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0-01-08 04:24:57王志霞王业建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3期
关键词:医护肺结核肺癌

王 蕾,王志霞,王业建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6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肺癌患者人数逐渐增多,其发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群众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1]。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疫情的不断攀升,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2-3]。由于肺癌和肺结核在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在诊断中相互掩盖,误诊、漏诊率相对较高,容易延误病情,影响患者的健康和预后[4]。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不仅临床治疗难度大,对临床护理要求也较高。本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观察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0.2±4.1)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9.6±4.3)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肺结核严重程度、肺癌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的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经获得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医护一体化护理是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团队,以医护小组形式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责任制整体医疗护理服务。具体实施方案:1)科室根据人员配置,组建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其中主治医师2名、护士3名,小组成员接受肺结核与肺癌相关诊疗知识的系统培训,护士长为小组长,对小组全体工作负责。小组分管床位相对固定,熟悉自己主管的患者,以团队的形式为患者提供医护一体化护理;2)明确医师、护士职责,共同制订患者治疗目标,关注患者治疗护理需求及生活需求,规范患者整个住院期间各项诊疗护理服务,真正做到责任到人。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治疗周期较长,多数存在多次入院,多次入院的患者依然由初次入院时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负责;3)加强医护沟通合作,责任护士随责任医师共同查房;每天夜班护士交班后,由夜班医师补充,明确各自所管辖患者病情变化及护理情况,保障患者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整体治疗与护理;4)主管医师、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给予患者呼吸道护理,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呼吸道受影响较大,增加呼吸道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知,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近期疗效。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价,采取100分制,评价项目包括项目功能性指标以及症状功能性指标,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近期疗效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及疾病进展,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观察组患者QLQ-C30评分中的项目功能评分、症状功能评分分别为(56.19±10.58)分、(62.58±10.95)分,对照组分别为(55.73±11.03)分、(62.15±11.12)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5,P=0.870;t=0.151,P=0.881)。干预后,观察组项目功能评分、症状功能评分分别为(69.01±11.26)分、(76.17±11.9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2.87±10.59)分、(69.27±12.0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6,P=0.034;t=2.233,P=0.029)。

2.2 2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对照组完全缓解1例(3.33%)、部分缓解16例(53.33%)、疾病稳定8例(26.67%)、疾病进展5例(13.33%),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完全缓解3例(10.00%)、部分缓解23例(76.67%)、疾病稳定2例(6.67%)、疾病进展2例(6.67%),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P=0.010)。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模式因为医护信息沟通不及时,与患者的沟通不开放、不及时,已不能满足患者需要[5]。医护一体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医师与护理人员及时沟通,通过通力配合、默契合作的方式客观详实评估患者病情,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6-7]。

肺结核和肺癌均为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且治疗疗程较长的疾病,相应的对临床护理要求也较高[8-9]。此类患者大多自身免疫力较低,对疾病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后,医护人员从专业角度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消除其恐惧心理,并给予患者合适的心理辅导,使患者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抗结核治疗和化疗,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0-12]。

本研究将传统护理模式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一体化模式护理后,观察组QLQ-C30评分中的项目功能行评分及症状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肿瘤缓解情况,提升患者的诊疗效果。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对患者实现针对性、连续性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全面的人文关怀与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肺结核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4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金卡生活(2021年7期)2021-07-07 05:14:40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海峡姐妹(2018年4期)2018-05-19 02:13:00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2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