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心态变化与引导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2020-01-09 00:25徐学绥
泰山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态民众心理

徐学绥

(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广东 肇庆 526020;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影响全球近70亿人的生命健康与安全。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仍在持续蔓延,全球累计确诊病例不断增加、累计死亡人数超过100万(截至2020年10月),而且不断发现大多有传染性的无症状感染者,这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生命健康面临着威胁,使得社会中弥漫着各种紧张焦虑甚至恐慌的心理氛围,这不仅对个体心理健康造成威胁,而且使社会心理发生急剧变化而易导致社会不稳定。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重视社会心态变化,及时关注与积极疏导社会负面情绪和负性心理,更好地凝聚社会心态正能量,对有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维续社会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心态及其影响

社会心态(social mentality)概念源自西方。西方学者主要从社会心理学、心态史学和哲学等方面对此进行研究[1]。经费孝通、苏国勋、杨宜音、周晓虹等几代学者的引介和推动,此概念在我国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和运用,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日益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的重要内容。社会心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党和政府对社会心态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都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心态的培育与导向问题。

一般认为,社会心态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情绪、社会共识、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意向的总和,受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条件、重大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作用。社会心态具有社会性、群体性、整体性、弥散性、变化性和复杂性等特征,是广泛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心理倾向或思想潮流。社会心态一般分为两类:积极、良好的社会心态(如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等)和消极、不良的社会心态(如焦虑恐慌、炫耀霸道、浮躁盲动、冷漠悲观等)。

(一)社会心态异常变化的消极影响

一般来说,当社会处于一个较为平和的阶段,社会心态是相对稳定的,而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社会心态也会随之产生波动。例如战争、金融风暴、严重传染性疾病、自然灾害等事件的突发,给人们心理带来急剧冲击,社会心态将出现一些异常变化,并会受事件的发展变化而上下波动。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不但严重危害公众生命安全,还会引发社会心态的急骤变化,损害公众心理健康,破坏正常经济生活,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有序发展。历史上,人类曾遭遇鼠疫、黄热病、霍乱、伤寒、禽流感、“非典”等重大传染疾病的蹂躏,代价惨痛。近十年所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2009年)、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4-2015年)、塞卡病毒疫情(2015-2016年)以及首发刚果的埃博拉疫情(2018-2019年)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充分证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道路并不平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面临的公共卫生风险及挑战不断在加剧升级。当前,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然成为世界性灾难,对全人类构成巨大威胁,必须引起全世界警惕与思考。

(二)良好社会心态的积极作用

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辩证统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不可避免地受社会心态的影响。良好的社会心态,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2]。在伟大抗疫精神的激励中,社会心态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矛盾新挑战,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需要多方面条件。良好的社会心态是其中重要的保障条件,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尤其要关注社会心态的变化,积极引导,及时有效地调节人们的消极心理及不良行为,并致力于营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社会心态的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聚焦社会心态,疫情初期依托在线调查平台面向民众开展了第一阶段社会调查[3],在第一轮调查中发现,民众的安全感程度降至59.1%,社会情绪出现波动,民众安全需要急剧上升,加上疫情的快速传播和各渠道的大量消息流传,导致担忧、恐慌心理不断弥散,加剧负面消极情绪的积聚。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急采取措施对疫情进行科学有效防控,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第二轮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的全面升级,民众的安全感程度上升到73.2%,对主流媒体信息可信程度的评价大幅提高,对于疫情的判断更趋乐观,恐惧、悲伤、无助、愤怒等情绪指数明显下降,其中恐慌指数降幅最大。由于疫情仍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民众的担忧情绪指数还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但社会各界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的态势使得民众信心大增,民众信心指数从70.5%提升至84.1%,认为疫情发展将得到缓解的民众比例明显增加。

