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互联网、信息化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将互联网系统化应用于基础教育,不仅优化了基础教育的技术体系,也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四位一体”的全新基础教育形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创新教育方式。因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平台功能,通过系统化施策,优化基础教育体系,创造基础教育新生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广大乡村流动,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开启基础教育发展新阶段。
在应用互联网技术过程中,通过发挥技术优势,转变基础教育理念,创新基础教育思维,推动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升级。通过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构建城区、乡村协同发展的基础教育体系,将真正实现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自由流动。同时,发挥互联网优势,将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础教育体系实现全面变革。利用互联网技术,系统施策办好基础教育,将实现:
一是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公平流动、全面共享。通过利用互联网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赋予基础教育新的内涵。通过营造智慧教育环境,将优质教育资源融入基础教育的各个环节,切实改善广大乡村基础教育质量。通过发挥互联网优势,加速区域内、校际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流动,真正提高城乡基础教育薄弱地区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实现基础教育城乡公平发展。
二是有效缩小学生学习差距,推动中小学生有效理解教学内容、全面成长。通过融入中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兴趣来推动“互联网+基础教育”,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改善中小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与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缩小校内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有效促进校内教育公平。
在教育信息化2.0环境下,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推动教学力量与人工智能全方位融合,将引发基础教育全面变革。利用互联网技术办好基础教育,能有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城乡流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重塑基础教育生态。在构建“互联网+教育”体系,系统施策办好基础教育时,要注重做到:
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搭建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网络教育平台。要从国家视角出发,将优秀的基础教育资源统一纳入网络教育系统,提供面向全国广大乡村学生的优质课程。各省市要立足地域教学特征,整合教学资源,开发面向区域内学生学习需求、具有特色的基础教育资源体系,有效补充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各学校要总结本校互联网教育经验,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购买符合本校教育需求的优质课程资源,发挥互联网技术对基础教育的应用优势。
二要适应“互联网+教育”要求,夯实城乡基础教育信息化体系。要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购置互联网教育设施、建设智慧教室,完善同频互动课堂、智慧云平台等“互联网+教育”基础设施。要重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智慧教育操作水平,通过构建常态化的信息技术培训体系,确保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质量。要以城区优秀教学资源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平台稳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充分满足基础教育的个性化、高质量需求。
三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搭建城乡学校常态交流、协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要积极鼓励市区学校、互联网教育机构参与乡村教育,通过向基础教育资源薄弱地区输入互联网教育经验和优质技术、资源,推动基础教育智慧化升级。要借助互联网环境,组建“城乡网络教育共同体”。通过发挥网络优势,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广泛、优质共享,切实提升乡村教师的智慧素养和教研水平。要结合乡村教育现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音频、视频等多类型基础教育资源,充分办好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