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淮安市博物馆 东台市博物馆
内容提要:2016年3-5月,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江苏省东台市北海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遗址的文化遗存处于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包括灰沟、灰坑等遗迹及瓷器、陶器、建筑构件等遗物。这一遗址的发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北海村遗址位于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北海村一组境内,发掘地点位于川东港河北岸。遗址西距东台市区仅2.5公里,东临东台市站前路,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0 31,北纬32°51 39(图一)。
该遗址于2012年7月川东港工程沿线考古调查时发现,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2016年3-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联合淮安市博物馆、东台市博物馆等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区域位于川东港河开挖线以内北岸,依河道走势布10×10米探方8个,方向为5°,发掘地点高程为3米,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发现了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的文化遗存,包括灰沟、灰坑遗迹现象,以及以上时期的瓷器、陶器、建筑构件等遗物。现将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遗址文化层分布于整个探方区。现以探方T0102—T0802北壁地层为例介绍如下(图二)。
①层:黄褐色土,厚0.05~0.4米。距高程基点0.05~0.4米。土质疏松,内含大量植物根系及现代建筑垃圾。坡状堆积,北高南低。
②层:黄灰色粉砂质土,厚0.05~1.25米。距高程基点0.1~1.65米。土质致密,含大量褐色土锈斑及零星螺蛳壳、石灰块等。北高南低,坡状堆积。
③层:灰褐色土,厚0.05~0.7米。距高程基点0.15~2.35米。土质稍疏松,内含少量瓦片、灰陶片、瓷片及草木灰等。根据出土器物残片的口沿、底部等特征,可辨器形有盆、罐、碗、盘等。该层东高西低,呈坡状。G1、G2、H1开口于该层下。该层为北宋时期文化层。
④层:灰黑色土,厚0.1~0.5米。距高程基点0.25~2.85米。土质较硬,含有零星陶瓷片、草木灰等。可辨器形以碗为主。G3、G4开口于该层下。该层为晚唐五代时期文化层。
④层以下为生土。
晚唐五代地层分布于整个探方区,仅发现两条灰沟,编号G3、G4。
G3,开口于④层下,打破生土(图三)。位于T0402东北部,平面呈东北—西南向条形。口大底小,弧壁内收。沟宽 0.46~0.6、深 0.17米。发掘长度3米。沟壁及沟底表面粗糙、凹凸不平。G3内为一次性堆积,浅青色淤积土,土质粘软,无包含物。
G4,开口于④层下,打破生土。位于T0402中西部,平面呈东北—西南向条形。口大底小,弧壁内收。沟宽 0.46~0.6、深 0.22米。发掘长度6.55米。沟壁及沟底表面粗糙,凹凸不平。G4内为一次性堆积,浅青色淤积土,土质粘软,无包含物。
出土遗物为生产生活用品,器类以瓷器为主,另有少量灰陶器。
1.瓷器
遗址出土的晚唐五代时期瓷(器)片8件,釉色以黄釉为主,青釉其次。器形为碗、盂两类,盂1件,碗7件。瓷器釉层普遍较薄,多半釉、胎结合不紧密,有脱釉现象。胎料比较粗糙,存在气泡、沙粒,以黄褐胎、砖红胎为主。窑口以寿州窑为主,越窑其次。
