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日飞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韶西逸夫小学 湖南湘潭 411100)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或管理班级时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一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发出了挑战,教师不能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要能够融会贯通,通过不同领域的融合,设计更好的教学策略或管理模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发展专业化素质呢?本文结合实践,从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音乐与心理健康三个方面的融合,就以学科融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进行具体探究。
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其融合在一起,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数学教学为例,从创设趣味情境和化抽象为直观两个方面,就以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重趣味课堂的打造。信息技术是一种将声音、画面融合在一起的技术,这一特点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情境。比如,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加减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录制菜市场或超市人们购物的场景,并将这些场景中一些物品的价格标记出来,引导学生计算。这一情境充分贴合了学生的生活,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动漫人物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然,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趣味情境不止这些,学习方位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展示出的趣味地图中辨别方向,完成任务;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等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图片情境,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信息技术中的情境创设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深入挖掘与开发。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及教材内容,以保证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开发、创设趣味情境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过程,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1]。
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排斥学习的重要原因是在课堂学习中难以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结合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画面与形象,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时总是出现问题,难以理解其中的计算公式。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立体图形,展现其各个维度,并在各个维度中标记数字,引导学生结合立体图形直观形象进行计算,从而促进学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还有的学生在学习方位时,只是单纯地记忆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地图上却难以辨别。教师在开展本部分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使学生真正理解“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含义。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品质也得到了真正的提升[2]。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可以将其与学生的心理健康融合在一起,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了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在平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恰当地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基于此,下文就加强平时沟通和渗透德育教育两个具体策略对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融合的实践进行探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许多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一般只注重结果,却不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比如,有的学生成绩下滑,教师会点出学生成绩下滑这一问题,也会分析展现在练习作业中的问题,却不会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了解学生具体遇到了什么问题。这导致虽然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与督促,却难以得到成效。因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学生成绩下滑为例,教师可以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是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不好,还是考试没有发挥好。如果是学习状态不好,是什么影响了学习状态,跟家庭有关,还是跟学校同学、教师有关;如果是考试没发挥好,是考试时情绪紧张,还是身体不舒服等。教师加强与学生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是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出发,这无论是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还是对提高教师的班级管理质量,都有积极作用[3]。
上文中提到,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可以通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应该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教师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比如,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教师可以设定“仁义礼智信”的主题,引导学生搜集与“仁义礼智信”相关的故事、名言警句等,打造班级硬文化,同时促进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加强思想建设,塑造良好的性格。另外,班级中的学生发生纠纷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找错误,使学生敢于承担责任,也能够“自省吾身”。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道歉,使学生了解“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培养学生宽广的心胸,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班级建设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这也是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具体体现[4]。
音乐是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多元智能与音乐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提升育人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地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条学生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这也就是我校所提倡的“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人是手段,更是目的。教育的价值除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更在于发展和解放人本身。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时,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的氛围,以提升教育效果[5]。孔子曾经说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教师利用音乐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良好的性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创设音乐情境时,教师要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音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八荣八耻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另外,教师可以将音乐情境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制定班歌,在大课间引导学生齐声歌唱;在平时设计音乐游戏,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感受音乐中积极向上的情感或精神;鼓励学生将音乐与舞蹈结合在一起,进行表演,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音乐等。教师将音乐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音乐环境下接受熏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教师自身的教育品质和专业素养也能得到发展。
教师也可以组织音乐节目,使学生在音乐节目中感受乐趣,促进学生在音乐节目中进行表达,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上文提到,音乐也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尚待发展,而音乐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喜怒哀乐。学生利用音乐与教师沟通,可以促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可以使教师对症下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在组织音乐节目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习惯表达自己,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使较为内向的学生在小组同学的带动下表达自己。另外,音乐节目环境比较宽松,也有利于同学间的沟通了解,这对打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也有积极意义。教师打破传统的模式,将音乐与心理健康结合在一起,组织节目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都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积极意义。教师也可以在这一活动中得到更多的启发,收获更多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教师备课、上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仅仅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要更多地从关注学生,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
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了解学生心理、促进健康发展、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表达六个角度,就基于学科融合的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进行了探索。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和能力已成为必然趋势,希望本文关于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建议,使教师从学科融合中得到启发,提升能力,优化教学教育质量,最终促进教师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