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小云
(石嘴山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宁夏 石嘴山 753000)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传统的农机生产企业面临着更强的市场竞争和更大的经营负担,加上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机生产企业出现了遍地开花的状况,因此导致我国农机生产企业的发展规模普遍不大,生产集中度相对较低,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同时,农机企业本身的创新意识相对缺乏,企业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一些农机企业为了获得高额的经济收益,在实际经营生产过程中追求短期的利润,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标准降低,产品售后服务等不到位,导致我国农机产品的维修率和实际使用寿命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
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地形不同所需要的农机设备也不同。比如在我国的华北平原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需要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花生收获机、大豆收割机等,在耕地时还需要翻土播种的中小型机器。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水稻、马铃薯等,要用到的机械设备有水稻插秧机、玉米播种机和收割机等,黄土高原地区则需要性能高、节水抗旱的农业机械设备。但目前来看,我国农机制造企业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不同种植习惯研发生产的可靠适用的农业机械还比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现代农业强调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农业生产活动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如耕地、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收获、秸秆收集处理等,每一道生产工序都需要不同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每一种农作物的不同生产环节都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这就要求农机生产企业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生产标准,随时调整产品技术指标,保证能及时满足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在实际研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与农艺融合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机研发制造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的协作不密切,对农作物种植的技术标准不能及时掌握,对农业市场发展趋势不敏感、反应慢,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用、不好用。
农机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经营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创新化、市场化不足,农机市场各类信息真实度差,农业机械设备的全流通渠道不畅通,农机行业信息平台较少且作用发挥不足,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的推进要建立机械设备的作业体系,农业部门应建立农业作业环境的统一标准,促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统一农作物的栽培方式,便于农机的使用。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还应构建农机与农业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统一农机作业的规范以及农艺的标准,使农艺与农机相融合,满足农业生产活动多样化需求。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购买农机的能力不强,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政府应加大对购机户的扶持力度,将财政、金融与保险等配套起来制定购机补贴的政策,不断加大农机购置税的比例,使国家的财政能够为农民购买农机提供支持,增加财政补贴的延续性和持久性。同时,针对当前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应将购机扶持政策向农机作业企业适度倾斜。另外,金融信贷支持也能够为农户购买农机提供便利,如政府制定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等相关政策,解决农户购买机械设备资金不足。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政府要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同时也为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创造客观条件。
综合考虑到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机的生产也要充分考虑农作物的种类、耕作习惯等因素,加强科研机构与农机生产企业、农业部门的合作交流,优化农业机械设备的设计,提升设计的人性化水平,提高机械设备操作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时农机生产企业还须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因为农业机械作业的环境较差,保养和维修的难度较大,所以农机生产企业在生产农机设备时要反复地试验和改进,并为农户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帮助他们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减小农机维修的概率,确保农机作业的持续性和耐久性,降低农机使用成本。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设备,需要当地政府做好农业市场的引导工作,加大力度培育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市场,为农民朋友使用农业机械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农机推广部门、农机安全监管部门还可以联合相关的农机制造企业建立农机设备的使用培训机制,使农民朋友可以安全熟练地掌握农机的操作方式,提高作业生产的效率。为了顺应农业机械市场的需求,政府等有关部门还应制定农业机械性能检测与评价的标准,统一农机结构零件的标准,研发出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机械设备。为了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农机制造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农机售后服务机制,加强对农机后续使用的维护与保养,定期对农机进行检查与维修。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相关的生产工艺标准等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完善,为此我国政府要结合农业机械化发展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并加强科研创新和正常扶持,打造一批面向农业行业、全球市场的有影响力的农业机械设备生产制造企业,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