碗 7件。依据足部特征分为二型。
A型 平底,4件。T0202④︰1,微敛口,饼足。残缺四分之三。黄褐胎,器身内外壁施黄釉,足底无釉。口径14.4、底径7.4、通高6.1厘米(图四︰1;彩插八︰1)。T0302④︰2。敞口,平底内凹。残缺二分之一。黄褐胎,器身内外壁施黄釉,足底无釉。口径13、底径5.9、通高5.9厘米(图四︰2)。T0502④︰1。敞口,斜腹,饼足。残缺二分之一。褐色胎,身内外壁施青釉,足底无釉。足部外侧和底部内侧有支烧点痕迹。口径13.8、底径6、通高4厘米(图四︰3)。T0802④︰1,敞口,浅腹。口沿残缺三分之一。红褐胎,施青釉,内壁满釉,外壁半釉。底部外侧和内侧均有支烧点痕迹。口径19、底径11.4、通高5.2厘米(图四︰6)。
B型 玉璧底,3件。T0502④︰4,敞口,口沿残缺将近一半。黄褐胎,施黄釉,内壁满釉,外壁半釉。口径13、底径5、通高5.2厘米(图四︰4)。T0302④︰1,微敛口。口沿残缺大部,仅剩约十分之一。器身残缺三分之一。黄褐胎,施黄釉,内壁满釉,外壁半釉,有流釉痕。口径19.7、底径6.9、通高7.6厘米(图四︰5;彩插八︰2)。T0702④︰7,微敛口,残缺二分之一。黄褐胎,施黄釉,内壁满釉,外壁半釉,有流釉痕。口径13.8、底径5.9、通高4.8厘米(图四︰7)。
盂 1件。T0702④︰1,敛口,圆唇,鼓腹。口沿残缺五分之一。灰胎,器内外壁均施青釉,足底无釉。内底有3个支烧点痕迹。口径19.2、底径11.4、最大腹径25.1、通高11.1厘米(图四︰8;彩插八︰3)。
2.灰陶器
遗址出土唐代陶(器)片仅1件,器形为碗。
碗 1件。T0502④︰3,敞口,圈足,灰胎,素面。口径16.6、底径10、通高6厘米(图四︰9)。
北宋地层分布于整个探方区,发现两条灰沟(G1、G2),一个灰坑(H1)。
G1,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平面呈南北向,方向5°,口大底小,沟底平缓(图五)。沟壁粗糙平缓,南北纵跨整个T0102,南北延伸至探方外。口宽7.5~8.7、开口距地表0.85~1.85米。南北发掘长度9米。G1内一次性堆积,厚度为0.45~0.8米。黑灰色土,土质疏松,包含物有草木灰、炭化植物茎秆、陶片、瓷片、瓦片及零星兽骨等。陶片以灰陶为主,可辨器形有罐、盆等。瓷片以青瓷和青白瓷为主,可辨器形有碗、盘等。灰陶瓦片有筒瓦和板瓦两种。
G2,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生土(图六)。平面呈南北向,方向6°,口大底小。壁面粗糙,底平缓,南北纵跨整个T0402,并延伸出探方。口宽1.35~1.62、底宽0.52~0.66、开口距地表1.1米。G2内堆积厚度为0.67米,可分3层:①层为深灰褐色土,土质稍硬,包含物有陶片、瓷片、草木灰等,厚0.35~0.4米;②层为黑灰色土,土质松散,包含大量草木灰及零星灰陶片等,厚0.18~0.25米;③层为浅青色淤积土,土质粘软,无包含物,厚0.15米。
H1,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平面近似圆形,口底基本同大,内壁垂直平整。口径0.96~1.05、底径0.93、开口距地表0.9米。H1内堆积深0.76米,可分为3层:①层为灰褐色土和黄褐色土混合花土,土质稍硬,无包含物,应该是井废弃后的填土;②层为灰黑色淤积土,土质粘软;③层为青灰色淤泥,土质粘软。
出土遗物为生产生活用品,以瓷器为主,另有少量灰陶器、建筑构件等。
1.瓷器
遗址共出土北宋时期瓷(器)片18件,青釉和青白釉为主,少量酱釉。碗类和盘类最多,另有罐。瓷器釉层厚薄不一,胎、釉结合较为紧密。瓷器胎料以灰胎和灰白胎为主,个别有黄褐胎、砖红胎。装饰手法以刻划、刮划为主。窑口以越窑、景德镇窑为主。
碗 10件。依据足部特征分为二型。
A型 圈足,8件。依据口沿特征分为二个亚型。
