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鹏,曹光华
(溧阳市人民医院骨二科,江苏 常州 213300)
老年骨折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是指老年患者因身体退行性病变,出现全身性的骨骼退化疾病,在轻微的重力压迫下或直接造成脆性骨折,且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长,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生活质量[1]。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临床并不提倡行手术治疗,而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患者虽耐受力较高,但预后生活质量低,患者疼痛感情况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为提高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分析了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折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选择我院于2017年04月~2020年4月收治的老年骨折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02例,年龄61~78岁,平均68.14±3.82岁),观察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60~76岁,平均67.65±3.75岁)。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60岁,(2)患者满足老年骨折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2]临床诊断标准,并自愿签署本次研究承诺书,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心肝、肾脏等器官组织严重疾病,(2)患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或临床治疗依从性较低,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即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等,观察组患者自此基础上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患者术前行局部麻醉,在x线引导下,确定患者骨折位置并取切口,经切口置入球囊,并在x线下确定置入位置合理情况,在球囊内注入造影剂,促使球囊不断增大,促使骨折恢复到正常高度后,取出球囊,并采用骨水泥填充伤椎内部,进行伤口缝合,术后需保持平躺12 h,不能下床活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JOV评分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①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总分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情况越显著;②JOV评分采用腰椎JOV评分表评价,主要包括主观症状(9)、临床体征(9)、日常生活质量(14)四个方面,和扣分项膀胱功能;总分为29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腰椎病灶组织恢复情况越好;③不良事件包括骨折处畸形愈合、桡神经损伤、骨折处疼痛等。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患者VAS评分、JOA评分比较均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不良事件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n=25),VAS评分(4.63±1.17),JOA评分(15.84±3.75);观察组(n=25),VAS评分(2.05±0.94),JOA评分(20.81±3.05);(VAS评分:t=8.595,P=0.001;JOA评分:t=5.141,P=0.001),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JOV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对照组(n=25),骨折处畸形愈合3例、桡神经损伤1例、骨折处疼痛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24.00%;观察组(n=25),骨折处疼痛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4.00%;(x2=4.153,P=0.042),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老年骨质疏松是指老年人因器官组织称病理性退化,出现骨组织钙化、骨量低下症状;容易发生骨折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骨质疏松脊柱病理性压缩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年患者的骨折疾病,患者骨折后疼痛情况明显,同时老年患者骨密度低下,脊柱出现严重畸形,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严重者出现胸腔组织容积缩小、胸廓损伤,心肺功能障碍情况,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由于老年患者机体耐受力较低,大部分患者选择药物治疗和运动治疗,缓解临床病情状况,而患者身体痛苦情况明显,不良事件频发,生活质量并不能有效改善,随着医疗水平发展,临床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取得较高治疗效果。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经患者椎体置入球囊,扩张椎体至正常状态后,采用骨水泥填充封闭,能够有效矫正患者脊柱畸形情况,达到治疗效果[3]。同时,骨水泥置入凝固时产生较大能量,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也能够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术后能够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脊柱功能评分,达到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JOV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骨折处疼痛情况,提高患者腰椎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年骨折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治疗安全性较高,指导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