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
“祖安文化”最初起源于某游戏主播直播时与玩家的对骂行为,弹幕中有人借用一位游戏人物的台词“这就是祖安人打招呼的方式”来评价主播的骂技。渐渐地,“祖安”也就成了脏话、对骂的代名词。实际上,祖安本无“文化”可言。所谓的“祖安文化”是在网络上形成的一股以“爆粗口”“口吐狂言”为特征的效仿之风,其中不乏学生。如今在部分校园里也流行脏话,甚至形成了一套脏话话语体系。“祖安文化”为何有青少年效仿,又该如何看待?
热衷于“祖安文化”的大学生“阿里嘎多”说 :“对骂就像一种智力游戏,你的文化底蕴足够的话,能创造出很多新词语,不够就只能像复读机一样。” 其中“ 骂技高湛” 的玩家,甚至被戏称为“祖安文科状元”。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下,“祖安文化”很快“出圈”。比如,在某视频网站上,以“祖安公主”“祖安民工”为标题的视频层“祖安文化”背后的隐秘暴力带坏了孩子们出不穷,有的播放量上百万。
走在校园中,时不时就会听到句“祖安话”。中学生将某些网络文化作为潮流、叛逆的代表并追捧、模仿,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往往缺乏分辨,“最后学到的只剩下脏话”。有的学生在现实中仍会扮演“好学生”“乖孩子”的角色,但在网络世界里则更倾向于“快意恩仇”,“有人骂了我,我就要骂回来,而且要骂得更狠”,用更高超的“骂技”也渐渐有了某种炫技的意味,往往陷入“以暴制暴”的语言循环。
事实上,“学脏话”“爆粗口”只是祖安文化的冰山一角。以“祖安”等关键词搜索,会找到大量Q Q聊天群。入群后发现,在这些以游戏交流或聊天交友为主题的Q Q群中,用“祖安话”进行对骂是常态,原本的正常交流几乎被倾泻而出的粗口吞没,而且在对骂中还夹杂着大量色情、暴力的图文。
有些对骂行为会止步于网络交流中,但有些并不会止步于此。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某些群里发布一些Q Q号或微信号,后面附带号主的姓名、电话甚至照片,号召群友们前去“爆破”。“大部分是学生做的,他们把同学或者老师的信息发到网上,喊人去骚扰,或者恐吓、威胁。”有人告诉记者,“爆破”在群里是很常见的活动,他们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之所以如此,担任着多个Q Q群管理员的初中肄业生王然(化名)说,是因为“在群里很多人都是瞎骂,骂着就急眼了。他把你的信息查出来,作为威胁手段,一般人就不敢再说话了。”可以说,“祖安文化”令人诟病的不仅是“脏话”,还有它背后滋生的更多隐秘的暴力行为。(文/李凯旋、孙庆玲,摘自2020年9月14日《中国青年报》,本刊有删节)
一个成年人用I D化名在网上发言的时候,语言可能会粗鄙,但是在现实中,面对自己的上司、父母或者朋友,成年人就很少“出口成脏”,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聪明的成人自有一道清晰的界限。但在中小学生那里,这道界限消失了。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并不知道那是“恶趣味”,是见不得光的“脏话”,他们看到的是力量(是的,恶也有力量)。到头来,这也加速了他们“童年的消逝”。
套用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对“能指”和“所指”的区分,学生使用脏话,只是“能指(符号本身)的狂欢”,而缺乏“所指”(意义)。
“祖安文化”當然值得担忧,也让人痛心。人们希望校园文化能够更加健康、单纯、美好,这都可以理解。但首要一点是,我们必须反思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每当遇到类似问题,总有家长会说“都是网络带坏了孩子”,但网络本身只是一堆电脑、电缆、服务器,是所有网民构成了整个网络。校园的问题,只是最终的“末梢”,根源还在成年人自己。
