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深化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切实有效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改变传统育人过程中片面强调学生智力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身心发展、适应大数据时代变革发展的需求,鉴于此,以课堂教学创新为抓手,以更新课堂教学方式,增强教学互动,建立以生为学习主体的模式,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参与课堂、创新课堂,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适应性为目标的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一体化的高职《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教学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的,在当下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模式强调并突出了教师的主体作用。教师利用板书、多媒体等形式,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向学生传输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速度很快,但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用“听-记-读-背-练”这样的结构模式加以概括。不难发现,师生课堂的互动流于形式,无法通过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基于《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探索通过课堂活动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技能,在解决各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各项能力的提升。在“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课程在前期的教学改革中,扎实地推进了微课建设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因而,拟借助于本课题在教学中应用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该平台一方面提供音频、视频、案例、图片等丰富学习资源,教师在课前会结合内容从平台上选择相关内容提供给学生预习,这样的方式节约了单穿的知识传递的时间,为实践性诉求突出的素质课争取了师生互动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该自主学习平台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动态化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为期末过程性考核提供最为真实原始的数据佐证。这不仅在课堂中融入了大数据等元素,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即要将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教学方式与线上、教学(即数字化或网络化教学)进行有机融合,成为一种一体化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教师要在引导、启发、督促学生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主导作用,又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强调“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互补性与融合性。
在CNKI的检索过程中,研究者发现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各类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目前的文献中,学者们主要从混合式学习理论、资源建设、学习系统设计、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探讨和研究。国外多位学者对“导向型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在线交互学习”等模型的信效度展开研究。从其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应用的教学模式缺乏系统设计。在“互联网+”的教学改革进程中,教师们利用资源时还体现得较为随意,尚未从学习者的体验,学习方式等角度进行综合全面地思考,因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学资源的应用较为随意。这降低了数字化资源的实际效用。
(2)对于高职学生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互联网+”时代中,学生面对着海量的资讯。如何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借助一体化教学资源平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是值得探索的内容。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不能仅仅包括教学内容的提供,还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使用获得学生学习咨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过程性监控,让老师和学生都能了解在平台上自主学习的成效。但现有资料中,自主学习较多局限于课前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对于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等能力在课程中的渗透还较为缺乏,在考核体系中也需结合这两点来设计相应的考评指标。
基于“互联网+”思维,以高职学习者的岗位能力发展以及终身学习需求为依据,拟将传统线下、教学方式和线上、教学(即数字化或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从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评价体系等三个方面对《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师生的互动更加充分、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生了改变,最终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3.2.1 课堂授课方式改革
《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一体化改革了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主体的授课模式,而是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所有阶段中都有互动和参与,实现课堂与课后、线上与线下充分融合的“互动教学”方式。
(1)教学准备。教师从“智慧职教的《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中检索资料,上传、下载各类教学视频和课件,并将学习资料以任务形式提前发布给学生。
以项目六模块四:职业压力管理为例。课前学生借助课程数字化资源平台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压力管理知多少》。自主学习动画视频:职场压力场景。与此同时,另一学生负责“工作场景压力事件处理”操作流程,并由小组完成的过程模拟。与此同时,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移动工具登录数字化资源平台,了解或再次学习课件内容。
(2)课堂消化。①教师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情景模拟:各小组分别派一位同学扮演客户来银行寻找客户经理,一位同学扮演经理负责接待客户。②小组通过视频展示,讨论银行职员在接待客户过程中的压力情景及处理方法。③由小组成员对扮演客户过程中的感受进行分析讨论。④教师总结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遇到问题,对接待客户过程中的压力源分析、压力处理技巧等方法进行讲解,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上传到数字化课程平台。
(3)课后提炼。课后,教师可以预留作业,并进行在线批改。学生无论身处教室、寝室或是图书馆都可以随时回访并使用课程相关资料。利用碎片化时间复习功课完成作业。①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智慧职教平台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资料的学习,并在数字化平台上提交作业。数字一体化资源会自动批改作业并记录学生的分数。学生的分数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教师对于学生本章节知识的血清,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课后辅导。②将学生手机拍摄制作的视频进行整理。由于这部分资料是学生自主拍摄并进行加工制作完成,因此这部分资料更加真实直观,可将这部分资料传到数字化资源平台教学资源库,对教学资源库资源进行互补优化。
3.2.2 课堂教学内容改革
数字化资源平台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拥有大量的数字教学资源,它还可以让学习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登录教学资源库进行学习或进行问题反馈。实施数字化资源平台教学模式后,课堂更加强调学生的团队学习、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而课程必须的理论知识都可以在课前由教师通过数字化资源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习者可在任何地点利用移动工具学习数字化资源平台的课件、视频及动画案例,并参与数字化资源平台的网络讨论。
3.2.3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原来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20%、实训考核40%、期末综合考核40%的比例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实施数字化资源平台教学模式后,考核同样分三部分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情景模拟、课堂讨论)30%;(2)自主学习(学习进度,讨论情况,作业完成情况)30%;(3)期末考核40%。
新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服务礼仪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三方面能力。
(1)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方法,紧跟大数据时代步伐。高效利用“金融职业素养”数字化教学资源,探索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课堂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2)探索了适合于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活动设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金融职业素养》课程组教师采用基于真实的职场情境,将教学内容渗透于所在的任务中,既能激发学习动机,又联系实践,保持了一定的复杂性和开放性。这些任务直接将实务操作以及团队学习、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升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来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借助于一体化的平台,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3)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随着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逐渐进入高职学生的生活。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愿意尝试使用各类互联网新产品,是移动学习的主要体验用户。有研究表明,将智能手机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师生间的沟通等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因而,通过教学模式的实践,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移动工具(手机,电脑等),借助最新互联网云技术,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有利于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专注于高价值活动的师生互动时间。教师可以借助于平台,完成部分理论性教学工作。通过在课堂中开展体验式活动、开放式项目的设计与讨论,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转向高价值的师生交互活动中,学生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能与教师进行讨论、互动和实践。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将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更为丰富、完整,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我建构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