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明 张 洁
(1.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大连116024;2.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200136)
2017 年1 月18 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召开的“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他特别提到:“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①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7 年1 月20 日,第2 版。与深海、太空和网络等领域一样,极地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新兴领域,极地事业的发展程度关乎一国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南极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西方大国普遍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南极战略和政策,成为南极国际舞台上的核心势力。 美国力图保持在南极的积极存在和强势影响力,维护《南极条约》体系在南极治理中的作用,使该体系服务于美国的利益。 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除了继续坚持本国的南极“领土主权”要求外,在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也展开了积极行动。 俄罗斯、日本等国也不断完善其南极政策,全方位向南极洲推进。 同时,南极也是展现各国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尤其对拉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拉美的一些国家,如智利和阿根廷,是活跃在南极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南极事务一直处于其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一方面,他们在国家层面制定了系统化的政策文件与战略计划,以服务于其国家外交与发展利益;另一方面,在全球南极政治生态与多边治理问题上,他们参与深入且广泛,具有较强的话语权。 其他一些拉美国家,如巴西、乌拉圭、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等也积极活跃于南极舞台,力图在南极事务中有所作为。 对拉美国家南极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对南极现实状况更深入的认知,也有助于我国更好地把握拉美国家的南极政策和战略,从而更顺利地开展南极合作。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当今世界重要经济体,中国一贯主张和支持国际和平与合作,近40 年中国对南极事务的关注度与参与度迅速提升。 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这是中国南极政策的立场。 作为《南极条约》协商成员国,我国在南极享有广泛的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并具有维护南极和平、安全、稳定的责任与义务。①丁煌、云宇龙:“中国南极国家安全利益的生产及其维护路径研究”,《太平洋学报》,2018 年第9 期,第71 页。然而,中国在南极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依然有限,与传统南极强国相比,在南极科研水平以及南极立法的推进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对此,通过加强南极国际合作以弥补自身实力缺陷、强化在南极的政治存在、影响力和发展利益成为中国南极事务的重点。 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中,拉美国家由于具备地理、后勤以及相关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我国南极合作的重要对象。 通过南极将中国与拉美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拉美的客观要求,是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意。 同时,中拉南极合作有助于我国借助拉美国家(主要是智利和阿根廷)的地理便利条件深入、有效开展南极(特别是在南极半岛)活动,弥补我国在南极研究、环境保护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不足,并以南极合作为平台进一步深化中拉在基础设施、能源以及通信等领域的合作。中拉南极合作还会扩大我国在南极事务中的“朋友圈”,使南极事务中的“中国声音”能够被更多国家倾听。 最后,通过这种合作,中国在南极和南大洋地区的影响力也会有所增强,为我国更顺畅地在这些地区进行经济和科学研究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拉南极合作的研究很少,散见于郭培清等学者的论著中,②郭培清的《南极:中国与阿根廷外交的新支点》一文是目前学术界研究这一问题的主要代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中国与阿根廷南极合作的认知。缺乏对这一问题的全面、深入研究。 中拉南极合作的动机何在,尤其是拉美国家对中国的吸引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拉应如何深化南极合作,来更好地认识保护利用南极? 这些都是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拉美国家在南极事务中的优势并阐述其南极政策的同时,着力探究中国与拉美国家加强南极合作的动机,对中拉南极合作的主要领域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为中拉进一步深入南极合作提供对策建议,以使我国进一步走近国际南极政治生态和多边治理的核心。
“世界的外围,南极的中心”,用这句话形容拉美国家在南极事务中的特殊地位并不为过。 拉美国家虽然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种种问题,但在南极事务中却俨然以“南极国家”自居,也具备南极大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智利、阿根廷等拉美国家不仅具备地理优势,拥有悠久的南极探险史,也是南极国际治理的主要参与方。 近些年巴西、乌拉圭、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国在《南极条约》体系框架下,纷纷制定务实的国家南极政策与国家南极活动计划,努力促进其在南极洲的利益和存在,巩固国家在《南极条约》体系内部的角色,并将南极活动引向国际合作,这种情况在各国持续参加有关《南极条约》体系的国际会议以及发展与其他国家的考察船舶和考察台站的科学合作研究活动中尤其明显,拉美国家在南极问题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第一,纵观历史,拉美国家在南极扮演着重要角色。 拉美国家不仅拥有较长的南极探险史,而且在南极事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早在18世纪,英国水手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的“威廉姆斯” 号,以及安德鲁·马克法拉内(Andrew Macfarlane)的“大龙”号(Dragon)就从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港出发,到达南极半岛。 在当时,智利南端的蓬塔阿雷纳斯(Punta Arenas)就已经成为出入南极的重要门户。①Marcelo Leppe, “2019 ILAIA N5, Advances in Chilean Antartic Scienc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Chilean Antartica Institute, July 2019, http:/ /www. inach. cl/inach/wp - content/uploads/2019/07/ILAIA-5_2019-13-OP.pdf.1904 年,阿根廷开始在南极进行活动,之后从未中断。②Alistair Hennessy and John King, The Land that England Lost: Argentina and Britain, a Special Relationship, London: British Academic Press, 2007, p.260.阿根廷也是世界各国中较早在南极从事海豹捕猎的国家。③Jack Child, Antarctica and South American Geopolitics:Frozen Lebensraum,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88, p.65.1959 年阿根廷、智利作为原始缔约国加入《南极条约》,并成为《南极条约》第一批协商国。 之后巴西(1975 年)、乌拉圭(1985 年)、秘鲁(1989 年)、厄瓜多尔(1990 年)先后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也成为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COMNAP)以及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等南极国际组织的正式成员国。 