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上海 200082)
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为本”的概念,我党一直将这一理念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立场,以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的各项利益,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专门针对人的学科,更需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只有做到尊重教育对象,运用语言、文字等手段与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互动交流,才可能保证形成顺畅的沟通,实现沟通主体双方在思想境界上的共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是每所高校教学方面的重点任务之一。但由于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会在该时代的影响下,在生活理念、思维方式上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若都以统一的教育方式,很难做到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沟通,强化启发式育人方式,实现师生间的心理换位,进而消除学生对这类教育的抵触心理,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并在之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中,“人”是相对于“物”的概念,强调人贵于物,人的价值在一切物以上。“本”在哲学范畴中则有两种解释,即“本源”和“根本”,在此指的是“根本”,与“末”相对。也就是说,在“以人为本”理念中,强调“人”是“根本”,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人是目的,也是动力,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来统领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全体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权益,最终达到发展的结果和目标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即是指教育双方之间在平等和民主的氛围下,用语言、符号的方式建立起在思想信息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达到双方在某一问题上的共识,促使双方共同成长。相对于传统方式的教育而言,更强调对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的尊重,也就是教育双方的平等性,同时,还有情感性、理解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良好的教育沟通,能帮助人们获得情感上的宣泄,产生归属感,解放思想,开发生理、智力和人格潜能,进而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除了个体性功能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还拥有社会文化上传承与发展的功能,通过调整、说服、斡旋等手段调节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社会整合功能。
以人为本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两者之间,相互需要,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密不可分。首先,以人为本是思政教育沟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思政教育本质是做人的工作,要求在双方互动中,用尊重、理解和关心的方式,来强调人的价值,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围绕群众这个中心,用最容易被群众接受的语言,找到问题的症结,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保障群众的最大利益。其次,以人为本体现了思政教育沟通的内涵。沟通的的根本在于主体间的互动。教育的各个主体间并不是简单且单向的教和被教的关系,两者间的沟通应该是相互的,并需要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反复认知和实践而达成的,不应该存在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的情况。思政教育沟通强调主体间的平等性,应相互倾听,各抒己见,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可能引起争执的问题,以使参与双方都能在沟通中更好的认识、发展自己。同时,思政教育沟通,通过评估教育者的理念、方法、内容是否能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影响,来不断促使教育者对自我重新认识和再学习,以此实现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对于被教育者来说,通过改变沟通中的被动地位,提高被教育者的自我认知、沟通及社会适应能力,来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力。由此可见,遵从以人为本理念,有助于保障教育沟通的顺畅,提高教育实效性。
在高校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沟通中,所涉及的“人”主要指在校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最活跃的年轻群体,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关策略,达到育人目的。就年龄阶段而言,大学生生理、心理基本成熟,三观基本形成,且由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但由于仍未脱离校园环境,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遇事时未必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一些分歧性问题没有坚定的信念。这个阶段的学生注重探求自己的内心世界,希望从各方面了解自己,设计自我模式,从而引起大家的注意,营造良好的自身形象。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以及处于学校这个特殊的以文化为主的环境中,大学生群体会主动关心国内外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并对其进行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因为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他们在看待问题、认知事物上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在思想和行为上有着不稳定性。就情感上而言,大学生群体内心体验丰富且细腻微妙,容易感知外界并受到外界的影响,但彼此间很少倾心交流,虽然思维空间扩大,但多数时间习惯花费在网络上,喜欢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展现自己的想法。思政教育者需要把握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满足他们被尊重的需求,贴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成才成长需要,关注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情感互动,增强教育沟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普遍存在目标错位的问题。在追求思政教育的价值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社会功能,导致重知识、轻情感,过于注重关于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却忽视了对于学生们基本生活态度及对待事物方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们在教育中的情感需求,以及个体发展需要和能动作用,使教育实践处于被动、消极状态。思政教育沟通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是教育的实践、推动者,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双方对彼此地位的认知缺陷,造成教育者一味进行理论灌输式教育,效果不佳,受教育者自我主体意识薄弱,消极、被动接收信息,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而且,由于受到长时间形成的在教育双方之间灌输和接受关系的影响,教育者在实施教育中会不自觉的表现出强制性和权威性,阻碍了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互动,造成两者之间话语失衡的现象。教育者自身对思政的理解、认知是否合理,是否能灵活运用教育手段,也会影响到沟通效果。再加上长期以来思政教育渠道和方式的单一性,导致了教育的局限性、文字的教条性,都会使受教育者失去对思政教育的兴趣,也限制了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率。
3.2.1 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平等教育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在师生关系融洽的情况下,学生会产生对思政知识的兴趣,愿意听教师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愿意通过社会实践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避免出现“知行二致”的尴尬情况。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增加教师的个人魅力和对学生的影响力,突出榜样示范作用,在自然、融洽的氛围下对学生起到教化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主动深入学生群体,从日常聊天中了解学生的喜好,掌握学生特点,愿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以此来改变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从情感上提高学生对自己的信赖感。
3.2.2 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强调沟通平等性的基础上,教师应改变以往灌输式、权威式话语权的情况,而是在教育内容、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坚持启发性教学,鼓励学生自己推导出正确的观点;在教学中纳入大量例证,让学生从中分析,主动探寻并运用合适的理论知识,在事实的基础上自己说服自己,而非直接被教师所说服,以此提高对理论本身的认同性。同时,需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整合多元的感化力量,用名人雕像、校史走廊、宣传栏等有形因素来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份的认知,自觉规范行为举止,用以人为本、和谐的校园文化,自由而严谨的学术氛围,提高大学生对思政教育沟通本质的理解,在公平、和谐的氛围中提升自我修养。
3.2.3 发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
鉴于思政教育本身开发潜能的作用,运用人本主义,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对大学生实施正确的理论引导的同时,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组建思政教育网站、社团、学习俱乐部等方式,进行理论学习和志愿者服务,让他们在各项积极向上的活动中亲自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投入到学习热情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通过对上述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发挥管理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自我管理,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命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