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元金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9)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机器人的主体,其教育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的机器人专业教学中的高校,众多教师能力十分有限,并且很多的高校能教授这门专业课的老师也并不多。因为教授这门课对专业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不仅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还要熟知机器人的制造过程和操作机器人的基本专业知识。在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教师,既要专业素质良好、又要专业实践经验丰富,这种人才在国内还是相对较少的,因此这也是一个导致高职院校机器人专业教学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选择这样一门课程进行学习探究,应本着对该门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针对今后从业考虑,这种学习兴趣同时也推动着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需要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认真打好理论基础,懂得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和操作,这样对未来的实践过程会才有帮助,机器人这门课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以无论对于哪一方都是很重要的,学生需要具备一些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素养,只有这样才不会在课堂中产生畏难心理而放弃,但在国内高校,很多学生缺乏专研与思考精神,略懂皮毛后就再无进取之心,因此会导致其专业基础知识欠缺。
机器人应用领域在我国本身就发展缓慢,国内的机器人产品并不多、质量相较其它发达国家也不高。由于在此领域的研究并不完善,因此高校在机器人专业方面的教学也就没有太多的参考,可以教授的专业领域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教学方面对机器人的选择也十分困难,大部分机器人的程序设置都比较固定,学生无法进行开拓创新。另外,机器人专业的课堂教学教材内容太过陈旧,学生对枯燥陈旧的学习内容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这些内容包括教材内容中的专业理论知识点、实际案例等内容,因此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筛选,不能选择那些全是空话的教材读物。最后,对于高职院校开展这门课的支持较少,虽然我国大力发展机器人事业,但是很多院校还没有认识到机器人的重要性,没有看到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对于机器人课程的教学存在不积极的态度,这对高职院校机器人课程的开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首先要明确高校关于工业机器人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其次是对机器人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实践,只有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机器人专业知识的背后逻辑,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同时对于课堂内容的考核评估也尽量采取实操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此外,在选择课堂机器人时尽量选择典型的、具有教学意义的机器人,不能太过复杂,也不能太简单。
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选择那些内容编排合理、具有实际教学意义且是最新版本的教材。尽量选择教材内容难度梯级上升的教材,如果选择专业知识太过精深,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放弃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安排与计划,对课堂教学的节奏要有一定的掌握。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相应地对教学安排进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难度上可以采取梯级上升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首先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自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明显进步于以往传统的教学课堂,在教学方式上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渐多元化,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课堂教学上更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让学生自发参与到课堂中来,对机器人专业知识进行自发性探究。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缓和式教学的教学模式是通过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机器人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将一个专业知识在线上进行发布,让学生提前在线下进行预习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从而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不仅仅能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机器人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学科,需要教师进行多元化的教学,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
在教学评估上,机器人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还处在一个发展的初步阶段,在探索中前进,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也很重要,在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的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对学生进行教学成果的评估,才能在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是一种鞭策。
社会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高职院校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不仅能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而且也能推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因此,对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的创新实践研究也十分必要,不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考虑,同时也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教学的研究对培养工业机器人的专业人才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