其中阿根廷和智利是《南极条约》的12 个原始签署国中的拉美国家,并对南极洲有领土要求,其中阿根廷的领土要求范围为西经25°~74°,南纬60°以南的扇形区域(面积965 597 平方公里),智利的领土要求范围西经53°~90°,南纬60°以南的扇形区域(面积1 250 000平方公里),英国、智利、阿根廷3 国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大部分地区相重叠,智、阿两国均认为南极半岛是他们的领土。 《南极条约》中相关条款的制定就深受智利法学家埃斯库德罗的影响。 另外,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南极条约》秘书处所在地。 而智利是在南极研究方面有着较强影响力的国家。 此外,阿根廷是全世界拥有南极科考站最多的国家(6 个全年站,7个夏季站),智利有9 个(3 个全年站,6 个夏季站),④Council of Managers of National Antarctic Programs (COMNAP), “Antarctic Station Catalogue”, August 2017, https:/ /www.comnap.aq/Members/Shared%20Documents/COMNAP_Antarctic_Station_Catalogue.pdf.巴西、乌拉圭在南极建立了全年考察站。厄瓜多尔、秘鲁、哥伦比亚在南极建立了夏季考察站。 委内瑞拉于1999 年成为《南极条约》非缔约国,在南极还没有建立考察站,但积极参与南极事务,目前正在为南极建站做准备。拉美南极考察站和设施主要集中在南极半岛及附近海域,这是南大洋最具生产力的地区之一。 另外,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重要成员国,阿根廷等拉美不结盟国家在不结盟运动中大力呼吁各国加强对南极的保护以及共同进行南极科研活动,阿根廷可以为各国提供便利条件。 正是在阿根廷等国的推动下,不结盟运动对南极事务的关注度日益增多。 可以说,拉美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参与南极事务,在南极规则制定和南极活动中越来越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第二,智利与阿根廷具备独一无二的地缘区位优势,具备为多数国家向南极进军提供可靠后勤保障的能力。 两国是距离南极最近的国家,尤其是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Punta Arenas)、威廉姆斯港(Puerto Williams),阿根廷的乌斯怀亚(Ushuaia)是距离南极最近的几座城市。 两国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积极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为他国南极科考和旅游等活动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而拉美国家在南极后勤保障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第一,运营成本低。 由于智利和阿根廷距离南极半岛最近,且各国南极科考站多聚集于该地,所以从蓬塔阿雷纳斯和乌斯怀亚前往南极,其运输成本等要明显低于从澳大利亚的霍巴特(Hobart)、新西兰的基督城、南非的开普敦等地前往南极。 第二,智利等国拥有私营的南极服务公司,可以满足各国南极活动的多项需求。如在蓬塔阿雷纳斯有不同的南极服务公司,涉及物流和旅游等领域。 2017 年,南极蓬塔阿雷纳斯物流平台(Antarctic Punta Arenas Logistics)成立,作为国家和私人实体之间的联合工作组织平台,旨在将蓬塔阿雷纳斯定位为南极服务物流卓越城市。 这不仅可以满足南极计划的各类需求,还能吸引游客将蓬塔阿雷纳斯作为去南极洲的起点。 第三,智利等国拥有较强的南极活动救援能力。 如智利拥有相对健全的空中和海上搜救系统,搜救工作主要由智利海军和空军负责。①Ministerio de Relaciones Exteriores, “Chile en la Antártica,Visión Estratégica al 2035”, 9 de Dic de 2015, https:/ /minrel.gob.cl/minrel/site/artic/20121010/asocfile/20121010172919/vision _ estrategica.pdf.此外,拉美一些国家也实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南极活动发展。 因此,基于拉美国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相对完备的后勤服务与保障能力,有更多国家选择拉美作为前往南极的核心基地,拉美国家的重要性也得以显著提升。
第三,智利、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一些南极科学研究领域有一定优势。 拉美国家在对南极气候变化、南极资源保护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开展科研项目研究、选择和管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拉美国家南极制图和测绘技术也较为发达,如智利就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陆地、航海和南极空中航行图的制作者。②同①。拉美国家还具备在南极内陆等气候恶劣地区顺利开展科学考察的能力。 同时,由于拉美国家经常派出专家和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相关技术,所以这些国家还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接受过在极端环境中进行调查和操作的培训。 例如,阿根廷多次派遣青年研究人员去德国、西班牙等国深入学习相关技术,加大对南极微生物学、寄生虫病等方面的研究。③Mg. Rodolfo A. Sánchez, “Informe sober la Producción Cientifica del Instituto Argentino Año 2019”, Direccion Nacional del Antartico, Instituto Antártico Argentino, https:/ /cancilleria.gob.ar/userfiles/ut/dna-produccion-cientifica-iaa-2019.pdf,访 问 时 间:2020 年5 月20 日。目前,拉美国家已经在上述领域的研究中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第四,拉美国家是《南极条约》体系内的主要参与者、积极活动者。 自《南极条约》签署以来,拉美国家纷纷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国家南极政策和南极活动计划,加强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参与度,制定和维持全面、多样化和明确的南极研究方案,培训国家南极研究人员,在环境条件和《南极条约》规定的标准下,通过适当的空中和海上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持,提升南极基础建设能力,促进提高国家南极意识,建立科学信息交流和技术知识转让的国际合作机制,促进其在南极的永久存在和影响力。
以智利和阿根廷为例,两国不仅共享南部火地岛,而且都拥有通往南极洲的门户条件。自20 世纪初以来,两国就在该区域的利益达成了一致,维护国家在南极的主权权利既是两国在南极事务上的根本立足点与第一要务,也是两国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与永久目标。 如在20世纪40—50 年代,英国与阿根廷之间在南极发生了欺骗岛事件和霍普湾事件④英国与智利、阿根廷都宣称对南极半岛及附近岛屿享有主权,三国的南极“领土”大范围重叠,导致英国与智利和阿根廷因“领土”、资源和科考等问题发生冲突。,两国围绕南极领土主权问题发生冲突,当时险些酿成战争。在这些冲突中,智利与阿根廷密切协作,共同反对英国。 而在2012 年,英国欲将部分南极土地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领地”,以纪念女王登基60 周年,并计划将该领地列入英国地图。 该事件导致南极主权争端时隔半个世纪再次成为南极事务的焦点,更加引起了智利和阿根廷对南极主权问题的警惕意识,促使其进一步密切合作、共同捍卫主权利益,以制衡英国。 2012 年阿根廷智利南极事务政治协调特设委员会成立,两国在国家南极政策中均强调科研与环境保护是国际合作优先领域。 此外,近年来南极生态保护备受全球关注,也成为两国致力于予以落实的重点议题。 在《关于保护环境的南极条约议定书》框架下,两国对南极半岛生态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并密切跟踪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自2012 年以来,阿根廷和智利一直在拟订一项提案,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的框架内建立南极半岛海洋保护区,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目前,智利和阿根廷更加注重于通过南极制度框架和立法体系的创设与更新,寻求对南极考察活动予以规范,推动具体举措的有效实施。 不过,智利与阿根廷的南极政策也存在一些明显差异。 智利更加注重于南极保护区建设、加强通往南极洲的门户建设、南极渔业发展以及南极宣传活动等,通过这些行动来彰显其南极政治存在。①Ministerio de Relaciones Exteriores, “Chile en la Antártica,Visión Estratégica al 2035”, 9 de Dic de 2015, https:/ /minrel.gob.cl/minrel/site/artic/20121010/asocfile/20121010172919/vision _ estrategica.pdf.相比之下,阿根廷对南极“领土主权”事务更加敏感,认为这关系到阿根廷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该国在南大西洋的影响力,因而其在南极硬实力建设方面与智利相比稍显滞后。 可以说,智利与阿根廷相比更加务实一些,南极对外合作也更加活跃。
