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9 00:58:31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朱良华
天津教育 2020年26期
关键词:田径趣味体育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 朱良华

一、准备趣味田径活动,启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需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才能增长体育技能,但在活动开展前,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学生参与的过程提供安全保障,避免学生在运动中受伤,减少田径项目教学伴随的风险。在传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在热身环节中以“踝关节”“腕关节”等为中心进行热身,准备活动的形式十分单一,学生的参与兴致也不高。从实践教学的效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准备活动中只是出于应付的心理,随意动动手脚,只具其形而不具其效,并未发挥出体育活动之前热身的作用。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教学模式固化,活动前的准备环节虽然只有5分钟左右的教学时间,但也需要教育者精心准备活动方式,用于课前与课中的过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情感投入,而模式相对固化的活动形式并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致,故活动的形式只是流于表面,缺乏深层的效用。

二是内容与体育活动分节明显,热身活动中,踝关节、腕关节等部分的活动属于分节式的准备活动,缺乏一定的连贯性,而且学生的肢体活动范围有限,并不能充分体现出实际的作用。

三是活动的趣味性不足,准备活动是情感与身体两个方面的“准备”,若教师对于准备活动的设计缺乏趣味性,会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缺乏良好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感受到体育课程的魅力。

从以上三点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该善于使用趣味田径的教学方法,提升准备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作用,利用趣味的教学形式,将准备活动的效率、质量切实提升上来。一定教学情节的准备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致,让学生在准备环节中活动每一个关节、每一处肌肉,避免在体育课程锻炼中造成肌肉拉伤,使学生在情感与身体方面做好双重的准备,教师再利用趣味体育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并注重体育活动中要探索合理的兴趣点,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教师要重视学生在田径活动中的动作幅度,不可用过长的时间安排在准备环节中。如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可以通过设置“老鹰抓小鸡”的趣味田径游戏帮助学生活动关节。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两队,在两队中选出“鸡妈妈”,在游戏的过程中,若超出躲避范围或是松开前者衣服均属于失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共同参与其中以调动活动的气氛,趣味田径游戏的时长应当控制在5分钟之内,避免学生在准备环节透支大量的体力,教师应让学生的肢体关节在5分钟之内得到充分锻炼,使学生的机体迅速得到活跃。

二、巧妙应用趣味田径,增添课堂的教学色彩

球类与田径运动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田径体育则是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讲,教师对田径方面的知识教学更加倾向“老师教、学生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教学以后,学生则通过赛跑、训练等形式活跃身体素质,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并不高,参与课堂的形式也是十分被动,这对于提升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不利。小学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体能训练兴趣的启发,让学生尽量在兴趣的指引下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形成内化的体育精神,并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逐渐减弱学习负担,将趣味田径引入其中以后,突破传统教学形式的限制,对趣味田径的教学方法予以创新性突破。在玩中学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最高理想教学状态,帮助学生形成长久有效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教师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认识到设计趣味田径活动是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环境中,并从训练中找到兴趣所在;其次,教师要注重对趣味田径活动形式的科学构建,为学生提供运动期间的安全保障,避免学生的身体受到运动损伤,培养学生的田径知识素养。如教师在讲解“立定跳远”的知识时,应当对跳远的起步姿势、落地姿势进行详细的讲解,避免学生在起跳以后找不到落地时的着力点而摔倒,教师要做好运动示范,为学生提供模板动作,让学生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纠正学生姿势的错误之处,再进行立定跳远项目的训练与比拼。如此一来,既保障了田径教学的趣味性,又显示出趣味田径教学的教学价值。

三、转移学生训练意识,缓解身体的疲惫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训练中,由于机体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血液循环会加快,由此而产生的肌肉紧张等问题会使学生的身体存在疲惫感,若教师将课程的内容安排较多,使教学内容较满,学生在理解体育知识时会存在难度,而学生的训练压力也较大,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就会变差。一旦在课堂结束时终止训练,学生的身体运动状态也会出现机体方面的问题,贸然停止活动,学生的身体必然会出现应激反应,感到十分疲惫,甚至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若学生带着兴奋的心理情绪结束课堂,则学生的身心处于激动的状态,对后续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也会带来影响,因而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及机体方面的调节,逐步使学生的运动状态恢复平稳以后进行课程教学的收尾工作,使趣味田径教学能够成为过渡课上与课下环节的教学方法,既要保证游戏活动具有趣味性,又要对其实际效用加以研究,教师可通过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评估游戏的教学情况,同时还要科学控制活动的强度,尽量以舒缓情绪为主,调整学生的肢体运动状态。如在篮球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设计名为“拍球过河”的趣味田径游戏,让各组学生沿线拍球,率先完成“过河”任务的学生则可以进入自由活动的阶段,这种带有竞争形式的游戏有助于平稳学生的锻炼心态,增强了趣味田径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强化。

四、结语

就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而言,课堂结构松散及教学价值不高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教师,为增强田径项目教学的实际效用,小学体育教师应不断探索趣味田径的教学方法,从实践中检验教学真理。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训练中,教师也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魅力得以现实,而学生在体育训练中也能收获更多。

猜你喜欢
田径趣味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午睡的趣味
特别文摘(2016年24期)2016-12-29 21:03:08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