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霞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吴淞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000)
一天,孩子们正在小树林散步。一阵风吹来,树上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看!下花瓣雨了,一个小朋友突然叫起来。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有的伸手抓花瓣,有的蹲下捡花瓣。“老师,我发现了西瓜虫。”一边说着,思思就把西瓜虫抓了起来。“在哪儿?”孩子们的注意力被西瓜虫这个有生命的小东西吸引了过去。孩子们纷纷开始蹲下身,寻找西瓜虫。大自然的小生命就是我们很好的课程,也是孩子们探索的好素材。“寻找西瓜虫”的课程就应运而生了。
“老师,为什么我找不到西瓜虫,它到底在哪儿呢?”俞彦斌问我。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自己寻找、自己发现的机会,我让小朋友自己在草地上找。“老师,我发现了一个洞,西瓜虫在这个洞里吗?”“有可能。”我点头。“那这个洞这么深,怎么捉西瓜虫啊?”“是啊!怎么办呢?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我话刚落音,俞彦斌就找来了一根长长的树枝,准备去捣洞口。“我来,我来……”董起辰说着就开始拿树枝捣洞口。一群孩子趴在洞口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过了一会儿时间,他们还是没有发现西瓜虫。他们有些失望了。为了再次提起孩子们的兴趣,我提议让他们再到别处找找。突然,侍欣桐突然尖叫起来: “我找到了。”孩子们又都跑向侍欣彤抓到西瓜虫的地方。有些孩子的眼睛里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有些索性就蹲下来开始寻找西瓜虫。在孩子们寻找西瓜虫的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西瓜虫可以在哪里找到,而是让他们自己通过寻找和探索去发现、体验成功的快乐。
随着孩子们兴趣的不断高涨,我们决定第二天再次来到小树林,寻找西瓜虫。
再次来到小树林的时候,孩子们比上次有了一些目的性,知道了哪些地方西瓜虫是最多的。程梓妍拨开一块带有小花的草地后,非常熟练地抓起了一只西瓜虫,然后放在了她小伙伴手中的罐子里。他们似乎一个个都是捉虫子的能手。
孩子们将西瓜虫放在了事先准备好的盘子里,拿上放大镜开始边观察边记录。“你看西瓜虫变成圆形了。”张欣然连忙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大家。“真的吗?我来看看。”有些胆大的孩子开始用手去摸西瓜虫。因为西瓜虫总是爬来爬去,所以要想仔细观察它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么办呢?孩子们借助事先准备好的放大镜进行观察。西瓜虫吃什么呢?住哪儿呢?孩子们又将自己的发现和猜想记录了下来。
带着这份调查表,孩子们回去和爸爸妈妈们查阅了资料,知道了西瓜虫生活在潮湿的草地里。烂树叶、烂果子等都是它爱吃的食物。这一活动利用了平时孩子不常接触的放大镜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把玩摸索来发现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进而尝试借助放大镜来发现西瓜虫的秘密。
“老师,我们可以把西瓜虫带到教室去饲养吗?”有小朋友问我。孩子们准备把西瓜虫带回教室饲养。“老师,我去找点树叶给它吃。”俞彦斌说。“我妈妈说了西瓜虫吃菜叶子的。”顾宇浩有点不赞同俞彦斌的说法。两位小朋友分别去草地里和菜地里找了树叶和菜叶,放在饲养西瓜虫的罐子里。孩子们过一会儿就去看一下西瓜虫,但是树叶和菜叶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晚上放学时,因为正是周五,顾宇浩提出自己可以带西瓜虫回家。第二天,顾宇浩惊喜地发现,采来的豆叶子上居然多出了几个小小的洞洞。“原来西瓜虫还吃豆叶。”在周一早晨来园时,他就将自己的发现迫不及待地告诉了小朋友。孩子们通过自己对西瓜虫的照顾,发现了它吃豆叶子的秘密。这就使活动更有意义了。
在饲养了西瓜虫几天之后,孩子们发现西瓜虫不动了。“老师,西瓜虫是睡着了吗?”有小朋友问我。“它是死掉了。”有孩子伤心地说。“西瓜虫为什么会死掉呢?”我将问题再一次抛向孩子们。陶行知主张冲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社会乃至大自然中去,使学校与社会、教育、家庭与生活密切结合。孩子们带着虫子为什么会死掉的问题回家询问家长,寻找资料。后来,他们遗憾地发现,原来任何生命都有它生存的场所,我们不能人为地更改它的生活场地和习性。带着这样的遗憾,孩子们将剩余的西瓜虫放回了草地。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园的课程要聚焦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调动,儿童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材的“活”意味着其教育价值可以不断拓展与深化。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从理论到实践,了解了西瓜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在照顾西瓜虫的过程中,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动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到了动物生命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引领幼儿“走近生命”的大自然活动可以而且应当体现幼儿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深层内涵,从而使其深层的教育价值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