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玮雯 沈昱平 沈叔洪
媒体融合是指各类媒介(信息传输的通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这一模式冲破了传统的传播形式和功能限制,呈现出多功能发展趋势。而新型网络媒体正是媒体融合的典型例子,其主要结合了报刊、电视、广播等各类传统媒体功能,并进行优化整合,使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媒体融合时代,医学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而且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傅晓琴[1]认为学术期刊应该坚持以内容为主、技术为辅的原则,促进期刊内容资源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医学学术期刊如何借鉴新媒体优势得以长远发展,如何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媒体融合之路,是医学学术期刊编辑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浙江医学》是浙江省影响较大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重点反映浙江省医疗卫生科研水平和成果。本文以《浙江医学》的新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探索为例,探讨适合媒体融合时代医学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
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9)的数据统计,在4973种科技期刊中,医药卫生类期刊为1126种[2],主要影响力集中于国内,在国际上地位相对较低,论文外流现象十分严重。与国外媒体融合出版情况比较,我国医学学术期刊出版情况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1)我国绝大部分医学学术期刊虽然拥有了自身的网络平台,但主要工作仅仅是在线编辑或者审稿,同时对期刊的基本信息进行简单介绍,给用户提供的延伸服务并不多。并且,许多医学学术期刊网站并未及时对内容进行更新,即使已经印刷出版了一段时间,其网站上也无法搜索到当期目录。(2)我国医学学术期刊网络电子化程度并不高,网络出版特色不鲜明。虽然,很多医学期刊都能出现在各期刊数据库中,但相关的网络功能不足,借助网络对期刊进行宣传也很少。(3)许多医学学术期刊即使开通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但后续缺乏管理和维护,导致新媒体平台不能及时更新,内容推送有一定的滞后性[3]。(4)大多期刊网站并未开拓能够与广大读者、作者进行交流沟通的渠道,即使征稿也只是将征稿通知放在网站公告上,并未开辟读者和作者交流窗口,也并没有专业人员解决读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媒体融合出版流于形式,距离优秀的多媒体融合模式还需不断探索和努力[4]。
2.1 以纸质期刊内容为基本 同新媒体相比,传统纸质期刊的优势是内容更具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属于小众纸质媒体,要想在媒体融合时代得到发展进步,实现全新的复合出版模式,应该以纸质期刊内容为基本。在出版转型阶段,更需要重视其内容的专业性,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如增加选题与组稿内容,制作出比同类期刊更具特色的内容、栏目。为此《浙江医学》向各学科带头人组约优质稿件(如述评或指南解读),集中反映各个医学领域新成果、新理论,为临床医师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学科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医学》向全国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征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原创研究成果文章,同时积极向专家组约相关防疫工作成果,组织策划“新冠肺炎”重点号及专栏,相关病例诊治经验发表后即受到广泛关注。本刊始终坚持以内容为基本,在疫情形式最严重的时期,积极为新冠肺炎防治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是国内较早刊发疫情专题的学术期刊之一。
审稿专家是学术期刊内容质量的引领者和把关者,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以提升期刊内容质量,本刊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开展审稿专家的把关行为调查:选取审稿专家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对影响审稿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期刊把关质量、促进期刊的传播进行探讨。(2)不断完善审稿要求:通过不断完善和量化审稿标准和要求,审稿专家能够快速定位期刊的办刊导向和层次水平,同时,也让审稿专家与期刊编辑和稿件作者之间拥有共同语言,便于沟通联系。(3)定期调整审稿专家库:对审稿时间较长、未达到本刊审稿要求的审稿专家进行调整,并按照各个学科的细分内容针对性地增补审稿专家。本刊每月总结送审情况,不断优化审稿专家的学科及年龄层,为审稿专家库注入新鲜力量。目前共有三百余位审稿专家,审稿质量和速度得到有效保障。
2.2 以复合型人才为保障 随着各类媒体的融合发展,编辑所面临的不只是纸质稿件,更多的是电子稿件;需要加工处理的内容不再只是单一的医学文稿,还包含声音、视频等;所面临的多媒体出版系统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图像、文字加工平台,而是集文字、视频等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5]。新的形势对医学学术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能熟练运用多种现代网络技术,对文字编辑、图像处理等各类软件都要有全面的了解,并能灵活地运用。要达到这一要求,本刊每年选派人员参加各级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班以及关于新媒体融合发展类的学习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培养网络化、数字化的复合型编辑;同时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夯实编辑业务。编辑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在多媒体融合发展中占据优势,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导权,为医学学术期刊向媒体融合发展作出贡献。
2.3 以学术媒体平台为支撑
