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琼云
马灯调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作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坐落在东海之滨的梅山街道梅东村有着山和海的文化底蕴。依海文化经过300多年的传承之后,在梅东村沉淀出特有的味道。
“偶听悠悠马灯调,拾得乡愁几许。” 悠扬的马灯调是几代梅东人心中的乡愁。
相传300多年前,梅山岛大旱,地里的庄稼都快要枯死了,眼看着一年的收成就要没了,村民们都愁眉苦脸,梅山李家的几个儿子也愁得茶饭不思。忽然,其中有人灵光一闪说道:“布云施雨是龙王的事,要不让大头娃娃去请龙王吧,后面再跟着马灯,不就是‘马上下雨的意思吗?”大伙一合计,便捣鼓起这种祈福祭祀的方法。说来也奇,这马灯舞一跳,果然雨就下起来了。此后,马灯舞成了梅东特有的祭祀祈福文化,并一代代传承下来。
每到大年三十,梅东人都会早早起来,清扫庭院,敞开大门,忙着准备年夜饭的同时,还会竖起耳朵留意。待到悠扬的马灯调在家门口附近响起,村民们就会走出大门去迎接梅山马灯舞表演队伍,让骑着高头大“马”的“杨门女将”来到自家院子里串一串,摆个龙门阵,祈祷国泰民安。也有村民按捺不住,干脆一早就先去了梅子山庙,因为那里是马灯舞队每年祈福的起点。
在老一辈心中,梅子山庙就是梅山的根。相传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来到东海一小岛隐居。他去世后,乡亲们心中惦念着他生前“精忠汉室、不事权奸”的高洁品性和为沿海百姓治病消灾的大恩大德,于是建了一座庙供奉他的塑像,上悬“汉室孤忠”的黑底鎏金楠木匾额,以示对他的敬仰。这座庙被百姓命名为“梅子山庙”,小岛也因此得名为梅山岛,即现在的老梅山,属于梅东村的一个自然村。
跟着马灯舞一起游梅东
新年祈福开始,马灯调鼓乐响起,马灯舞队会在梅子山庙内摆上龙门阵,串四门。围观的村民都乐呵呵地看着,跟着队伍慢慢游走。
游行的队伍会穿过贺氏宅门。这原本是贺氏家族的随墙门,坐西北朝东南,建于民国时期。大门呈灰白色,上做屋顶,二榀一博,正栋朝外,披水朝里。阳面门额上书“紫气东来”,意喻祥瑞降临,为书香门第对福泽的企盼。
穿过贺氏宅门,就步入了桃湾岭城门。城门西北、东南走向,呈月洞形,青砖黛瓦,一派古城墙的风情。城门两侧用废弃的墓碑和墓前石砌筑,顶部用条石券顶。老梅山东面临海,北面临梅山湾,西侧原为凤凰山和井登山相连的桃湾岭,后为出行方便,1958年挖岭建道,修建了桃湾岭城门,现名“梅山西门”。
城门顶上有一景,两树拥抱环生,似相依相偎的夫妻。兩棵树原本分离,不知何原因,树干在离地约2米处合抱在一起。右边较粗的是“丈夫”,在合抱处下方伸出两只长长的“手”,紧紧拥抱住右边较细的“妻子”。传说清代有夫妻草居于此,恩爱无比,死后紧紧相拥化为了树。
听梅山的老人讲,桃湾岭城门南侧原有一座字纸楼,外围为亭子,里面放置了一个长2米、宽1米的铁质容器,侧面刻有“敬惜字纸”四个字。以前梅东村有个规矩,但凡村民有写过的纸张要废弃的,都必须拿到字纸楼集中焚毁,不能私自丢弃或处理,以体现对知识的敬畏。村里每天都会安排专人,挑着箩筐到处巡查,将收集的废纸送到字纸楼的容器中,集中焚毁后将字灰送入大海。后来字纸楼拆除,但梅东村惜文爱文的传统却传承了下来。
马灯舞队穿过桃湾岭,会绕行到梅东村炮台。明代洪武十六年(1387年),朝廷派遣信国公兼沿海制置使汤和设置郭巨所、大嵩巡检司,明官兵在这里设置炮台、烽火台,抗御倭寇。当时山涧中梅树丛生。隆冬时节,梅花盛开,芳香飘谷;初夏时节,梅子压枝,令人馋涎欲滴。涧下有水坑,平时溪水汩汩、清凉甘甜。沿海军民经常在梅树坑中(今炮台岗下附近)汲取溪水,炮台山、梅树坑因此得名。
炮台山山顶的烽火台遗址如今还残留着原建石室4米见方的土垒和圆形的石质炮台架。此处视野宽阔,向东南远眺,六横佛渡岛尽收眼底;往西北俯瞰,东海一望无际,不愧是明代海防要地。
马灯舞游行队伍过炮台,入盘峙,隔海远眺青龙山、朴蛇岛,最终来到盘峙码头祈福。