巴西在南极的活动要晚于智利和阿根廷,1975 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并于1984 年在南极建立了第一个科考站。 近些年,巴西强化南极活动保障能力建设、制定具体的南极科研计划,推动科技创新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强化南极事务的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②赵宁宁:“当前巴西的南极政策及前景展望”,《和平与发展》,2017 年第3 期,第105 页。巴西努力提升本国在南极事务中的地位,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其在南极事务中的分量,以缩小与其他南极大国的差距,在激烈的南极国际竞争中分得一杯羹,由此试图强化其“拉美地区领导者”的角色。 近年来,乌拉圭、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之间在南极合作方面不断加强,交流信息、经验和知识,在拉丁美洲南极计划管理者会议(RAPAL)框架下,在南极科学、后勤和环境问题方面合作紧密。 拉美各国都将在南极洲的实际永久存在和长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其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积极参与南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技术和后勤等方面的国际南极合作。
在宏观战略层面,鉴于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南极事务一直处于南美洲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 当前,随着中拉合作逐步迈入制度化新阶段,南极事务正在成为拉美国家拓展对华关系的新增长点。 有鉴于此,我国应更具针对性地加强同拉美国家的南极务实合作,提升南极事务在中拉关系中的战略性地位,从而为我与区内其他国家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内涵与外延树立典范。 尽管我国同拉美在该领域合作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对该地区国家南极政策取向及其主要诉求的了解程度与广度尚停留在较为浅表的层次,合作领域亦不充分。 因此,将南极合作提升至战略层面是符合中拉预期的政策选择。
在中拉南极合作的优势互补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在技术和资金支持层面,中国在南极科研技术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拉美在海洋和南极开发技术发展相对滞后,这是促使拉美国家加强与中国开展南极合作的根本原因之一。 同时,拉美国家在南极技术方面也有其自身优势。 拉美国家不仅在南极气候变化监测、资源保护、项目的管理和选择等方面具备比较优势,还有在南极内陆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经验和相关技术。 近几年我国正在全力建设第五个南极常年科考站,选择建立在南极罗斯海沿岸附近。③Terry Mach, “China-Chile Port Deal Could Expand China’s Access to Antartica”,Patriots Soapbox,October 7,2019,https:/ /patriotssoapbox.com/world/china-chile-antarctica-trade-or-advancement/.这是南极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建站面临技术上的巨大挑战。 拉美国家可以为该科考站的建立和运行提供重要经验。 在资金方面,拉美国家用于南极活动的资金相对短缺,不利于南极活动的顺利开展。 正如智利国家南极战略规划文件所述,政府用于南极方面的预算仅覆盖每年南极基地及其相关科考站与避难所的基本维护和运营,无力支持该国在南极地区开展更大项目或平台的现代化建设。①Ministerio de Relaciones Exteriores, “Chile en la Antártica,Visión Estratégica al 2035”, 9 de Dic de 2015, https:/ /minrel.gob.cl/minrel/site/artic/20121010/asocfile/20121010172919/vision _ estrategica.pdf.近来中国的南极科研经费投入较大,发起了多项向发展中国家倾斜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②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的项目,可以与拉美国家在气候变化、南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第二,在基础设施方面,拉美国家在资金和技术能力方面,对外依赖性较强,这为促成中拉南极深入合作打下了基础。 以阿根廷为例,在电气和天然气设施、储存燃料的油箱、火灾探测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海洋生物实验室相关设备等方面都较为老化。③Direccion Nacional del Antartico, Instituto Antartico Argentino, “Programa Antartico Argentino Plan Anual Antartico, 2019-2020”, https:/ /cancilleria. gob. ar/userfiles/ut/paa_2019_2020 _version_final.pdf,访问时间:2020 年5 月20 日。尽管智利在南极物流后勤保障方面能力较强,但在公路、港口建设以及实验平台建设等领域依然相对落后。 智利南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运输非常困难,只有两条重要的公路和三条铁路,其中一条铁路目前无法使用,④Terry Mach, “China-Chile Port Deal Could Expand China’s Access to Antartica”, Patriots Soapbox, Octoeber 7, 2019, https:/ /patriotssoapbox.com/world/china-chile-antarctica-trade-or-advancement/.导致智利国内的物流运输成本高、货物转运周期长。 作为在南极半岛的唯一航空枢纽,智利空军南极鲁道夫·马什中尉(Teniente Rodolfo Marsh)机场由于空中管控设备和辅助设施不足且缺乏足够的跑道,不能很好地满足南极作业要求。 由于需要特殊燃料供应的大吨位船舶的港口基础设施不足,许多南极项目以及私人项目都无法在蓬塔阿雷纳斯和威廉姆斯港运营。 另外,智利缺乏低温样品的储存能力,在南极地区的通信网络建设滞后,难以实现南极考察站之间的高速实时数据传输。⑤同①。而诸如厄瓜多尔等国家的导航系统和通信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缺少准确和完整的水文信息和数据,海上航行辅助设备和标记的可用性较低,机组人员缺乏在南极运营的经验。⑥Ministerio de Defensa Nacional, Ecuador Antartico,“Revistar del Instituto Antartico Ecuadoriano”,No.12,2019,http:/ /www.inae.gob.ec/wp-content/uploads/2020/02/REVISTA ANTARTICO2019.pdf.中国在基建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且积累了颇丰的参与海外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电承建的巴西费拉兹司令南极科学考察站。 中拉南极合作能够促进拉美国家在南极地区开展更大项目或平台的现代化基础能力建设。 因此,基础设施领域,包括南极门户城市的港口建设、考察站(基地)新改建工程、通信网络工程等可成为中拉南极经济合作开发的一个着眼点。 这些基础设施不仅能服务于拉美国家,也可为其他各国深入开展南极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中拉合作是维护《南极条约》体系及构建南极地区和谐稳定环境的内在要求。 1961 年生效的《南极条约》中第三条规定:在南极促进科学调查方面的国际合作,缔约各方同意在一切实际可行的范围内:交换南极科学规划的情报,以便保证用最经济的方法获得最大的效果;在南极各考察队和各考察站之间交换科学人员;南极的科学考察报告和成果应予交换并可自由得到。 1980 年5 月20 日签署的《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中也规定,保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需要国际合作,该国际合作应考虑到《南极条约》的规定,并应有在南极水域从事研究和捕捞活动的国家的积极参与。⑦Secretariat of the Antarctic Treaty, “Compilation of Key Documents of the Antarctic Treaty System”, Third edition, Buenos Aires,2017, https:/ /documents.ats.aq/atcm40/ww/ATCM40_ww014_e.pdf.无论是中国还是拉美,都需要严格依照《南极条约》体系的规则行事,为维护南极和平稳定以及南极未来发展携手合作,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维护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拉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合作,也是因为双方有共同关切和利益。 