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2020-01-07 19:23董存敏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实现路径

董存敏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既是我国发展需求,也是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几个关系进行阐述,并且明确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

引言: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并实现了四十年的高速发展。进入新时代,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更需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更具战略优势。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现阶段国际上普遍研究国家治理体系,虽然未能明确国家治理体系的定义,但基本认同一些学者关于“治理”的基本观点。如有的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公域性、多元性等特点,并且从国家层面角度进行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可以协调各个领域的发展关系,使各个领域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有的学者认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前提下,要求政党、政府、人民群众等各个阶层均应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民主协作的方式,使各项事务有序开展;有的学者认为与管理统治理念不同,国家治理体系在建立过程中,需要满足人民群众以及各个领域的发展需求,在灵活的空间中,深入挖掘人民群众以及各个领域的创新潜力,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

同样,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学术界也没有权威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统筹各个领域治理主体、处理各种主体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水平与能力。有的学者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以国家治理体系为依托,通过建立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等社会主体,为推进治理体系法治化提供保障,使国家有效科学运转的一种能力。

國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国家治理体系是基础和载体,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作为治理体系核心内容的制度,其作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但是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制度体系也难以发挥作用。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几个关系的认识

为更好地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关键需要明确与国家治理相关的几种关系。

(一)国家治理和国家管理的关系

国家治理的主体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法治是主要治理方式。国家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命令是管理的主要方式。国家治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以保证人民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国家管理相比,国家治理更重视对人民思想的引导,使人民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在各项工作中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国家治理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动力。国家管理通过公关组织开展管理工作,各项工作全部按照管理要求进行,依照法律法规行使管理权力,如果管理工作开展遇到阻碍,可以按照法律强制推进管理工作的进行。但是国家管理工作具有强制性,容易让群众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可能会与人民群众发生矛盾,从而影响到管理效率。因此,我国应该转变管理模式,由集权式转变为多元化,要注重公平正义,有效消除产生的矛盾,维护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稳定。

(二)道德治理与法治治理的关系

道德治理和法治治理都是治理国家、建设社会的重要方式。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既要依法治理又要强化道德约束,

“道德治理”是指在提高整个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道德素养的基础之上,使得道德精神贯彻在国家治理全过程中,从而提高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质量,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法治治理”是指依法治理国家,依法管理社会。当前,我们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加强民众道德素养,使得国家治理的各项工作中,人民群众积极履行职责和义务。道德治理和法治治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一方面,法治治理需要以道德治理为基础,法治治理要符合道德要求,要以一定的道德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道德治理要以法治治理为保障,法治治理是道德治理的支撑和巨大推动力量。在当前形势多变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加强法治建设,也要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

(三)中央治理和地方治理的关系

中央政府应有效处理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中央政府采用集权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导致中央政府承担较多的工作,出现中央集权过多,管得过死的状况。但是如果过多的下放权利,地方政府享有较多的自由权,不利于国家各项政策实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快经济发展,我国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改革措施,向地方政府赋予较多的权力,更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充分挖掘经济发展潜力,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建立相互发展关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能力,有效推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化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中,经济改革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一直是我国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我们也创造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当前,我国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期,经济发展仍出现不平衡、不协调等阻碍经济发展一系列问题,如何着力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最根本的是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宏观调控,使经济处于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及时针对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实施经济补救措施,避免社会经济出现下滑情况。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已经明确各地区必须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合理配置资源等方式,逐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经济体制具备现代化发展能力。此外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贯彻法治理念,向经济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杜绝政府利用职能影响经济正常发展,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人民群众获得稳定的收入。此外政府在经济市场中应发挥协调作用,积极调动各个领域的发展意愿,使各个领域在经济市场中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至关重要。

首先要进一步实行政治民主。我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其次,要加快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畅通参政议政各项渠道,凝聚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举的治理局面。各项法律法规还必须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和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还应做到依法治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任何人享有的权利,均由宪法赋予。宪法具有国家意志、党的意志以及人民意志等特点,只有人民遵纪守法,充分体现出人民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守法价值,才能使社会更加稳定。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过程中,还应完善监督体系,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机制的管理,将人民赋予的权利,通过权利机制的方式进行约束,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防止权力滥用,造成社会不公平。

(三)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现代化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应充分发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要继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以及忠孝勇恭廉优良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发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全面认识并积极参与到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去,并在建设中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在核心价值体系中融入传统文化,借助文化解放人们的思想,深入挖掘人们的创造潜力,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结构、质量、品位、风格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文化产品需求的新变化,必然要求不断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因此,要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當前,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社会治理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大踏步,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跃成为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一系列社会性的矛盾与问题也随之而来,高速发展的经济也我们带来造成了一定的滞后,例如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民生问题、安全问题等一系列传统和非传统的矛盾。社会利益体系失衡、社会治理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所引起的网络环境安全等问题都时刻对当前我国社会的繁荣与稳定提出挑战。

为了解决社会层面的内在矛盾,我们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融为一体、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必须促进各个领域协调稳定发展。必须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上下更大的气力,提高党领导现代社会治理的水平,提高国家管理社会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切实发挥好基层群众组织的自我治理功能。必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持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必须加快社会法治建设,以法治理念和法治各项规章制度引导社会治理创新。同时做到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科学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智能化。

(五)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当今中国正处于国内外局势错综复杂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例如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生态危机面前,我们更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水平。

一方面我们要把关于人与自然的正确思想观念落实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中,把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要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打赢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的污染攻坚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另一方面要注意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性及持久性。生态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推进生态治理建设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短期内生态环境的好转、阶段性的胜利并不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和解。在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前提,以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以及可循环为目标,转变原有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走一条推进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同时,还应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处理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与做法,解决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层层障碍,促进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发展,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现代化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关键部分。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就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打铁必须自身硬”,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不断改进党的领导,特别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使党的领导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努力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深刻转变,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准确把握的必然结论。新时代,我们党应积极调整发展理念,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团结各族人民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中,应按照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协调发展的路径,以便加大国家治理能力的投入,使我国各项事业稳定推进。

参考文献:

[1]邬俊华,肖之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提升检察建议刚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18):81-82.

[2]信春鹰.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J].理论导报,2020,(5):20-22.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体系实现路径
法治角度下中国梦与国家治理之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收入分配对策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内涵探析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国家治理现代化助推中国梦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