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瑶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六中学 安徽阜阳 236600)
分层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分层教学是近年来教育教学的热点。分层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师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也可以更好地使大班授课下的不同学生得到能力上的提升,更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本文将就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深度探究。
教师在开展历史分层教学时应该从备课开始设计分层,在基础知识与重难点知识设计方面都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进行分层,如分层创设问题情境、分层布置研究任务等等;在课后练习中更要设计分层,使基础好的学生得到发展,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巩固知识。教师从备课到整个课程结束都要做好分层工作。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
以“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为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以及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可以设计层次教学方案。例如,本课的重点是《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教师在设计这部分教学时可采取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对君主立宪制、代议制等政治制度的理解。教师在设计这部分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教学阶段,教师创设了层次性的问题情境。面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面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是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从今天英国的政治生活出发解读君主立宪制与责任内阁制。在课后练习中,教师也设计了分层练习。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设计的练习任务包括巩固所学知识,搜集英国政治制度解读的相关书籍并进行阅读;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设计的练习任务是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1688年之后以及今天三个阶段国王与议会的关系,通过对比归纳,就英国代议制写一篇小论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分层教学,使教学过程紧密衔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尊重学生差异是分层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开展历史分层教学时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做到一视同仁。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参与互动的原因是学习基础比较差,不愿意或不敢参与互动;也有一部分学生则是因为教师忽视的态度,积极性降低。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互动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2]
以“鸦片战争”为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导火索、结果及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鸦片战争这段历史时,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在学生思路出现偏差时,可以委婉地进行纠正。例如,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有的学生从政治上分析,认为是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软弱可欺;有的学生从军事上分析,认为当时的军官和士兵已经被鸦片腐蚀,战斗力比较低;有的学生从经济上分析,认为当时大量黄金流入他国,国家难以支持战争;有的学生则从英国方面分析,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军备力量和经济力量相当强盛;有的学生甚至反驳,认为虽然当时许多贵族平民已经被鸦片腐蚀,但参与鸦片战争的战士并不是软弱可欺的。教师鼓励学生发言,使学生之间产生争议,促进了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在面对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史料进行分析。这不仅有利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观念。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和分析历史,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历史基础薄弱的学生也敢于参与课堂学习,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3]
总的来说,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很多方式方法。本文从分层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进行了分析,即通过完善分层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做到一视同仁的方式全面促进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