑惑(这是真的吗)。因此,在学校的武术课堂教学中,应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武术的真知灼见,领悟武术的“真、善、美”,或许能促进更多的学生喜欢武术,并以武术来修心与炼身。
在当前学校体育中普遍编入了武术教学内容,或是太极(主要是简化太极拳)、或是器械剑术(主要为女生的学习)、亦或是长拳(青少年长拳第三路)等等。在教学内容与任务的统一安排之下,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所形成的繁重负担,武术的课堂教学往往由非武术专长的教师担任,此种情形是当前的一种普遍现象。超出了教育者本身的专长,对体育项目深层文化意义领悟的有限性,使体育课堂成了缺乏思想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形式化状态。当我们在批判体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被边缘化时,是否认真审视过所进行的体育课堂本身。我们对体育(武术)所赋予的意义与寄予的诉求似乎成了学术上无止境的探讨,而对课堂教学实践这一最具实际意义的操作层面,却很少进行哲学方式的反思,即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客体真实意义上作用于学生,促进他(她)们未来持续终身的体验,又如何指向人的生活世界,使学生产生以武术来“炼身、修心”的价值认同和情感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学校武术教育的困境并非武术本身、也非学生本身,而主要缘于缺少对武术课堂本身的思考。教育不可能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也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里教会一个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具备高水准的武术技能;武术课堂教学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真实的武术,引发他们对武术的情感兴趣,并通过持续终身的体验去追求武术的“真、善、美”,以实现对他们生命成长的关照。除此武术教学的意义何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何在?
鉴于当前武术习得由“技”“艺”“道”逐层深入的规律得到广泛的认同,笔者所依据的教学实践经验似乎有违这种层次发展规律,但对于学校公共体育的武术课堂教学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并非专业化的武术追求,只是在有限的课堂里,以“技”的身体形式、“道”的精神内核,关照现代生命的成长。课堂空间也并非武术教学不能逾越的边界,在于通过课堂引导学生体悟武术的“真、善、美”,形成对武术科学化的认知,指向课堂外的生命空间,通过生活化的武术实践,去追求人格的完美与生命化的塑造、及对人类生活世界的感悟。
依据教学实践经验,在武术教学中,创造性地融入武术传统文化的元素,以引导学生领悟人类生命的规律与生存的哲理,以这种特有的方式,寻求对现代生活世界的参透与解释,能使武术课堂教学超越“难学、乏味”的技术层面,在更大的可能性上实现学生对武术的文化认同。“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7]。武术独有的传统文化特质,在历史中沉淀的文化智慧,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以武术丰富的文化想象,寻求修身养性之道、身心自在的心境,融入学生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中,产生蓬勃的生机。
武术来源于人类生活,并在历史中不断沉淀。虽然现代社会与历史社会在生存、生活、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差异,但武术在不断地历史演进中,积累了对现时代人类有益的文化精神。在教学中如能注重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形成现实的衔接,获得学生对武术的情感认同与认知提升,那么我们的武术课堂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郭玉成曾提出“武术教育研究逐步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的层层深入模式,需进一步加强的是在微观层面的文化融入研究”[8]。如何将武术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我们在武术教学实践操作层面上进行反思性探讨的重要指向。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上创造出新的实践过程,使学生能在现实世界中感触到武术文化的存在,并运用其文化意蕴来解析当下的生活世界,创造性的延伸于人类的感知空间与构想空间,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精神智慧,并稳固在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成为武术文化不断强化的载体,也因此而激发出武术教学的活力。
对世界任何实践活动的哲学性反思,都可探讨出许多对人类回归实践具有启迪意义的理论和见解。基于对武术教学课堂实践经验的反思性分析,笔者在此仅从武术教学本身的特质性,及在学校体育层面上所能折射出来的思想与精神,阐述可能具有启示性的研究建议。
武术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其对当代生命成长的关照,有别于其他体育教学内容的人文关怀。这是学校武术教学的核心所在,也是探讨当前武术教学本身的关键所在。当前学校武术教学的现实,重重地烙上了现代体育的印记,成为虚空了的技能习练方式,狭隘于“增强体质”的范畴,或将迷失教育的追求方向与武术教学的本真。“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成长,成长的主旨终究是更为优质的经验的重建”[9]。武术中蕴含的优良传统文化、前人积累的文化智慧与历史精神,如不能成为构建现代人生活美好图景的宝贵资源,以关照现代生命的成长,武术的“博大精深”也就只是个空洞的符号。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是武术教学研究上的热议话题,但在教学实际操作层面如何创造武术课堂,使学生获得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体验,尚缺少了应有的反思。“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10]、“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立德树人”[11]等武术教学理念或思想,为学校武术教育提出了有价值且明确的发展方向,但并非是武术教学践行中出场的“方案”,还须创造性地在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中,注重对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切身领悟,延伸于学生的生命世界,才能汲取武术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与历史智慧,从而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感触与获得感中,超越武术“难学、乏味”的层面,进而达到学生“喜欢武术、也喜欢武术课”的教学境界。