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雯
(蚌埠学院 安徽蚌埠 233000)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大。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如果没有做好积极心理教育,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后期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环境,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岗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因此,高校如何有效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如何提升就业指导质量,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关键。
首先,积极心理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生活的幸福感。积极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内容之一。其中,“积极”是教育活动的目标和中心,可以让学生保持积极心态,以更优的态度、更高的热情面对工作和生活。根据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与幸福感紧密相连。因此,学校在就业指导中开展积极心理教育非常必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还可以增强学生追求幸福的动力,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能够调节自身积极情绪的人,可以有效规划生活和工作,掌控生活中的苦与乐,有利于优化自身的精神状态,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其次,积极心理教育有利激发学生的就业积极性。相比传统的心理教育而言,积极心理教育更加强调主动性、积极性,不仅可以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还可以优化学生的心态,非常符合当代大学生就业需求。教学人员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不高,或者实施的心理教育与学生需求不匹配,导致心理教育效果不明显,从而忽视了心理教育的作用。学校将就业指导与积极心理教育进行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提升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最后,积极心理教育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积极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突破,让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和优点,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教育具有可操作性,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挖掘潜力,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1]
由于社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能力的不匹配,导致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都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学校将积极心理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堂,不仅是推动学生积极就业观培养的途径,也可以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但是,根据当前就业指导现状,部分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学生自我认知教育、状态调整教育,以及适应能力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较少,大部分都是学生就业技巧、就业知识方面的课程,导致积极心理教育缺乏合理的时间安排。从大学课堂步入社会,不仅生活环境会发生变化,学生的心境和思维也会随之而变,如果忽视了前期心理教育的铺垫,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生存环境,从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大部分高校意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变化是随之而变的,即学生发展是动态化的。因此,无论是就业指导,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需要及时优化调整,跟随学生发展的脚步,才能提升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但是,当前高校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动态变化,导致心理指导、就业指导有着诸多不足之处,教学内容也缺乏针对性。因此,为了提升就业指导的质量,高校应该定期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就业指导阶段,高校应该加强人际关系处理、就业规划、岗位选择的方面的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情况,才能避免学生产生焦虑的负面情绪。
相比文化课程而言,就业指导课程对教师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都是辅导员担任。然而,辅导员却缺乏对就业形势、学生能力的全面认识,心理教育方面也不专业,不仅无法保障就业指导质量,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也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如果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将无法传递有效的就业实践信息,也无法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教学理念无法与时代接轨。即便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储备,也会导致心理引导缺乏科学性,甚至会造成引导偏差,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就业指导方针也需要不断更新,指导理念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各项就业招聘活动,进一步减缓学生就业压力。就业率是评估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部分高校将重心放在校企合作、就业招聘等活动上,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心理健康和角色变化的引导,导致就业指导效果不佳。在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下,教师通常是讲解就业理论知识教学、就业案例分析,忽视了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仍然处于纸上谈兵的教学局面。[2]
虽然,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在毕业阶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在该阶段更加明显。但是,想要达到积极心理教育的预期目标,就需要追溯到根源处,即入学初期阶段的职业规划中。如果学生本身就是热爱专业、努力学习、生活心态积极,在面临就业困难时,也会积极应对,不会受负面情绪的影响。但如果入学之初,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态度消极,对后期就业问题就比较抵触、散漫,消极的情绪会不断累积,可能会在毕业阶段爆发。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积极心理教育效果,高校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入学初期阶段的就业规划、中期阶段的专业知识教育,到后期就业指导的技能培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将积极心理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时期。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心态。同时,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阶段学生的情绪、个性受到压抑,无论是学习目标和计划都缺乏主动性,导致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因此,大学在学校入学阶段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断激发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3]
学历作为就业路上的敲门砖,是高校学生步入社会的基础,只有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专业素养,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在大学就业指导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多元化的、积极的就业指导,进一步优化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学习心态及调节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同时,为了确保就业指导质量,教师可以开展教学评价、学生互评工作,让学生可以加深相互之间的认识,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交际能力。此外,就业指导与毕业规划相结合,利用积极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就业态度,在遭受就业难题时,能够自我疏导,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就业指导质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就业规划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帮助学生增加对人才市场的理解,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就业观。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校生活与社会实践的差别,提前感受社会就业的难题,还可以让学生明白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保驾护航。
总之,学校在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重视全过程积极心理教育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保障就业指导质量,还可以优化学生的就业态度,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大学就业指导的现状,总结出加强与职业规划的结合、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从多角度分析了积极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也丰富了就业指导教学内容,保障了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