首先,南极旅游业是中国与智利、阿根廷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近些年,南极旅游业的迅速兴起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智利、阿根廷两国的重要纽带。 中国游客已经成为南极旅游的主要客源。 根据国际南极旅游业者行业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tarctica Tour Operators)的数据,2017—2018年期间,南极地区接待了8273 名中国游客,占全部游客的16%,仅次于美国。 预计在2022—2023 年的南极旅游季,前往南极的中国游客数量将超过美国游客,中国将成为南极游的最大客源国。①Winnie Lee:“十年增长百倍! 中国成南极游第二大客源国旅费从5 万至11 万不等”,前瞻网,2019 年10 月29 日,https:/ /t.qianzhan.com/caijing/detail/191029-f518bce5.html。随着中国游客的逐渐增多,关于游客的安全、签证、法律纠纷以及其他潜在的风险问题成为中国政府关心的重点。 面对巨大的潜在利益,具备绝对地理优势和南极旅游业发展经验的拉美国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遇,与中国合作的动力十足,同时也逐渐正视南极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因此,南极旅游成为双方南极合作的核心关切点之一,也是中拉双方合作的重要突破点。 其次,在进一步加强对南极的科学认知方面,中拉双方有共同利益。 中国鼓励开展南极考察和科学研究,加大科学投入,加强南极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增强南极科技支撑能力。 拉美国家目前在南极科技发展方面相对滞后,各国政府将此方面作为南极政策的重点。 智利力图弥补与其他南极大国在科技方面的差距。 阿根廷通过加强教育和加大科研投入来增强本国南极科技实力。 无论是中国还是拉美国家都需要通过合作等来共同提升科技水平。 最后,在南极环境治理方面,中国与拉美国家也存在共同利益。 中国与智利承诺加强对南极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理念、实践和技术的交流。 另外,巴西反对在南极地区非法捕鱼、要求加强生态保护,并呼吁对科学活动和旅游活动的次数加以限制。②Giulia Sciorati, “The Global Race for Antarctica: China vs the Rest of the World?” Italia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tudies(ISPI), July 26, 2019, https:/ /www.ispionline.it/sites/default/files/pubblicazioni/ispi_dossier_sciorati_26.07.2019.pdf, p.19.乌拉圭强调应注重南极地区的生态平衡,提倡所有南极活动都应参照《南极环 境 保 护 条 约》 ( Tratado Antártico sobre Protección del Medio Ambiente)中制定的环境指标加以评估,并对进入南极保护区的相关事项作出规定。 拉美国家的这些政策与理念与我国倡导的加强南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考察、维护南极生态平衡、实现南极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相得益彰。 因此,中拉在南极环境治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共同利益。
当然,中拉开展南极合作也面临一些挑战,主要体现为美国的警惕及掣肘。 拉美历来被视作攸关美国发展的关键地区,美国对中拉合作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不希望中国深入介入南美事务,包括南极。 美国还使用各种手段对中拉南极合作加以破坏,如在铺设连接南美和亚太地区的海底光缆问题上,该光缆不仅可以有效联通两大区域,还可以方便多个南极考察国家与南极半岛的联通,为开展南极科考、后勤保障和安全救援等活动提供更好条件。 中国和日本都为修建这条海底光缆提出自己的方案。 但美国为了阻止中国进一步介入南极,向南美各国施压,迫使智利等国最终选择日本方案。 这不仅将中国企业排挤出全球电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对我国深化与拉美南极合作、提升南极活动水平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除了美国,拉美国家对开展中拉南极合作也有一定的顾虑。 一些国家认为加强与中国在南极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可能会损害南极和本国相关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并对本国的安全等构成一定挑战。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在南极事务中影响力的增强,拉美国家也担心中国早晚会成为南极“中心国家”,会冲淡拉美国家的“南极大国”地位。因此,在合作过程中,拉美国家既表现出积极的一面,也有所顾虑。
中拉南极合作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就已经开始,中国能够在南极半岛建立第一个科考站并成为《南极条约》缔约国,与拉美国家的支持密不可分。 目前,中拉在南极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环境治理、后勤保障、旅游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其合作机制也在摸索中不断创新。中拉南极合作更多体现在中国与拉美大国的合作,其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同时,双方合作仍面临一系列困难,如语言障碍与文化意识隔阂导致难以深入开展合作等。
南极科学考察是目前世界各国在南极进行的最主要任务,南极科考能力不仅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更直接决定了各国能否在未来南极的角逐中保有一席之地。 中拉出于提升各自南极科研水平的目的,在生物科学、海洋学、科技信息服务等领域展开了务实合作。 1984 年,当中国在南极半岛建立第一个南极全年考察站——长城站时,阿根廷曾帮助中国南极考察队选择合适的地点,以利于我国开展科学考察与研究。①Wei-chin Lee, “China and Antartica: So Far and Yet So Near”, Asian Survey, Vol.30, No.6, 1990, p.580.中阿两国还在1988 年5 月16 日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南极合作协定》,规定:阿根廷科技人员参加由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进行南极活动的考察船所进行的南极考察,中国科技人员参加阿根廷“伊里萨尔海军上将”号和“天堂湾”号船的南极考察;就正在进行当中的科学项目交换情报;加强在海洋化学、高层大气物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生物学、冰川学和气象学领域的合作。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南极合作协定》,法律教育网,1988 年5 月16 日,http:/ /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3155/180920.shtml。该份协定开启了中拉南极科技合作的序幕。 之后智利、巴西、秘鲁等国也相继与中国展开务实合作。 但截至20 世纪末,中拉南极科技合作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之前签订的相关协议的落实情况也不容乐观。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与拉美在南极科技方面的合作开始有了实质性的推进。 2002 年12 月2 日,秘鲁南极研究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签署了《南极科学、后勤和技术合作协定》,规定在南极大陆进行联合研究和交换南极研究科学家。 尤其是双方将共同开展中国南极长城站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③国家海洋局:“中秘开展南极长城站周边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005 年6 月13 日,http:/ /www.gov.cn/govweb/zwjw/2005-06/13/content_5862.htm。中国与阿根廷之间的南极合作也开始有实质性进展。 2007 年11 月23 日,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率团访问阿根廷外交部,与阿根廷商讨强化南极合作事宜。 阿根廷表示支持中方在南极内陆建立考察站,并希望租用中方考察船舶开展大陆架界限调查,邀请中方派员参加由阿举办的南大洋航行技术培训班。④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局长率团先后访问牙买加、秘鲁和阿根廷”,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 年11 月30 日,http:/ /www.gov.cn/gzdt/2007-11/30/content_821886.htm。智利也在地质学、海洋学、生物学、环境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与中国展开密切协作。 