在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全社会共同努力之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佩戴口罩、“一米距离”、消毒、测温、查验健康码等成为各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人们的卫生防范意识和自我保健常识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思维模式都发生了改变,公共行为规范、社交距离等有新的要求,这些都可能会使社会心态发生某些变化,疫情后时代迫切需要开放、信任、包容的社会心态。对此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认为,当人们面对困难压力的时候,积极心理学提倡两种应对心态:一方面,树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积极心态,积极投身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另一方面,树立以情绪调节为导向的积极心态,调整思维和认知方式,寻求多方支持。疫情后时代,人们生产生活回归正轨,不断激励人们重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国万众一心齐战“疫”的积极行动与英勇斗争,不断在焕发人们感恩、敬畏、包容、团结等正向心态。

三、社会心态的积极引导

(一)促进良性互动,增强社会信任信心

社会学有关理论认为,重大公共事件容易衍生信任危机,使民众对国家、政府、他人的信任受到动摇。信任,是社会系统中一切有序交往、运行、发展的前提[4],也是社会的润滑剂,是风险社会中应对危机的首选策略。公共危机中出现社会不信任现象,往往是由于缺乏信息良性互动,或缺失有力的行动绩效。一般来说,民众在面对突发的公共事件时都急切关注事件的原因、过程、影响、处理、结果等信息,以减少失控感。一方面,在互联网、通讯发达的信息社会中,政府新闻办公室及官方主流媒体应当第一时间发布疫情的最新最准确消息,做到及时、公开、透明。党和政府在信息发布上充分相信民众,促进信息良性互动,不仅对等地获得民众信任,而且有效防止谣言的滋生与流传,从而降低社会恐慌程度,减少社会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党和政府迅速行动抗击疫情并取得实效是向社会民众发出的最强号角,是祛除社会民众担忧、疑虑和不安的最硬核剂方,同时也进一步增强民众对党和政府、专家团队、医护人员的信任,全社会团结起来,共同参与,夯实战胜艰难险阻、克服严峻挑战的重要基石。

(二)调动心理资本,纾解社会负面情绪

美国著名学者路桑斯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他指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并强调以效能(自信)、希望、乐观、韧性、情绪智力(情商)和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心理资本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随着现代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加剧,社会心理问题频发,人们迫切需要心理辅导与安慰,以保持积极、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开发这种心理要素或心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原发性的动力。疫情期间,人们容易产生无聊、烦躁、郁闷、易怒、焦虑、担忧等各种心理问题,这些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调节和疏导,不仅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还有可能引发群体性危害事件,给社会稳定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善于洞察情绪、引导情绪,充分调动个体心理资本,用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心态纾解社会负面情绪。首先要鼓励人们树立战胜疫情的自信心。历史与现实表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顽强不屈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胜利最终一定会属于我们。其次要发挥心理韧性(即心理弹性)的作用。每个人都具有从逆境、挫折、失败、冲突、责任或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这种心理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心理弹性水平的高低。心理弹性能够帮助人们调整情绪,适应外界变化,是实现自我保护的重要心理机制。

(三)宣扬伟大抗疫精神,提振社会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概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并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宣扬伟大抗疫精神,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振社会正能量,从而形成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社会氛围,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深刻体会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幸福感与优越感。宣扬举国同心精神,上下齐心、共克时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起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宣扬命运与共精神,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汇聚共建和谐世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道义正能量。

(四)弘扬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价值表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发的社会心态有调节和规约作用,引领着人们的价值追求、社会认知和行为意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全体公民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之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一要坚决反对诸如故意隐瞒实情、临阵逃跑、造谣传谣、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行为,严厉打击惩治假借疫情实施破坏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二要高度警惕来自意识形态和冷战残余病毒的入侵,要认清形势,明辨是非,理性爱国,不能将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蜕变为“怀疑一切”的偏执,不要轻信各种反动势力炮制的别有用心的社会舆论;三要加强宣传教育,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素质,不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使整个社会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良好风尚。

猜你喜欢
心态民众心理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心理小测试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心理感受
做谦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