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毅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41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也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网络信息技术使图书馆水平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图书馆使用网络信息管理代替传统的经营方式,开展了全方位网络覆盖,使图书馆网络系统具有覆盖能力广、资源共享多等优点。虽然增加了实用性和便捷性,但也增加了网络系统脆弱性和安全性的隐患,对图书馆的经营模式和网络资源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信息化技术下的图书馆也要面临网络信息安全的严峻挑战,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使用方面做好防护工作和读者个人信息的保护,能够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1]。
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工作人员对网络系统不重视,造成网络系统的不健全不完善。安全系数低,这就会在使用中引起很多问题。例如,图书馆系统由于计算机系统本身出现漏洞,会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误,对整体安全问题造成隐患[2]。
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某些操作不规范,例如将自己账户借给其他人,造成“多人同账号”的现象和密码口令过于简单。也可能是网络信息技术人员在网络安全系统进行规划时操作不当也会对网络安全问题有影响。多方面的人为因素造成计算机影响网络安全正常使用的原因。
黑客在图书馆网络中出现会造成对信息技术安全的隐患。黑客的攻击可以分为2种,一是主动攻击,以各种手段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破坏和窃取直接造成网络系统瘫痪;二就是被动攻击,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下进行破译、窃取和拷贝获得机密信息。这2种方式都可以对图书算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和信息数据的破坏。
计算机病毒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扩散性,也是图书馆计算机网络面临的最大威胁。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在读者不知晓的情况下大量阅读观看和转载的过程中将病毒进行携带型传递,造成网络系统的崩溃。
图书馆计算机系统的病毒防护功能是重中之重,所以可以定期对计算机系统做检查以及防护措施。防护软件有很多种,例如360安全助手、电脑管家等,计算机系统人员在服务器和操作平台中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对网络的正常运行可以做到保障,防止病毒的入侵,做到第一时间毁灭病毒。重要的是建立防火墙阻挡外部网络和黑客的入侵,它能做到控制访问用户其功能像一个数据转换器,当有外来网络对图书馆内部系统申请服务时它会根据服务类型、服务内容以及被服务对象、服务申请时间和申请者范围等决定是否接受此项服务,再会对计算机内部系统做出申请。但是防火墙单一的力量也不能够防止外来系统和黑客的入侵,所以将防火墙和上述提到的软件以及各种措施紧密结合,才能做到真正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的安全。
人为力量包括读者和管理人员。首先,管理人员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者他们具有最高权限。所以要对计算机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思维意识,从而提高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是读者,他们作为图书馆系统的使用者也尤为重要,图书馆可以定期组织“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使用”培训会,对读者日常使用网络计算机系统进行教育与教学,传授正确操作模式,避免不经意间的信息泄露和信息抄袭等行为。只要做到这2点要求,就会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做到很大改变,减少网络系统的不利操作[3]。
一方面,制定操作人员管理制度。对于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要做好教育工作,提高其综合素质,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让安全管理可以变得制度化,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涉及的人员涵盖工作站操作人员、网络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人员、用户。针对上述人员,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责任和义务,杜绝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危害。以网络系统管理员为例,他们要负责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制定完善的系统登录体系,对网络运行进行监控,根据要求来备份数据。明确各方人员的职责后,要做好培训和教育工作,让各方人员都可以明确网络系统情况,具备最新的管理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制定操作技术管理制度。对于进入网络密码,要做好管理工作,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开机密码都不同,密码只限于系统管理员、只有工作人员知晓,密码需要定期进行更换,避免被不法分子破解。同时,制定完善的防病毒技术措施与管理制度,病毒不仅会破坏系统,也会通过网络盗取信息,尽管市面上出现了大量防病毒软件,但是,尚未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在这一方面,可以推行访问限制技术,这一技术就是根据用户的身份与权限的不同设置了对数字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信息访问有着不同的限制,一般的用户都只能访问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所公开的一些信息与内容,没有进入到系统的内部对信息进行更改的权限。作为系统的管理员也需要在用户登录的界面进行身份的验证才能够对系统内部的一些资源进行合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