不过,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在南极科研水平的能力有限,加之中国对南极事务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中拉南极合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进入21 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进一步走向南极,南极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 拉美国家紧抓机遇,大大强化了与中国的南极科技合作。 智利在其中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 2010 年12 月24 日,在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的见证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智利南极研究所(Instituto Antártico Chileno,简称INACH)签署了《关于南极事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⑤INACH, “Programas Antárticos de Chile y China Inician Nueva Etapa de Cooperación”, 24 de Dic de 2010, http:/ /www.inach.cl/inach/? p =3663.之后两国之间的南极合作得以快速推进。 2013 年7 月,智利南极研究所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加强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协调双方的研究和考察项目。 两国充分加强破冰船建造项目沟通,充分交流造船经验和关键技术信息。智利对我国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成果形式表现出浓厚兴趣。①韩惠军、王金梁:“黑龙江局科考队员应邀完成智利南极考察站倾斜摄影测量”,中国测绘网,2016 年3 月31 日,https:/ /www.cehui8.com/e/wap/show.php? classid =9&id =5193。两国还在放线菌在极地环境中的分布和生物活性潜力进行研究,这对于深入研究抗生素以及其他具有高生物技术和商业价值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②INACH, “Colaboración Científica con China Busca Revelar la Diversidad Bacteriana en Macroalgas Antárticas”, 8 de Sep de 2014, http:/ /www.inach.cl/inach/? p =14583.同时,中国与智利还十分重视双边科技交流,为南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在2017 年5月,两国在北京举办了“第四届南极和南大洋中智科学研究讲习班”,来自两国的研究人员介绍了他们的主要研究范围,以期开展未来的项目。③INACH, “ Chile Fortalece Relación con China en Investigación Antártica”, 19 de Feb de 2018, http:/ /www.inach.cl/inach/? p =22916.2018 年两国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更将中智南极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两国在联合举办南极科考学术研讨会、海洋地质与古海洋学研究、新型海洋学观测设备应用、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和保护区选划、微塑胶污染研究的方法学、潜水科考与水族实验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④“中国与智利将在南极与南大洋研究方面加强科学合作”,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2018 年2 月19 日, http:/ /www.fio.org.cn/ship/8340.htm。2020 年6 月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与智利麦哲伦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同年8月底双方举行了南极科学线上研讨会,这是首次两国高校在极地领域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联合高校的优势科研力量,形成更深、更广的国际极地研究合作。⑤高心雨:“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与智利麦哲伦大学等签署学术合作备忘录”,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网,2020年7 月14 日,http:/ /sges.sysu.edu.cn/article/621。
除智利以外,近些年其他拉美国家也与中国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合作。 2016 年10 月18日,我国与乌拉圭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关于南极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规定要交换南极科学技术领域有关项目、科技发展和研究成果的数据信息,开展诸如互派科技人员和专家等形式多样的南极交流活动、联合开展南极科考等。 2017 年5 月25日,中阿两国在1988 年合作协议的基础上,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与阿根廷共和国国家南极局关于南极事务合作的协议》,规定联合开展南极科学研究,交流科研信息以及有关极区考察站技术发展的经验。 2019 年5 月15 日,中阿在南极研究、南极科考新通道、山地冰川、数据共享、科技信息服务等方面与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南极长城站、阿根廷南极布朗站达成多项合作意向。⑥中国科学院:“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完成南极科考”,2019 年5 月15 日, http:/ /www.cas.cn/yx/201905/t20190513_4691739.shtml。秘鲁为来自我国的南极机构的专业人员和学生提供一些辅导和短期培训。 总的来说,中智合作是中拉南极科技合作的集中体现,中国与其他拉美国家的合作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随着各国争相进入南极,导致拉美国家的后勤保障能力无法跟上各国快速发展的南极事业脚步。 拉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巨大缺口。 因此,拉美国家以后勤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支点,来加强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互利合作,共同助力南极合作取得实效。
在198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南极合作协定》中,就对中阿南极后勤合作进行了详细规定。 其中提到,阿根廷国家南极局将为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开展南极活动的船只在阿根廷港口的停靠提供必要的协助,并为在阿根廷共和国境内的人员物资运输提供后勤援助。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南极合作协定》,法律教育网,1988 年5 月16 日,http:/ /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3155/180920.shtml。在此之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一直成为中国南极科考队前往南极的主要补给站。 智利在为中国提供后勤补给服务的同时,与中国开展南极航空网络建设合作,加强智利空军南极鲁道夫·马什中尉机场的改造,为我国南极科考队员前往南极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鉴于中智两国的南极活动日益频繁和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双方正考虑共同包租进出南极的航班运送科考队员。①Chile Antartico, Boletin N.1, “Avances hacia un Nuevo Estatuto Chileno Antartico, Cooperación China-Chile en Antártica”,Abril 2019.2020 年2 月,智利南极研究所宣布,将投资6 800 万美元更新其在南极洲的科学基地,②La Prensa Austral, “Inach Invertirá US $68 Millones para Renovar sus Bases Científicas en la Antártica”,3 de Feb de 2020, https:/ /laprensaaustral.cl/cronica/inach-invertira-us68-millones-para-renovar-sus-bases-cientificas-en-la-antartica/.这将为中国企业参加智利南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机会。