Aa型,敞口,5件。C︰4,采集。唇下内凹。灰胎,器内外壁施青釉,足底无釉,足根部有流釉痕。口径18.4、底径8.5、通高6.3厘米(图七︰1)。G1︰4,口沿局部残缺。褐色胎,足部和内壁底部无釉,其余部分施青釉。口径17.3、底径9.2、通高6.2厘米(图七︰2)。G1︰2,口沿及器身残缺四分之三。褐色胎,施青釉,内壁满釉,外壁半釉。内壁有支烧点痕迹。口径16.8、底径8.5、通高6厘米(图七︰6)。T0702③︰12,斜腹。红褐胎,内壁满釉,外壁半釉。足底外侧和内壁均有支烧点痕迹,其中内侧支烧点有凸起。口径18、底径7.8、通高5.2厘米(图七︰9)。T0802③︰1,敞口,圈足。口沿、器身及底部残缺四分之三。红褐胎,通体施青釉。底部外侧有垫圈支烧痕迹。内壁底部有线刻花纹。口径14.5、底径6.5、通高4.8厘米(图七︰10)。
Ab型,侈口,3件。G1︰1,圆唇,圈足。口沿残缺五分之一。灰白胎,通体施青白釉。圆唇下有一圈凹弦纹,碗底内壁有一圈刻划纹。口径18.8、底径6.8、通高6.2厘米(图七︰3;彩插八︰4)。T0502③︰1,圈足。口沿及器身残缺三分之二。灰白胎,施青白釉,内壁满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口径12.3、底径4.6、通高4.2厘米(图七︰4)。T0702③︰4,圆唇,圈足。灰白胎,施青白釉,内壁满釉,外壁半釉。口径11.4、底径4.4、通高4.2厘米(图七︰5)。
B型 平底内凹,2件。敞口,斜腹。褐色胎,施青釉,内壁满釉,外壁半釉,有流釉痕。足部外侧及碗底内侧有支烧痕迹,其中内侧支烧点有凸起。T0202③︰1,口沿、器身及底部残缺三分之二。口径 18.1、底径 10.1、通高 5.6厘米(图七︰7)。T0202③︰3,口沿、器身及底部残缺二分之一。口径17.5、底径8.7、通高5.6厘米(图七︰8)。
盘 7件。依据足部特征分为二型。
A型 圈足,6件。依据口沿及足部特征分为三亚型。
Aa型,花口,圈足,2件。G1︰8,折腹。口沿及器身残缺三分之一。颈内凹。灰白胎,通体施青白釉。折腹内侧有一圈刻划纹。口径14.9、底径7、通高3厘米(图八︰6;彩插八︰5)。G1︰9,折腹。口沿及器身残缺三分之二。灰白胎,通体施青白釉。腹内侧有一圈刻划纹。口径15.2、底径6.4、通高2.9厘米(图八︰7)。
Ab型,敞口,矮圈足,3件。T0702③︰1,口沿及器身残缺近二分之一。灰白胎,通体施青白釉。腹部内侧有一圈刻划纹。口径18.5、底径6.4、通高4.5厘米(图八︰1)。T0702③︰3,口沿残缺一角。灰白胎,通体施青白釉。腹部内侧有一圈刻划纹。口径10.4、底径4.5、通高2.7厘米(图八︰2)。T0702③︰9,灰白胎,通体施青白釉。腹内侧有一圈刻划纹。口径10.6、底径4.1、通高2.7厘米(图八︰3)。
Ac型,敞口,圈足,1件。T0102③︰2,口沿及器身残缺二分之一。灰白胎,通体施青白釉。内壁底部中心有圆形凸起。口径10.2、底径4.3、通高2.6厘米(图八︰4)。
B型 平底,1件。T0702③︰5,敞口,口沿残缺近二分之一。灰白胎,通体施青白釉。腹部内侧有一圈刻划纹。口径10.2、底径4.7、通高3厘米(图八︰5)。
罐 1件。T0702③︰13,敛口,平底内凹。四系如管状贴附在上腹部。红褐胎,施酱釉,下腹部和底部不施釉。口径14.8、底径8.8、通高15.5厘米(图八︰8;彩插八︰6)
2.灰陶器
盘 1件。T0302③︰2,侈口,圆唇,平底内凹。灰胎,素面。口径17、底径12、通高3.5厘米(图八︰9)。
盆 1件。G2︰1,敛口,圆唇,折沿,平底内凹。灰胎,素面。口径30.2、底径22.2、通高10.4厘米(图八︰10)。
3.建筑构件
花纹砖 1件。T0802③︰4,近似正方形,中有孔,孔径1.8厘米。孔外有一圈花瓣围绕,花瓣又被一圈乳钉凸起围绕。乳钉凸起外接四朵花纹。每一朵花纹正对花纹砖的一角。四边一周锯齿形花纹。长16.8、宽15.8、厚4.6厘米(图九︰1)。
灰陶筒瓦 1件。G1︰3,残缺一角。外素面,内布纹。长31.7、宽13.2、厚1.6、通高6.2厘米(图九︰3)。
