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轻工职业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深化,立足岗位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目标的整体化(一体化)学习。学习环境与职业环境对接,学习场所也是工作场所、生产场所;学习内容是工作,与岗位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我院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经过“自愿申报、省级推荐、部级评议”的工作程序,被列为国家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专业。
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将格劳博机床(大连)有限公司、山崎马扎克机床(辽宁)有限公司、大连远东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联盟,校企优势互补,实现现代学徒制高水平数控机床装调修人才培养,同时吸纳了多家中小企业加入企业联盟学徒制人才培养中,以满足人才需求量小的企业人才学徒培养需求。学校与联盟企业形成的企业联盟式“双主体育人”模式,为“市场贯通”人才供需机制减低了成本,也保证了对学校学生招工需要的相对稳定性。
校企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共同设计了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构建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创新了“工学结合、三级递进”的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招工即招生、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确立了“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实施了双主体、双辅导员、双基地、双导师、双重考核等教学管理机制及校企互聘共用人才流动机制;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植入校企文化建设体系;有效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数控机床装调修现代学徒制采用“工学结合、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即学徒具有学生工人双重身份,学习与工作结合,每一学期内部分课程工学结合,各学期之间阶段性工学结合;“三级递进”即第一学年注重基本职业素养培养,第二学年注重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第三学年注重行业应用能力及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采取“逐步渗透,阶段递进”原则,将“工学结合”贯彻到整个学徒培养过程中。
学生在校学习的三年中,前两个学期在行政班级学习,第三学期经过学生企业选择与考核成立学徒班级,要求学生在第四学期除了完成学徒班制定课程外也要完成行政班级的课程,并根据学生本身学习情况,企生可以二次互选。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到学徒企业进行学徒式数控装调维修技能培训和数控加工培训;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在学徒企业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为正式上岗打好基础。
学校与联盟企业之间资源共建共享,企业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以及实训项目给予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企业真实场景,采用6S管理法,使校内的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徒学生进入企业,一般有专门的学徒培训场所,并有专门的培训师傅,使学生能够很快适应企业。
校企双方进一步完善招生招工制度,共同制订和实施招生招工方案。根据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合作专业具体情况,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明确学徒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明确学徒学习期间的教学与管理方式,确保学生拥有知情权、保险、劳动报酬等权益;明确校企双主体责任与分工。
基于校企签订的现代学徒制办学协议,按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要求,试点专业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其核心内容有三项,一是企业接纳学徒为企业员工,明确学徒的培养岗位(即机床装调、机床加工岗位);二是在岗期间享受企业正式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企业要为学徒购买工伤保险;三是企业要为学徒在岗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四是学徒学习期满毕业后成为企业正式员工,明确学徒在入职后的岗位和待遇等。
校企双方共同实施选拔,按照自愿选择原则,通过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明确学徒(准员工)和在校学生的双重身份和各方权益。学生在大二的第二个学期采用校企交替训教模式,学生在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岗位技术技能的学习。学生大三在企业进行岗位核心技术技能的学习,毕业后在企业就业。
项目合作期间,建立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以现代学徒制班实施企业技术人员和院校教师双向挂职、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为途径,建立双导师制度和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打通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建设的渠道,建设结构优化的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实习企业选派技术人员作师傅,负责实习生岗位技能传授。企业建立带班师傅绩效考核制度,将学徒业绩与师傅工资奖金捆绑在一起考核。同时,学校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学徒在企业实习期满,根据学徒期间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考核会被定岗和工资级别。2018年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共40人,学生、企业、学院三方签署协议书;2020年学徒班学员中格劳博机床(中国)有限公司92.3%学徒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山崎马扎克机床(辽宁)有限公司72%学徒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学徒选拔,基本流程一般要经过工程理论考试、专业基础考试、实操考试、面试环节筛选之后进入企业开始正式学徒。
为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协议类、制度类、职责类和考核类文件确保工作有序有效。
(1)创新现代学徒制培养制度。我院与企业签定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成本分担等责权利内容。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班建设的相应管理制度8项,其中包括:制定《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一体化管理办法》、《制定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人才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学生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
(2)创新校企深度融合长效机制。学院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实现与知名企业的紧密合作,提升学院办学实力,与现代企业技术同步发展,构建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平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企业通过现代学徒制班级建设,将机床装调修技术能力和人员素质要求,有机的融入学校教学内容中。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同时,将拥有稳定的人力资源储备,缩短技能人才培养周期。
(1)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基本完成了构建“工学结合、三级递进”多企共享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块化、内容项目化、项目岗位化的“三化课程体系”,在学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三段育人过程”,考试对接考核,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的“二元对接评价机制”,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种身份转换”。
(2)加快了学徒职业发展速度。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学习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技能培训与企业需求对接,能很快能适应岗位需要,加快了学徒工的职业发展速度。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一些优秀的学徒,很快就成为技术骨干,甚至业务主管。
(3)现代学徒制缓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减少了企业员工流动,有效保障了企业用工稳定,使企业获得了一批忠诚度高,对本企业文化认同度高,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技能素质高的准员工,毕业即能上岗,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和后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