在南极基础设施合作方面,巴西成为中拉南极合作的主要受益者。 巴西虽然是拉美第一大经济体,但在南极事务中属于后来者,直到1984 年才启动本国南极科考计划。 其最重要的南极科考站费拉兹科考站在2012 年被大火烧毁,使巴西南极事业遭受巨大挫折。 为了重振巴西南极科考事业,该国选择有着丰富基础设施建设经验的中国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巴西考察站由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CEIEC)负责重建,经过数年的努力,新基地在2020 年1 月15日正式落成,新基地占地4 500 平方米,拥有17个实验室,可容纳64 人。③Macauhub French, “Chinese Company Builds Brazil's New Antarctic Base”, January 17, 2020, https:/ /macauhub. com. mo/2020/01/17/pt-empresa-da-china-constroi-nova-base-do-brasilna-antarctica/.新基地优化了污水排放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碳排放。④Secretaria da Comissão, Interministerial para os Recursos do Mar, Marinha do Brasil, “A Nova Estacao Antártica Comandante Ferraz”, https:/ /www.marinha.mil.br/secirm/ferraz,访问日期:2020 年5 月20 日。巴西南极科学考察站圆满竣工,是中拉南极合作的代表性成就,也是中拉务实合作在广度上得以拓展的集中体现。
近些年,南极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更多关注。 同时,南极旅游业也逐渐升温。 加强在环境治理与旅游业方面的合作,成为中国与拉美南极合作的新兴领域,也成为未来南极合作重点努力的方向。
在环境治理合作中,智利依然是拉美国家中最为积极的。 2016 年11 月30 日至12 月1日,智利与中国举行了名为“探索南极半岛科学合作的视野”的研讨会,两国围绕南极生态系统的具体演化进程进行了探讨。⑤INACH, “Con Gran Éxito se Realizó Taller entre Chile y China ‘Scanning Horizons for Science Collaboration in the Antartic Peninsula’”, 4 de Ene de 2016, http:/ /www.inach.cl/inach/? p =18484.2017 年5 月15日,中国与智利召开主题为“气候变化对南极系统的影响”的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对于中拉在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⑥INACH, “CONICYT Junto con INACH y 8 Investigadores Visitan China para Reforzar la Cooperación Científica en Antártica”,15 de Maio de 2017, http:/ /www.inach.cl/inach/? p=21696.就在本次研讨会召开后的10 天,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与智利共和国外交部南极研究所关于南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规定要加强对南极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理念、实践和技术的交流。⑦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与智利共和国外交部南极研究所关于南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7 年5 月25 日。此外,在2018 年2 月19 日,智利南极研究所的主任马塞洛·李佩(Marcelo Leppe)博士与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李铁刚所长在蓬塔阿雷纳斯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规定除地质学、海洋学、沿海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外,双方还对涉及南大洋和南极大陆的气候变化进行调查。⑧INACH, “ Chile Fortalece Relación con China en Investigación Antártica”, 19 de Feb de 2018, http:/ /www.inach.cl/inach/? p =22916.
南极旅游是拉美国家十分重视的产业。 拉美国家多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其收入主要来自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出口所得,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各国都迫切需要实现本国收入来源多元化以增加财政收入。 作为距离南极最近的国家,智利和阿根廷大力发展南极旅游业以增加收入。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南极游客来源国,中拉南极旅游业合作前景广阔。 早在2015 年,智利就对已经获得美国或加拿大签证的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①Xinhua, “Chile to Attract more Chinese Tourists to Antarctica”, May 26, 2018, http:/ /www.xinhuanet.com/english/2018-05/26/c_137208247.htm.2018 年5月26 日,为促进中国和智利的南极旅游合作,一场名为“智利和南极:探索之旅”的旅游推介会在智利驻华使馆举行。 智利驻华大使海梅·乔马里在推介会上表示,智利是通往南极的门户,欢迎中国游客通过智利到南极旅游。②张霓:“智利欲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赴南极寻求‘诗’和‘远方’”,浙江新闻网,2018 年5 月26 日,https:/ /zj.zjol.com.cn/news.html? id=949419。2018 年8 月22 日,智利和阿根廷外长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签署协议,决定两国将对中国游客实行单一签证,以方便中国游客入境两国旅游。③新华网:“智利与阿根廷将对中国游客实行单一签证”,2018 年8 月23 日,http:/ /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8/23/c_129938851.htm。在智利等国的吸引和鼓励下,更多中国人借助拉美国家提供的服务到南极旅游,从而促进中拉人文交流。
加强南极合作机制建设,是实现中拉南极长久可持续合作的关键。 在《南极条约》体系的框架下,中国与阿根廷、智利等国展开务实合作。 中国与拉美国家多次强调愿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一些具体领域,中拉南极合作机制框架也逐渐搭建起来。2007 年11 月23 日,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率团访问了阿根廷外交部,与阿方就海洋管理体制、南极合作机制等话题交换了意见。 相比之下,中国与智利之间的合作机制建设更为成熟,进展也较为可观。 在2017 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智利共和国政府关于南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双方提出成立中智南极合作联合委员会,以制定双年度计划并协调实施相关交流合作活动。④国家海洋局:“中智双方签署政府间南极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官网,2017 年5 月15 日,http:/ /www.mnr.gov.cn/dt/hy/201705/t20170515_2333185.html。除此之外,智利还与我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第三海洋研究所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力学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国方面还提出与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国的南极研究机构组织多边合作的中国—拉美南极研究中心的合作设想。⑤Chile Antartico, Boletin N.1, “Avances hacia un Nuevo Estatuto Chileno Antartico”, Cooperación China-Chile en Antártica,Abril 2019.这些行动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南极合作机制,为中拉长期合作提供重要保障。
尽管近些年中拉南极合作进展势头良好,但双方在合作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拓展。 双方不仅应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开展卓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合作,重点关注具有政治利益和国家经济利益的全球问题等互利合作,而且在保护南极环境,包括海洋环境及其依赖的相关生态系统等方面,中国可通过与拉美的合作,努力汲取拉美国家在南极意识的科普宣传与教育、南极立法等方面的经验,携手为中拉南极合作发展创造新路径。