我们应该反思现在互联网的语言风格——在微博、论坛等匿名的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网络暴力”,一言不合就展开谩骂。单独看一个案例,可能不觉得什么,但是大量个案就汇集成一种粗鄙成风的语言氛围。
网络语言是一种潮流,它和书面语的“文明程度”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也不等于我们就无所作为,任由其败坏下去。对所谓“祖安文化”,或许很难“彻底铲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警惕,简单粗暴的禁止其实也是变相的激励。我们必须更加耐心,也需要付出更多时间——为了孩子,我们需要创造更多好的语言以及清朗的网络环境。(文/张丰,摘自新京报微信公众号)
虽然被冠以“ 文化” 之名,但“祖安文化”可一点都不斯文。这种现象,破坏了语言表达和交流规则,还造成了舆论场域的撕裂和冲突,更以污言秽语荼毒了成长中的青少年。
如何看待“祖安文化”?共识一目了然,相信没有人会希望生活变得如此乖张暴戾。然而,由此带来的对“亚文化”的思考,却复杂而深刻。有网友做了一个系统总结,认为目前至少可以划分出10大类72种不同的亚文化群体。你喜欢汉服,我爱美妆;你看动漫,我追网文;你醉心运动,我却痴迷技术。无限可能的青春、无限可能的网络,共同构成了我们无限可能的世界。
在今天,蓬勃向上的时代足够包容,向阳生长的土壤足够肥沃。“次元壁”时不时就能破圈,小众文化博得更多的关注,不少甚至进入了更多的主流语境。不管是奇幻、古风,还是朋克、土味,你的“一己之好”,都能找到生存的一席之地,寻到“爱着你所爱”的同路人。谁说“亚文化”一定会离经叛道、格格不入?只要健康向上,就能沐浴阳光、滋润雨露。可以说,文化就像一条奔涌不息的长河,有主流自然也就有支流,每一滴水都能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最终奔流入海。
但是,如“祖安文化”之流所掀起的浪花,依然让人心生警惕。有人把亚文化比作一堵密不透风的墙,当你置身其中,觉得每个人的行为都很正常;当你置身事外,对这群人的做法百思不得其解。这种认识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不是所有的小众文化,都能以“社会亚文化”自称,那些以无知为傲的群体、以粗鄙为荣的圈子定然不在其列。实际上,良好的兴趣爱好,是成长的推进器、生活的增味剂;不良的癖好嗜好,是思想的迷魂汤、道德的致幻药。甚至可以说,既能乐在其中获取养料,也会陷在其中受到侵蚀,这种“不稳定感”才是“亚文化”最真实的一面。
事实上,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没有想象的那么疏离;亚文化与糟粕文化的距离,也没有意料的那么遥远。要知道,七色光芒亮丽闪耀,但如若背离了基本的伦理价值,恐怕只能是暗黑了。
这正是:年纪不大,张口就骂。无知无识,难称文化。(文/盛玉雷,摘自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
@ 箛曌:网络的不良内容,恰恰是希望孩子不接触不良信息的我们所创造的啊。
@小九:希望我们的言语有底线,我作为一个母亲,真的很担心青少年的教育,不想自己的孩子接觸这种文化……
@陈晨:身边追捧、效仿“祖安文化”的同学大概分为两派,一派是想在网络上找存在感的,另一派是纯粹跟风找乐子的。
@郭晋:很多小孩子根本就不理解自己到底在说些什么,只知道这是一种“流行”。这对于小朋友三观的形成影响非常大。
@道具窝窝:这样出圈实在是丢人,治理网络生态,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决不能让“祖安文化”大行其道!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林可博士:热衷于“祖安文化”的青少年,事实上大多面临着相似的现实问题,或是缺少父母的关心,或是在学校中被边缘化,难以找到成就感,为了“好玩儿”和彰显个性而无意识地跟风。除了关心学业,家长更需了解孩子喜欢的东西,倾听孩子面临的困惑,给孩子建立一个愿意说出秘密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