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鹏
“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1]2020年6月24日,外来务工人员吴先生离开东莞前,写下这份对东莞图书馆依依不舍的“留别书”,引起广泛反响。10余年前杭州图书馆接纳拾荒者入馆的故事以爆炸性速度“圈粉”,为现代公共图书馆精神作了一次全民科普,10余年后“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又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留别书”是此次事件的中心文本,我数次逐字逐句阅读“留别书”,每次阅读都带着不同的心态和情绪,每次看到的风景也因此大为迥异:初次相见是温情饱满,二次阅读是专业省思,反复重读后则是满怀行动的渴望与冲动。在我看来,情感、专业和使命是解读“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的三把钥匙。
最早看罢“留别书”,我很快在手机上敲下一段话:“即便忽略吴先生的身份,这则留言也是让人动容的。在现代传播话语中,直觉式的情感最为重要……留言者对阅读、对书本、对图书馆那种真挚而饱满的情感从纸面腾起,直向我们迎面扑来。”
作为普通人,我们偶尔厌恶学习,暴躁中也会撂下“读书有什么用”的狠话;我们或许沉迷游戏,不小心便是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我们往往疲于生活,累日奔走在两点一线之间。作为普通人,在现代社会的娱乐和诱惑中,要拿起一本书静静地阅读是一件既简单又困难的事情,所以,书架上才有那么多未曾拆封的经典,电脑里才有那么多只学到第一课的教程……但我们并没有忘记那个朴素的道理:读书是好事。
人要发展、要进步,总要回到书籍与阅读。对知识的尊重与向往从来潜藏在内心的深处,在看到“留别书”的那一瞬间,人们的感动不带有任何杂质:条件未必如我们优越的吴先生,却对书籍和图书馆如此满怀深情,怎能不唤起大家的温情和触动?
我想,对“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的第一种解读,是读出人们对书的情怀、对知识的渴望,朴素的图书馆情结正是伫立在这两块硕大无比的基石之上。
再读“留别书”,目光穿过文字编织的丛林,直透纸背。在“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的背后,是东莞图书馆以及整个图书馆行业对“专业”二字的厚积薄发。
在吴先生留言的前一天,笔者恰好受托访谈东莞图书馆李东来馆长。在一个半小时的访谈里,李馆长从头到尾讲的只有两个字——专业:图书馆是一个专业的机构,要有专业的理念、专业的体系、专业的队伍、专业的服务;唯其专业,方是图书馆立足当下、通往未来的道路。
“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是冥冥中的一种必然。在过去近20年间,以东莞图书馆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引领型图书馆在不断拓宽专业实践的边界,着力塑造图书馆事业崭新的想象力与可能性。24 小时自助图书馆、ATM 自助借书还书机、漫画图书馆、玩具图书馆、卓越绩效管理……它们从地方起步,逐渐走向全国;从探索和争议起步,慢慢内化为行业的常识。专业化的体系输出了专业化的服务,切实提升了民众的文化满足感和幸福感。“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正是社会大众对“专业”二字的积极回应。
我想,对“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的第二种解读,是读出图书馆员对专业力量的坚持、坚守与坚定。它们仿佛三根陶立克式柱子,庄严粗壮,牢牢支撑起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
三读“留别书”,反复斟酌这几个词语:“17年”“倒闭”“回乡”“农民工”“万般不舍”“余生不忘”。这些词语指出了中国40余年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遗憾,指向了“人民如何共享发展成果”这个关键性的提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一条“快车道”,外来务工人员为经济发展、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客观来讲,他们值得拥有更多的公平与敬意,也需要更多的肯定和奖掖。
我想,对“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的第三种解读,是读出“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读出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公平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情怀、呼唤专业,但情怀的实现、专业的施展需要舞台,需要我们主动追寻图书馆事业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的结合点,找准契机,力证自己的价值。当“社会公平”投射到图书馆领域时,它便演化为“图书馆公平”和“阅读公平”的议题。在“十三五”时期,随着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迅速发展,公共图书馆对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服务已日趋规模化、常态化,但要真正让不同群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一百个乃至一千个东莞图书馆仍远远不够。我们迫切需要构建全行业层面的行动自觉、服务自觉和理论自觉,深入参与到实践与改革中去。
“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事件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它象征着在杭州图书馆事件的10余年之后,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和公共图书馆精神坚定而执着地向前迈进了一步。
当然,这条路还很长,但责任与使命仍在,余生如何忘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