第一,进一步强化中拉南极基础设施合作,通过南极门户城市的港口建设和考察站(基地)新改建工程,加强与南极大陆的连通性。 目前,拉美国家在南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缺口较大,具有强烈的战略诉求,一方面,南极科考站设备十分缺失或严重老化,严重影响南极科学研究质量;另一方面,拉美国家现存的南极基础设施能力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而我国在基建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且积累了颇丰的参与海外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 对此,我国与拉美国家应有针对性地展开合作。中国企业有能力帮助拉美国家建造南极科考破冰船,借助我国南极航空考察体系的能力,构建南极区域的陆—海—空观测平台,研发适用于南极环境的探测技术装备,建立南极环境保护与资源潜力信息和业务化应用服务平台等。 同时, 双 方 努 力 在 巴 伊 亚 玛 格 丽 塔( Bahía Margarita)区域内共同设立中转站,这将使中国与拉美能够进入南极内陆,并通过这个地方向南极其他地区辐射。 双方可建立南极陆海空监测中心,以提高南极救援能力。
智利、阿根廷南极门户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是未来中拉南极经济合作开发的着眼点。2019 年5 月31 日,智利破格将威廉姆斯港(Puerto Williams)设为市,该市取代乌斯怀亚成为世界最南的城市。 智利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将该市建设成为新的南极门户城市,以在激烈的南极竞争当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然而,该市基础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各国南极活动需求,尤其是港口。①Ministerio de Relaciones Exteriores, “Chile en la Antártica,Visión Estratégica al 2035”, 9 de Dic de 2015, https:/ /minrel.gob.cl/minrel/site/artic/20121010/asocfile/20121010172919/vision _ estrategica.pdf.对此,中智应致力于加强威廉姆斯港的南极基础设施建设。 如在威廉姆斯港完善港口基础设施,使码头能够容纳游轮、科考船、军舰等。 加大威廉姆斯港的机场跑道改造,并完善安全与消防等服务设施建设。 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其国际南极科学发展中心和物流后勤保障基地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进入南极提供新的通道和多样化的后勤支撑。
第二,实现更有效的科研成果共享互换,在南极研究方面实现互利共赢。 中拉双方应加强年度南极计划的信息交流,遴选优先领域,深入推进在南极半岛和南大洋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共享研究基地、平台、考察支撑资源以及数据和成果等,加强我国相关极地科学计划与拉美国家南极科学计划的有效对接。 如与智利国家南极科学计划(PROCIEN)、阿根廷南极科研项目(PICTA)、 巴西国家南极考察计划(OPERANTAR)和乌拉圭国家南极计划未来愿景(PNA)等对接,为南极科研合作的长久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中国还可以在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和科技平台上加强与拉美国家的研究与合作,建立科学家、智库学者以及官员等在南极政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定期联委会交流机制。中国可以邀请拉美科学家参加中方发起的“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 (Three Polar Region Science Program)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南北极、青藏高原及南美巴塔哥尼亚等地区的对比研究。 依托中国南极科考站、相关院校等现有国家级野外考察平台,联合拉美各国的南极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共同成立南极半岛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 此外,还可以加强中拉双方青年人才的交流,互派人员进行考察前野外培训、考察活动(基地)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合作。 在教育部门的推动下,针对在校高年级学生,举办南极冬夏令营、“南极日”等活动,积极推动学分互认及联合培养、教师培养项目,培育中拉双方具有国际视野的极地青年科学和管理人才。
拉美国家的一些南极研究技术水平在主要南极国家中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中国可利用自身的先进技术配合其加以升级。 如阿根廷在地球物理学、南极地质测量学、地质调查、南极微生物研究等领域较为落后。②Direccion Nacional del Antartico, Instituto Antártico Argentino, “Programa Antartico Argentino Plan Anual Antartico, 2019-2020”, https:/ /cancilleria. gob. ar/userfiles/ut/paa_2019_2020 _version_final.pdf,访问日期:2020 年5 月20 日。由于近些年阿根廷经济不景气,导致南极科研经费的拨付受到限制。 对智利而言,该国在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等方面一直进步缓慢。 智利政府对此在其2035 年南极战略愿景中特别指出,要为海洋学尤其是海洋生物学研究分配更多的预算,有效利用现有的后勤资源,长期收集海洋环境数据。③Ministerio de Relaciones Exteriores, “Chile en la Antártica,Visión Estratégica al 2035”, Santiago, 9 de Dic de 2015, https:/ /minrel.gob.cl/minrel/site/artic/20121010/asocfile/20121010172919/vision_estrategica.pdf.但由于目前智利国内政治形势严峻,政府无力全面实现这一目标。 其他国家的南极科技发展更是不容乐观。 因此,中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与拉美国家加强在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合作的同时,重视南极科学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在注重南极科学研究的同时,关于南极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不应被忽视。 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拉美国家已经走在前面。 如在2019 年4 月3 日至5 日,阿根廷南极研究所与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共同组织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常设委员会会议。这项活动首次在阿根廷举行,来自多个国家的120 多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发表了100 多篇论文,涉及南极历史、国际关系、政治科学、艺术和文学等学科。①Direccion Nacional del Antartico, Instituto Antártico Argentino, “Informe sober la Producción Cientifica del Instituto Argentino A ñ o 2019”, https:/ /cancilleria.gob.ar/userfiles/ut/dna-produccion-cientifica-iaa-2019.pdf,访问日期:2020 年5 月20 日。类似活动在近些年逐渐增多。 我国也有每年一次的中国极地科学年会等平台,但在其社会学科分论坛中,极少涉及中拉南极合作方面的学术讨论。 因此,中国与拉美国家可以在以上论坛的框架下加强学术研究,交流观点和看法,促进南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
第三,携手致力于南极治理,注重南极环境和安全等问题。 拉美国家距离南极最近,南极生态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十分明显。 中国也十分重视南极环境保护,这是建设绿色南极生态文明、履行中国国际责任的必然要求。 对此,中国和拉美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联手打击南极地区的非法捕捞活动,减少旅游、科研等活动对南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开展对南极半岛的环境和气候变化监测等。 在民间层面,应开展更多关于南极环境保护的教育文化交流项目,鼓励青少年广泛参与其中。 在南极安全方面,中拉应共同致力于南大洋海上安全,尤其是在南极半岛附近海域,如南设德兰群岛等。 要保障南极科考人员和游客的安全,在南极地区出现突发公共卫生安全、船舶航行安全、航空器安全和游客安全问题时,中拉双方应积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和交流经验,在《南极条约》体系和相关海洋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加以解决。
