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教育中心理学运用探究

2020-01-08 02:08:26盛春梅
科学咨询 2020年43期
关键词:中学阶段心理学中学生

盛春梅

(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200)

心理学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在家庭教育中也存在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要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过:中学生的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所谓的自我同一性就是指中学生阶段的飞跃变化以及摆放在面前的成年的任务,使中学生关注的重点是自我,以此促使中学生将自己目前现有的素质和能力与将来的角色进行相互联系。中学生的家庭教育中主要应用的心理学依据是与社会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与学业相关的学习心理学、与人格养成相关的人格心理学、人际心理学等。

一、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和鼓励

(一)给予孩子信心和鼓励能燃起孩子奋斗的激情

心理学中,有感而生的思维、情绪、情感及理性的意识通常会被人们视为精神世界的特点,然而,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长往往只关注物质化的部分,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内在需求的动机。在中学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学会激励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和鼓励,让孩子心中可以燃起奋斗的激情。

(二)父母的倾听和交流能让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大多时候不愿意跟父母有过多的言语交流,甚至有的中学生认为跟父母简直无法交流,同样,父母们每天忙于工作,也忽略了对孩子的耐心,没有倾听过孩子的心里话。家长要教育好孩子、实施自己身上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父母需要坐下来,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对孩子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给予足够的耐心,足够的信心,足够的鼓励,及时引导以及帮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形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三)父母情绪的调控带给孩子的是一缕暖阳

家长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不论工作有多忙,都不要把工作情绪带到家庭中。下班进门前,父母先进行自我调整:我的努力、辛苦都是为了我们家庭的幸福。然后以一个灿烂的笑容回到家中,这样一个阳光健康的父母形象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定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父母的肯定带给孩子的是认可与尊重

中学生的父母,在给予孩子爱与信心的同时,要学会对孩子说谢谢。中学阶段的学生内心是复杂的、敏感的,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肯定。比如,孩子给你端来一杯茶,一定要跟孩子说一声谢谢,父母的一声谢谢、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让他们记忆深刻,也会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父母对他的认可和尊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积极结合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明白沟通不是命令、更不是安排,父母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沟通,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使孩子内心可以感受到阳光、感受到父母的爱[1]。

二、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结合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内容。针对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需要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内容需要侧重于人际交往类、青春期性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等,以此满足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来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同时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各种烦恼[2]。例如,中学阶段的男生好动、个性强、想法多、抵抗情绪等逆反心理比较严重,类似情况,家长就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中学时期的这种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是一种生命现象以及生命规律,但需要想办法超越这一生命的局限。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让他们学会“做决定”,允许他们出错、允许他们失败,注重孩子人际、情感、学业等多方面的身心健康成长必须条件的创建,这也是基于心理学家庭教育的重要参考。

三、重视中学生思想状况

在中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思想状况,并且要从心理学角度上关注中学生人格、思想方面的健康发展,重视与中学生的心理沟通。例如,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采取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民主式家庭教育的实质是尊重、理解、信任孩子。在这种民主型的家庭教育下,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将孩子视为地位平等、个性独立的人,让中学阶段的孩子可以在家庭中感受到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这些对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四、结束语

中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以心理学为导向的家庭教育对提高中学生品格、学业、积极心理品质、品德修养都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学阶段心理学中学生
开展人工智能课程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以中学阶段为例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中学阶段有限集元素数目运算的有效拓展
数学大世界(2020年5期)2020-06-22 09:51:52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中学阶段如何学好数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