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
(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 广西·南宁 530007)
首先,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主办方的人才培养体系,院校教育有机结合企业培养,学历教学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政府部门带头建设工作平台,完善顶层体制设计,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与体制保障。当地政府部门应构建完善的院校教育法律保障机制,提高现代学徒制在院校教育中的地位,确立企业、院校和学生间的法律关系,详细划分他们的权责,通过法律来健全院校教育的监管和运行。此外,要拓展院校教育经费筹措渠道,优化现代学徒制育人的财政及税收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和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其次,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开展,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校企双方共赢为切入点,架构企业跨界育人的主体地位,为院校师生提供实践平台,创建良好的学徒实践环境,并承担一定的学徒费用。院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校园学习环境更加适合开展教学和实践训练。在校企双方签署协作合同后,由院校负责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能力培训,而企业则要以师傅带领学徒的方式,按照育人计划开展岗位能力训练。
第一学年主要开展基础课程教学、校内实践训练以及企业体验。在校内向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理论知识、财会法律规定、职业道德以及财会电算化等,利用校内实践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适当增设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等较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以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院校通过邀请企业专业师傅,以师傅走进课堂、学生进入企业观摩等形式,让学生深刻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不同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责任。
第二学年主要开展专业课程教学、项目实践训练以及企业轮岗培训。在第二学年的上半学期依据工作岗位设定出纳实务、成本运算与监管、财务管理、初级会计实务以及税费运算与申报等专业重点课程,并基于学生认知与职业成长的基本规律,围绕企业工作内容,以项目实践训练的方式开展教学,充分实现教育、学习、实践一体化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而在第二学年的下半学期,则要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加轮岗培训,在院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协同辅导下,了解和掌握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进而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学年重点是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并到企业中顶岗实习。在第三学年的上半学期,主要开展管理会计、审计实务、ERP沙盘实践训练、中级会计实务以及证券投资等拓展课程,充分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在第三学年的下半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运用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劳动理念和职业道德,为行业企业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其一,实现院校与企业的衔接。现代学徒制主要采取的是全方位的校企协作与工学融合的育人方式,企业参加招生,参加育人方案与实习计划构建,校企均为育人主体,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在院校教育革新中的优势和积极作用,由校企双方协同培养专业人才。
其二,实现学习与职位的衔接。会计工作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以及专业性,其工作人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出色的职业技能,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适应力,对财会业务可以迅速做出准确判断。院校依据工作岗位板块实施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工作岗位应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企业课程重点是实践教学,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教育。学生通过参加现代学徒制中的顶岗实习和轮岗训练等活动,可充分掌握会计工作岗位的详细流程,并能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其三,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依据工作岗位群的工作技能要求来设定专业课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要以学生职业训练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对接岗位标准、职业规范以及行业要求,调整课程内容,将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效融入日常教学中。
其四,实现能力训练与企业要求的衔接。根据会计岗位与其实际操作流程、监管体制与能力要求,以达到企业要求为目标,以掌握岗位技能为重点,以实践教学活动为主线,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充分体现学生职业精神与道德品质的培养,并注重企业责任感以及忠诚度方面的教育。
联合当地多家财会事务所、财务工作室、会计服务机构以及各种经济属性的企业创建会计教育集团,构成密切相关的产学结合育人模式,成立集日常教学、实践训练、校内外实习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基地,建设含岗位实习、实际生产、创新教学在内的校中企以及企中校。而对于职业院校来说,要挑选条件优秀的企业进行合作,以工作属性相近的多个职业群相同需求为基本目标,专业基础理论和能力培养由院校负责,而职业技能则由企业负责,以此来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和互动。院校通过和企业签订校企协同育人合同,构建会计专业校企联合、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协同育人的综合平台,依据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工作岗位具体需求来实施共同育人计划。在会计教育集团内部要组建理事会,以平等商榷探讨的方式来实现协同育人,共同享有育人成果。
现代学徒制的开展需要企业与院校彼此默契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培养,对于企业来说,参加协同育人属于一种跨界行为,它与院校管理在本质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应对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有效应用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首先,要对企业中参加学徒制的学生实施考勤,以此来保障他们学徒时间的有序性。与此同时,院校要对校内的企业指导师傅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企业了解学生管理的大致方向,在校企双方同时认可时,应按照具体情况制定现代学徒制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广大学生进行科学管理。其次,院校应对参加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详细说明考核的内容,并在学生、院校与企业三方主体中采取相互评价与测评,这不仅有利于强化企业的责任感,也能帮助企业进一步确立育人方向,从而找出解决当前学徒制进展中不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达到预期效果,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要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符,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会计专业首先应对中小型企业实施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充分了解中小型企业在财会体制方面的详细需求,然后在按照不同岗位的工作属性展开进一步分析,从而构建特色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育人目标,切实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此外,在学徒制进展过程中,院校要与企业积极沟通,在企业指导师傅的带领下不断优化和健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在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架构中,可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体系构建标准,要尽可能将会计岗位资格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努力凸显出来,同时将基础知识点纳入到的整个体系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需注意的是,在构建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时,既要注重学生能力提升,也要保证企业从中获得相应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工作岗位,才能促使校企协同育人的长足发展。
对于企业种类以及企业实际需求上的差异,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不同岗位有着详细的划分,企业需求量相对较大,可长时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中小型企业工作岗位需求量有限,不能长时间为会计专业学徒制提供充足的保障,对此,就需要国家对中小型企业实施学徒制提供相关支持,以此来保障中小企业能够为学徒制提供必要机会。我国在选择中小型企业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应选择培训能力和责任心均强的企业,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院校和企业的需求。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也要努力增强企业参与育人的优势,让他们在实践中参与助理会计师考核,促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加入到学徒制中。
会计专业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就应积极将现代学徒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要基于学徒制度的特点,从管理、时间及目标等维度来重构育人模式,并通过创建会计教育集团、制定协同管理机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采取多元育人模式等举措,确保学徒制模式有效落实。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一步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