第四,在《南极条约》体系框架下加强受控及可持续的旅游业合作和渔业合作。 阿根廷在南极旅游业发展方面已经具备一定实力。 该国在南极基地开发新的旅游管理工具,这有助于建立一个综合系统来管理和监督访问,并有助于传播阿根廷在南极洲的活动。 某些科学基地甚至有自己的《游客指南》,适用那些出于娱乐目的而参观基地的游客和阿根廷南极计划人员。②Direccion Nacional del Antartico, Instituto Antártico Argentino, “Programa Antartico Argentino Plan Anual Antartico, 2019-2020”, https:/ /cancilleria. gob. ar/userfiles/ut/paa_2019_2020 _version_final.pdf,访问日期:2020 年5 月20 日。因此,中国与阿根廷等国可以通过合作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加大合作力度,协调规范南极旅游活动管理,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协同制定南极旅游应急预案;并鼓励中国资本参股或控股拉美南极旅游公司,沟通培训南极旅游探险运维人才。 在渔业合作方面,由于中国在南极和南大洋渔业捕捞和水产品加工等领域经验技术不足,而拉美在这方面有着较丰富的渔业经验,加强中拉南极地区渔业资源的开发合作符合中国的利益。
第五,考虑到南极问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以及拉美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诉求,中国与拉美应在《南极条约》体系下增强政治互信,强化责任共担,协调统一立场,照顾彼此关切,提升环境保护和其他重点领域的政策讨论与交流。 尽管智利与阿根廷属于南极主权声索国,但在南极领土主权要求被冻结、两国与其他非主权声索国的共同利益和关切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两国加强与中国和其他南极主权非声索国的密切协作愈发必要。 因此,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加强合作的同时,尽可能强化与其他国家在南极科考、环保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尽力减少南极“领土主权”因素对各国间合作产生的不利影响,积极打造南极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南极未来。
第六,中国在与拉美国家合作时,也应积极学习拉美国家关于南极意识的科普宣传经验。如通过教育院校和研究机构大力科普,让公众更好地认识南极,开展中小学教师南极知识培训,加强对青少年的南极环境保护教育,建立国家“南极日”。 以会议、杂志、电视、报纸、社交网络、纪录片、博览会和展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的南极环境保护推广和宣传活动。
第七,中国也应加强与拉美国家在南极立法的交流沟通,学习拉美国家在南极法律立法方面的经验。 如阿根廷在南极保护区建设、旅游、动植物保护、人员培训、垃圾废物处理等方面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法律规范以更好指导南极活动。 2020 年8 月19 日智利总统批准新的《智利南极法规》,在重申了智利南极主权和利益的前提下,还通过建立科学和技术活动的授权和监督制度来规范南极活动,包括:船只、飞机到达和离开南极;艺术、文化和体育活动;旅游业;渔业和海洋生物资源的捕捞以及搜寻与营救活动。 此外,它还促进了科学和传播工作以及环境保护。①Emol Nacional, Nuevo Estatuto Chileno Antártico: Cámara Aprueba y Despacha Histórica Ley que Moderniza Actual Legislación,04 de Agosto de 2020, https:/ /www.emol.com/noticias/Nacional/2020/08/04/993994/Despachan-ley-Estatuto-Chileno-Antartico.html.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未来制定全面、完善的南极法律法规提供了重要借鉴。 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启动南极立法进程,将《南极活动与环境保护法》列入第十三届立法规划一类立法项目,我国南极立法已经进入冲刺前的全面加速期。 我国是《南极条约》的协商国,在南极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南极事务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有责任将《南极条约》体系的原则要求转化为国内法。②新华网:“程立峰:推动我国南极事务进一步发展 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和制度论证”,2019 年3 月9 日,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lh/2019-03/09/c_1210076926.htm。可通过交流与学习拉美国家的南极法律立法与实施经验,对南极国际法治发展中的前沿问题进行重点研判,充分体现我国的南极主张和利益诉求,明晰部门的职责,规范相关主体的活动,提升南极活动能力建设,以推动我国南极事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范围的拓展,我国的南极战略需求也呈现逐渐扩大之势。 中国向南极进军,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南极条约》体系内的影响力,同时也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南极科研能力、完善南极法律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务实之举。 2017年,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自1983 年加入《南极条约》以来首次以东道国身份举办该项会议,彰显出中国在南极事务中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南极正成为中国亟待开拓的国家战略新疆域和彰显新兴大国责任的平台。③吴宁铂、[澳]马科斯·哈沃德:“澳大利亚对南极条约体系的影响:基于历史与现实利益的分析”,《太平洋学报》,2020 年第3 期,第48 页。南极事务牵涉科学考察自由、环境保护、非军事化以及渔业养护与管理等多维度,扩展拉美南极“朋友圈”,发挥与拉美国家南极合作的辐射效应,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升我国在南极事务中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开拓中拉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务实合作新路径。
中国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南极合作具有较大的现实可行性。 中国能够为拉美国家提供紧缺的资金和技术以稳固其在南极的“大国地位”,拉美国家可以为中国提供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便利,这是保证中拉南极合作顺利开展的根本因素。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拉在基础设施、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也会助力南极合作取得实效。 另外,无论是中国还是拉美国家,均高度重视本国的南极战略,大力促进南极合作,中拉双方没有历史上的隔阂与仇怨,智利、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等拉美南极国家均实行较为开放、理智的外交政策和合作战略,使得南极合作也变得更加现实可行。
在合作方式上,中国还需考虑到具体国别情况,结合我国南极长城站考察工作向业务化推进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地开展双边、多边合作,有效制定相关合作方案,落实合作意向。 对于智利,中国与其合作应进一步深化、全覆盖,突出科研、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合作。 双方还应敞开胸怀,化解分歧。 如近几年智利、阿根廷致力于建设南极半岛海洋保护区,将对中国的磷虾捕捞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在南极的活动空间。 因此,中国等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年会上,对智利等国提出的建立保护区的提案持反对态度。①刘能冶:“为什么中国对建立南极海洋保护区态度谨慎”,澎湃新闻网,2018 年11 月22 日,https:/ /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9756。这对未来中智南极合作是个较大阻碍,双方应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诸如乌拉圭、阿根廷、巴西、秘鲁这类与中国合作历史较早但近些年互动相对较少的国家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将之前签订的协议加以有效落实,同时进一步加强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南极半岛地区海洋调查和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环境监测项目、南极旅游管理、后勤保障支撑、应急救援和公共卫生紧急应对等方面的合作。 中智、中阿的合作成效能够为我国同拉美地区其他国家合作提供示范意义。 而诸如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国家,中国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促进其南极事业发展。 通过中国与拉美各国的努力,在南极国际事务中协调立场,互相呼应,可以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为构建中拉南极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基础。
编辑 邓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