陶井圈砖 2件。T0802③︰2,弧形,两端一榫一卯。长 24、宽 10.6、厚 2.7厘米(图九︰4)。
4.其他
陶纺轮 1件。G1︰7,残存一半。直径14、孔径2.6、厚2厘米(图九︰2)。
北海村遗址发掘区位于河道开挖线以内,发现遗迹仅有4条灰沟和1个灰坑,均在何垛河北岸。G1最宽达8.7米,揭露长度9米。探方以外部分没有发掘,但是能确定该灰沟与何垛河基本成垂直关系。G2最宽处1.62米,揭露长度为9米。由于同样原因,实际长度不明。该灰沟方向同何垛河也是基本成垂直关系。从遗迹的分布情况来看,这些遗迹,包括G3和G4都是何垛河沿岸的生产生活遗存,由此可见该遗址是依河而生、临河而建的。遗址出土了彰显时代特征的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的生产生活遗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北海村出土6件青釉器。青瓷碗G1︰4和T0802③︰1都是敞口,圈足,通体施釉或施釉及底。这两件青瓷碗在器形上与江苏扬州文化宫遗址出土的青釉瓷器极为相似[1]。该遗址的考古简报上认为此类青瓷器出自越窑,时代是北宋早期。青瓷碗G1︰2的造型与安徽管家咀瓷窑遗址出土的SG③︰49相似,出自安徽寿州窑[2]。青瓷盂T0702④︰1与扬州文化宫遗址出土的长沙窑的青釉盂(90YTF4a︰38)造型几乎一样。该遗址的发掘者认为这件青釉盂的时代是唐末五代[3]。
该遗址出土的青白釉器共有10件。其中青白瓷盘7件,碗3件。青白瓷盘T0702③︰1与江苏镇江铁瓮城南门遗址出土的一件青白釉瓷碟(T12③C︰3)造型相似[4]。该瓷碟被发掘者定为宋代遗物,笔者赞同这种判断,并将此类青白瓷盘的年代细划为北宋早期。青白瓷碗G1︰1与1982年江苏连云港砖厂发掘出的四号墓中出土的一件青白瓷碗(M4︰1)的造型相似,该墓葬的发掘者认为四号墓的时代在五代末年到北宋初年[5]。
东台自古就是海陵产盐之地。《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四《淮南道二·楚州》曰:“盐城监,古之盐亭也,历代海岸煎盐之所。元管九场。伪唐以为盐监。周显德三年平江淮之后,因之不改焉。”[6]这说明盐城地区在隋唐五代时期便一直产盐。而且遗址所在的东台镇一带属于何垛河流域。据《东台市志》记载:何垛河在南宋时期是何垛盐场的运盐河,所以又称何垛场灶河,兴挑时间不详。该河西起串场河,东至川东闸入海,全程跨东台、大丰两地[7]。出土的黄釉碗具有典型的晚唐五代时期寿州窑陶瓷器特点,并且该遗址出土的黄釉碗均出自④层。由此判断④层时代是晚唐五代。③层时代是北宋早期。关于遗址出土的灰沟中包含有大量的草木灰,联想到唐宋时期该区域发达的海盐制造业,这些灰沟有可能是制盐所用。遗憾受限于时间和发掘面积不足,整个遗址的全貌没有得到揭示,尚不能将该遗址推定为制盐的亭场遗址。该遗址为研究东台沿海亭场,乃至整个盐城的盐业考古提供了可参考的实物资料,相信在今后还有机会去发掘和揭示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1]王勤金:《江苏扬州市文化宫唐代建筑基址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5期。
[2]胡悦谦:《谈寿州瓷窑》,《考古》1988年第8期。
[3]同[1]。
[4]镇江古城考古所、镇江博物馆:《镇江铁瓮城南门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0年第4期。
[5]南京博物院、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连云港市清理四座五代、北宋墓葬》,《考古》1987年第4期。
[6]《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第222页。
[7]东台市地方志编委会编:《东台市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