1956年“八一”台风席卷了整个梅山岛海塘。面对风雨肆虐过的家园,村民们重新修筑海塘,兴建村庄。82岁仍精神矍铄的郑老伯跟着马灯舞队,踩着当年一起用血汗建起来的梅东海塘,禁不住感慨当年筑塘时的艰辛和如今生活的幸福。
海塘西北侧就是梅东盐场。这个建于60年代的盐场虽已成了旧址,但几百亩的盐田依然在。旁边朴蛇岛上的航标坐西朝东,呈梯形,屹立在海中。这座曾经的国际航标灯塔如今继续为梅山保税港区的船舶指路引航。
文化建设激发古村新活力
梅东的底蕴来自岁月的积累,更来自村民的共同努力。为了打造省级文化村,村党委把文化建设融进了日常管理工作中。
文化建设首先是人。梅东村通过孵化培育社会组织,打造文化团队,提升村级文化。梅东有4200余名户籍人口,其中老年人占近1/3,而且多数赋闲在家。让老年协会管理马灯舞、舞龙、书画、戏曲等文化团队,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还能覆盖大部分的家庭。于是村里把村级文艺团队的管控权下放给各个老年协会,并在资金上给予补助,活动上给予协助,学习上给予师资力量。
在村里的支持下,自主团队发展得非常快,梅山老年协会在原有马灯舞团队的基础上,重新复原了车子灯、鼓阁两个非遗文化。梅东书画协会在8年之间从一个村级团队陆续成长为梅山街道书画协会、北仑老年书画协会分点,并将书画文化带入一家一户。新春佳节,村民们每家每户的春联都出自梅东人自己的手笔。今年疫情期间,不少村民在堂屋挂上一副“请勿串门”之类的书法作品,成为特殊时期的新风尚。
文化建设其次是场地。梅东的文化礼堂有一室两堂三廊,里面有梅东几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人文传说,是梅东人寻得到乡愁的地方。但是文化不仅仅在于拾旧,更要筑新。
2017年,梅山洋蓟文化节在梅东炮台洋蓟产业基地启动,梅东新添了以“原生态、慢生活、深体验”为主题的洋蓟文化元素,开展了包括洋蓟文化展示、洋蓟产业生态体验等在内的各种活动。其中,洋蓟产业生态体验活动主要面向产业关联客商以及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游客,通过组织游客到种植基地观赏洋蓟花海、采摘洋蓟花蕾、品鉴以洋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听取洋蓟养生知识讲座等形式,发展农旅融合产业。
2019年,村党委与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开展校地结对共建,启动了凤凰山游步道海洋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将年轻学子的专业特长引入梅东文化建设,在利用梅东现有凤凰山游步道资源的基础上展现海洋文化和渔业文化,提升村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走遍浙江大地,足迹深深。浙江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浙江是文物之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名人群星璀璨,文化精品琳琅满目,文化样式异彩纷呈,文化传统绵延不绝,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梅东的文化也将在时代的洗礼下不断积淀,给村庄带来活力与生机。由山、海、岛、渔凝聚而成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将在蓝色海湾与东海之滨冉冉升起。■
小贴士
怎么去:导航“梅东村”自驾前往
吃什么:梅山特色小海鲜,小西瓜、吊瓜、小番茄、草莓、洋蓟等果蔬
玩什么:观光游玩梅东大闸,登凤凰山游步道,游览梅山西门、洋蓟基地等,也可以到附近的梅山盐场纪念馆、梅山红桥百亩花海、梅山万人沙滩等景点游玩
住哪儿:梅山岛内有六间房、梅坞等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