2.3.1 网站 门户网站是作者和读者了解期刊的最重要途径,已经成为科技期刊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6]。目前许多医学学术期刊均已有自己的采编系统平台,但大多数平台依然处于仅有投稿、审稿、编辑等简单功能的阶段。本刊于2015年开通官方网站,为更方便作者、审稿专家、读者的投稿、审稿、查询及浏览,本刊逐渐完善网站的功能,根据用户体验及反馈意见对网站二级页面的内容及形式不断调整,完成百度搜索页面的官网认证、微信公众号与网站内容对接等,并及时将新出刊、过刊文章与会议报道实时上传网站。为扩大宣传及影响力,便于作者及读者检索文章,本刊网站中所有文章均实现免费下载。
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浙江)卫生健康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是浙江省卫生健康科技研发转化资源汇集、需求对接、成果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是推动浙江省“临床+研发”高端医疗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刊完成了与该转化平台的单点登录功能设置,即用户在该转化平台上注册登录后,可以通过“期刊投稿”一栏直接单点登录到浙江医学杂志社官网进行投稿,无需重新注册用户信息。目前该平台仅《浙江医学》实现了单点登录功能。
2.3.2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平台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媒体形式,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服务号具有自定义菜单功能,且侧重于为用户提供服务,群发的消息会显示在用户的聊天列表中,提醒用户查看。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接受和传播方式,也给学术期刊的定向、精准传播提供了机会。但张艳萍[7]研究发现,科技期刊经营者大多没有重视微信公众号的运用,有相当一部分的科技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属于跟风,开通后并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运营,大部分的公众号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态,成为“僵尸号”,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微信公众号的跨媒体传播优势。
本刊于2016年开通服务号,定位于为用户提供与网站相关联的各项服务,如论文搜索、稿件查询、过刊查询等,以及推送各期专家约稿。因纸质期刊出版到可在各大数据库查询到文章需要1个月左右,具有延迟性,因此本刊在清样后即进行微信推送,使读者能在第一时间阅读各医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或新理论,保证了文章的时效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本刊微信公众号共推送疫情专题6次,并附上网络优先出版网址,供广大读者阅读、下载。自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来,平台推送的文章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阅读量、粉丝量不断增加,为《浙江医学》的宣传、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医学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新兴媒体的整体规划和多媒体的深度运用等方面尚缺乏成功经验。笔者结合本刊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为在这几方面需要优化。
3.1 利用新媒体优先刊发流程 学术期刊中稿件的正式刊出需要经过初审、复审、终审、编辑修改、校对等步骤。因此,提供便捷的服务,尽可能地缩短这些过程时间,可以加快稿件刊出进程。
目前本刊审稿阶段均在网站的投审稿平台实现,稿件经编辑部初审后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通过邮件发送审稿通知,审稿专家接到通知再登录审稿平台进行审稿。但审稿专家多为各学科带头人,平时工作繁忙,电脑也并非时时在身边,时间一长容易忘记审稿。为提高审稿效率,缩短审稿周期,可尝试开发采编系统移动端,例如APP或微信平台审稿端,为审稿专家收到审稿通知后随时进行审稿提供便捷。
当稿件完成三审三校后,传统流程需要进行排版、清样、印刷,再上传至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新媒体的优势就是传播速度快,学术期刊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稿件达到刊出标准后,附上DOI号,进行在线网络优先出版或者开放获取,并在微信公众号、网站上发布,便于作者、读者阅读、下载、引用,传播效率优于纸质期刊。
3.2 人才和技术支持 要实现期刊与其他形式媒体的深度融合,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的支持[8]。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以高校、科研院校以及学会为主,往往缺乏新媒体运营相关专业人才。本刊新媒体工作目前由编辑人员兼任,尽管每年均积极参加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会议,但并没有系统学习新媒体运营的相关知识。新媒体的发展十分迅速,编辑部可以引进相关专业人才专门负责新媒体运营,或者支持编辑人员进行新媒体发展方面的系统学习。
在技术方面,可以考虑与新媒体公司合作,集中内容融合、服务融合、采编融合和传播融合的多方面优势,使得学术期刊更好地发展[8]。
多媒体融合出版已成为现代国际出版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其内容的质量和传播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目前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过于单一,而且存在门户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重建立轻运营的情况,这就使期刊传播深度、广度有限,同媒体传播的要求相背离。新媒体传播形式、功能等多元化,能够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医学学术期刊可以利用新媒体优势,以内容建设为基本,通过加强编辑人才培养,寻找技术支持,为医学期刊的发展开拓新平台。要实现新媒体融合出版并非一蹴而就的,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自身思想观念,调整自身工作方式,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加大新媒体编辑人才的培养。机遇与挑战并存,医学学术期刊积极应对挑战,跟上发展的步伐,增强期刊的影响力,推动我国医学学术期刊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