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只有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才会时时刻刻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12]。武术蕴含的优良传统文化精神,需遵循和适应现代生命的内涵,只有在承载现代性体验和转换之后,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成为武术文化不断强化的客观载体,也才能真正感悟她内在的历史灵性。太极拳弧线运行可以引出的传统哲学思维,“保持生命活动空间的弹性,为人处世的艺术,也能体现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处事皆留余地,面对生活应保持适宜的张力”,这一在传统文化底蕴之下,自然生成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现实的生活空间进行思索,使武术的习练变成身体与精神的二元统一。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感触文化的现实存在,进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激活与体验、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智慧。“教师不仅要对人类最美好的图景和人生境界有深刻领悟和全面把握,而且要运用同样传神的语言将之描绘诠释,让学生也被这神圣的事物和境界所吸引”[13],因此,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激活与体验,在武术教学这一操作层面,做出新的探索与创造,才能汲取传统文化的历史灵性。让传统文化精神与历史智慧,成为武术教学内生性演化的基因,使武术课堂成为创造人类美好图景与提升人生境界的场域。
当人们在关注体育教育如何改革发展,努力从多学科视角研究体育对人类的生命价值时,却忽视了对教育者本身的思考。缺少思想性与创造性使当前的体育教学成了一种既定的模式。刘铁芳曾提出:“教育成为滋养个体灵魂的活动,而只有繁杂知识技能的获得与个人对外在世界的被动适应,那么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没有内涵、没有灵魂的技能教育”[14]。技能学练的方式一直主导着我国体育教育的历程,却忽视了课堂教学本是人类重要的创造过程,也忽视了学生自我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生命化的提升。在长久形成的强大惯性之下,学校体育一直狭隘于以技能习练促进健康的程序化,缺乏了“力行”与“创造”的体育教学精神,体育教师只是流行中的“工具人”,国家顶层设计的思想与方案也无法真正落实到底层的教学践行之中。从中学阶段体育课被占用现象,高校体育学科被边缘化的种种情形,可以推断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体制化存在形式。在我国教育体制的政策庇护之下,在制度确定范围内获得生存发展的立场和权力,却缺失了其内生性发展的动力与机制。甚至我们很少去思索“体育教师”这一文化符号,常成为“没有文化的代名词”,认为体育教师只是依赖于掌握某些运动技能并可随意被替换的简单存在,认为会打球就可以教球,会打武术就可以教武术。也正是在这种普遍观念之下,体育教师的意义被削减,甚至受到某些歧视,体育学科的被边缘化,也因此而成为一种自然现象。因此,“体育教师”这一文化符号的相应指代和该有之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以“力行”与“创造”精神去不断积累与沉淀,来呈现其内涵与底蕴,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上不断积累其文化资本。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如果体育教师这份职业刻板于各项体育技能授受这一简单的行为模式之中,仍然非理性的放大体育课堂在技能习练及各种可测量评价等上的功能,那么体育课堂将失去真实的教育意义。“健康中国”方案的在场,需要学校体育由“技能传授”向“知识建构”的教育价值转变,以内生的方式促进学生未来科学的体育行为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一代人,才会有家庭、社会等强大资源来共同促成。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是可能的创造者。在近年体育核心素养、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构建的指向之下,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在课堂实践层面上开启了新的探索。如苏坚贞、季浏[15]教授对体育课程“运动密度”的相关探讨,及当前某些高校在思政体育课堂教学方面的实践探究,华东师范大学汪晓赞教授及其团队的“KDL体育课程模式”的创建,等等。这意味着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始投入教学实践层面,以寻求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问题的解决方式。要改变对体育教育意义处于身体健康层面的僵化性刻画,必然依赖于在体育课堂教学这一最具实际操作性的层面上做出新的探索。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打破固有的“技能授受”模式,以注重学生自我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融入,由此在体育项目多样化的教学中,寻求构建多样化的学科学理探究模式,形成内生性的演进过程。以“力行”与“创造”的教学实践精神,去影响当前的每个生命,才会有未来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观念的改变,才能逐渐塑造对学校体育教育新的理解,也才能重塑体育教师这一文化符号。
本文所依据的武术教学实践经验,并非可以当成范本式的课堂模式,所获得的研究经验文本也只是基于课堂自然情境下的体会、观察、交谈与调查,定有某些局限性。对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及课后学生行为变化等方面的客观测量数据尚处于积累中,但在武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所进行的反思性探讨,呈现了如何追求体育教学的创造性过程。在武术教学的实际操作层面如何注重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向学生生命空间的延伸,其所折射的思想和精神,对于当前学校的武术教学、乃至对学校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都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通过对武术教学实践的反思性探讨,达到超越武术技能难学、乏味的表象层面,创造性地将武术独具的文化特质向人类生命空间延伸,在现代生活世界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精神智慧,以此关照现代生命的成长;由此跃升于学校体育的层面,对体育教学实践的反思性探讨,有益于改变当前习惯性的教学思维与程序化的单一技能传授方式。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成为开放和充满活力的探究、建构、交往、对话与反思的实践过程,并从各体育项目角度去探索有益的文化元素,积累具有普适性和发生性的文本,去影响当前的每个生命,使体育教育成为有内涵、有灵魂、有生命意义的辩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