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倩红 马晓慧 林志浩 李奕 周杰 邓东华 邓慈禧 梁晓敏
结核病是当今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4]。信息化在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工作中的应用,是我国现有的结防服务体系建设和新形势结防工作的迫切需求[5]。为打破信息孤岛,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肺结核患者管理质量,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联合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6年5月开发了《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此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结防机构、结核病定点医院、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应用的管理软件,实现了结防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在各级结防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和创新。此平台初步实现了结核病疫情报告、转诊追踪、登记、治疗、管理(病案、药品、社区督导等)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功能的一体化。本研究旨在分析此平台应用后的实施效果,以此来评价其应用价值,并为结防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 《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的主要工作模块:平台主要分为初诊登记模块、项目患者管理模块、痰实验室检查模块、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转诊与追踪模块、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与管理模块、基层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块、社区工作量的管理与评估模块,以及权限管理模块等。另外,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还配套开发了APP服药督导系统。在此APP中,设有患者服药视频上传模块、医患沟通模块,以及医患双向评价模块等。
2. 《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的操作简介:本平台根据各级结防机构的不同,分为市级结防机构、区级结防机构、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不同平台,每一级别所拥有的权限及功能不同。综合医院侧重于转诊追踪模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侧重于基层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块和APP服药督导系统,市、区级结防机构在上述每个模块均有涉及。
采用描述性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对佛山市5个县区在应用平台前后,结防能力建设、转诊追踪指标、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等指标情况进行评价。以应用此平台的前2年(2015、2016年)及应用平台的后2年(2017、2018年)的各项观察项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资料主要来源于《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提取全市5个县区应用该平台前2年非结防机构报告、转诊和追踪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例数,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导出应用后2年的数据,对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率、转诊率、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及总体到位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提取全市5个县区应用该平台前2年患者的数据,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应用后2年的数据,对丢失率、规则服药率和漏服率等指标数据进行自身比较。
(1)实际报告患者例数=报告患者例数-重报患者例数-住院患者例数+出院患者例数。(2)转诊率=转诊患者例数/同期实际报告患者例数×100%。(3)转诊到位率=转诊到位患者例数/同期应转诊的总患者例数×100%。(4)追踪率=追踪的患者例数/同期应追踪的患者例数×100%。(5)追踪到位率:追踪到位的患者例数/同期应追踪的患者例数×100%。(6)总体到位率=(转诊到位患者例数+追踪到位患者例数+其他到位患者例数)/同期实际报告患者例数×100%。(7)规则服药率=按照要求进行规则服药的患者例数/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例数×100%(按要求进行规则服药,指的是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实际服药次数占疗程内应服药次数的90%以上)。(8)总体漏服药率=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漏服药总次数/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的应服药次数×100%。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前后2年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转诊率: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前后2年,佛山市非结防机构实际报告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例数分别为16 914例和15 124例,转诊患者例数分别为16 588例和15 121例,转诊率由应用前2年的98.07%上升至应用后2年的9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86,P<0.001)。
2.追踪率: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前后2年,应追踪患者例数分别为7488例和7487例,结防机构追踪患者例数分别为7421例和7459例,追踪率由应用前2年的99.11%上升至应用后2年的9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P<0.001)。
3.转诊到位率: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前后2年,转诊到位例数分别为7291例和6596例,转诊患者例数分别为16 588例和15 121例, 转诊到位率由应用前2年的43.95%下降至应用后2年的43.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552)。
4.追踪到位率: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前后2年,追踪到位例数分别为6280例和6500例,应追踪患者例数分别为7488例和7487例,追踪到位率由应用前2年的83.87%上升至应用后2年的8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4,P<0.001)。
5.总体到位率: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前后2年,总体到位患者例数分别为15 395例和14 214例,总体到位率由《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应用前2年的91.02%(15 395/16 914)上升至应用后2年的93.98%(14 214/15 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0,P<0.001)。
1.患者丢失率: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前2年管理的7654例患者中,丢失300例,丢失率为3.92%;而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后2年管理的6785例患者中,丢失210例,丢失率为3.10%,患者丢失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07)。
2.患者规则服药率: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前2年,7654例患者中有7119例规则服药,其规则服药率为93.01%;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后2年的6785例患者中,6393例规则服药,规则服药率为94.2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P=0.003)。
3.总体漏服率: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前2年,7654例患者应服药次数为1 377 720次,漏服次数为56 210次,总体漏服率为4.08%;应用《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后2年,6785例患者应服药次数为1 221 300次,漏服次数为37 860次,其总体漏服率为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2.19,P<0.001)。
目前,信息化技术在结防工作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7],佛山市在此背景下,推出了《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实现了佛山市结防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数据记录完整的同时方便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结防机构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8-9],增强了各级结防机构、综合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沟通及信息共享的能力,可有效满足本市结防工作的需求,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应用平台后,非结防机构的转诊率和追踪率上升,与陆伟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此平台提高了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沟通能力,增强了信息共享性和时效性,使得转诊追踪工作更为顺畅。综合医院医生发现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后,在平台上填写患者的转诊信息,即可转诊到结防机构,实现信息化转诊提高,同时也可提高追踪信息的完整性,便于追踪工作的开展。
应用平台后,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有明显的提高,原因可能是可通过此平台自动匹配已到位的肺结核及可疑患者信息,并可筛选出未到位的患者,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追踪随访,提高效率。若患者未能到结防机构就诊,也可通过系统查询及相互沟通,综合医院及结防机构双方均可进行追踪,提高追踪的效率;同时,结防机构追踪不到位,也可通过系统下放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追踪工作。
应用平台后,患者的规则服药率、患者丢失率和总体漏服率等作为患者管控质量的衡量指标有显著的改变,患者规则服药率明显上升、患者丢失率明显下降,总体漏服率明显下降,与宋涛等[11]、秦玉宝等[12]、管红云等[13]研究的结果相符。使得患者治疗管理工作有所增强。平台的亮点是设置了患者服药提醒、查痰提醒,若患者未能按时取药,即可生成断药追踪,减少医生查阅患者病历,统计查痰时间,便于结防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追踪工作的开展,还可显示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平台是佛山市结核病信息化管理的一种体现。平台拥有一键生成断药追踪功能。与Garfein等[14]、房宏霞等[15]开展的可视下督导服药,深圳市南山区的“患者服药实时监控-预警提示模式”[16]等信息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处。生成的断药追踪可提醒医生对到期未取药的患者进行追踪,从而提高对患者的管理质量。
平台的应用与传统的工作模式相比,增加了结防机构间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反馈功能。结防机构可通过平台设置的质量控制系统在线评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及时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通过平台及时向上级反映问题。
综上,《佛山市结核病监测管理平台》应用以来效果显著,减少了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为结防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参考,值得广大结防工作者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