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优良学风建设探究

2020-01-08 02:23马希平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学风建设新时代

马希平

摘 要:优良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工程,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点、线、面相结合,强化优良学风创建,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路径探究

优良的学风氛围能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中小学学风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学校要以优良学风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通过制度建设、学风督导、榜样引领、品牌创建、奖优惩劣、队伍建设的优良学风建设路径,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优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重构教与学良性互动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育人实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一、当前学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两极分化明显

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聊天、发呆等,学习效果不佳;诚信意识缺失,作业抄袭、撒谎偶有发生。学生学习情况产生“两极分化”:对自我要求较高且自律的学生学习认真,表现突出,成绩优秀;对自我要求低且不自律的学生学习不认真,得过且过,对学风建设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二)教师教学动力不足,缺乏改革精神

部分教师岗位职责意识不强、职业认同感不高,缺乏奉献精神,工作中存在功利化倾向,教学投入精力不足。同时忽视教学改革和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单一,未能根据学生特点创造性的设置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少数教师缺乏敬业精神,课堂教学应付了事,与学生互动较少,缺乏耐心细心,育人积极性不高,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意识缺失。

(三)教学管理理念出现偏差,学生惩戒效果不佳

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风建设重视不够,教学改革流于形式,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偏差。对影响学风建设的行为惩戒力度较小,对学生偏重于谈话预警和家校反馈,未能起到很好的警示效果。

二、学风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我约束力弱化,学习热情消退

一些学生自信心缺失,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自我管理能力低,对学习环境难以适应,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良学习风气的年级传递,低年级学生易受高年级学生不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影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随着网络碎片化、套餐式的海量信息进入学生的视野,不良网络信息的广泛传播,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管理功利化倾向,教师教学投入精力不足

一些学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学风建设活动的形式化、教学评价指标的偏倚化、教师考核导向的功利化等,忽视了教学本身,违背了师生本位理念,教师责任感降低,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做公开课和技能竞赛方面,学生课堂的参与性、积极性不高。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学生学习助力不足

家庭对孩子人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学生认真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原生家庭的不和谐不完美,如父母关系紧张、离异、单亲、孤儿等在学生成长中刻上深深的烙印,爱的缺位造成孩子叛逆,无心学业;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学生自卑,缺乏自信,存在厌学情绪或者忙于兼职赚取生活费用,放松了对学业的要求;三是家庭经济富有,对学生过于溺爱,使其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过于自我,藐视校纪校规,造成极不良的影响。

三、优良学风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一)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优良学风建设管理

以提高学校治理能力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深化学风建设主体责任,坚持依法治校,全面梳理事关教与学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或修订《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学籍管理规定》《家校联系制度》等学风建设相關制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教师年度考核制度、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培训交流机制等,充分调动教职工创新教学模式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风督导,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健全师生日常教育管理,采取“互联网+考勤”方式,推进教师教学管理、学生课堂考勤、课程教学评价精细化管理,定期通报考勤结果和整改清单。全面开展领导听课、同行评价、专家评课、学生满意度调查、先进文明班集体评选等学风监测,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三)发挥榜样引领,营造优良学风建设氛围

加强教师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素养、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等方面建设,增强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使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用专业的教学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感、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发挥朋辈教育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优秀学生成长经历分享会、励志先锋宣讲会、最美学生宣讲会、新老生交流会等活动,用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增强教育的影响力和说服力,用交流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奋斗意志,培育“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栏、海报、QQ、微信等全媒体宣传阵地,制作先进事迹宣传作品,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起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积极作用,增强学风建设的影响力。

(四)落实奖优惩劣,营造争先创优环境

全面开展 “自强之星”、“最美中学生”、“励志先锋”、“三好学生”等优秀典型评选、表彰及宣传工作,塑造一批勤学好思、品学兼优的学生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学生向榜样看齐,勤奋学习。同时,对优良学风创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落后分子,进行专题讨论,研究整改对策,精准帮扶,使学风创建取得全面向好的成效。

(五)强化队伍建设,形成家校合力,协同创建优良学风

发挥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积极开展辩论赛、科技文化艺术节、歌舞活动、体育文化节等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文明素养的养成。同时,要激发家长协同育人的积极性,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常态化线上线下互动交流,让家长时时关注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并结合线下家长座谈会、特殊学生协同育人研讨会、特殊学生入户家访、电话访谈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中,发挥家庭教育的鞭策和督促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实现家校联动、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协同教育引导学生,才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端正学习态度,健康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学风建设新时代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