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迪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之间应当找到最符合实际的切入点,本文以《长穗花鼓》为例,分别从其创作背景、作品特征、表演特点入手分析讨论,细述了《长穗花鼓》独特的舞蹈语言、音乐特色、质朴情感、技术难度、训练内容等,再由对《长穗花鼓》这一具体作品的分析得出对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与表演的思考。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长穗花鼓;继承与创新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民族民间舞蹈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当下社会处于极速发展转型阶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巨大冲击。在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艺术的创作更应当适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整体环境,同时也应当接受根基深厚的主流文化的支撑和引导。其中,民间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民间“根文化”在现今的作品创作中显得尤为珍贵,且如何以“根文化”为创作根基,引导相对主流的民间舞艺术审美的取向,是现阶段民间舞作品创作应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以《长穗花鼓》这一经典作品为例,从其创作背景、作品特征、表演特点入手分析讨论,细述了《长穗花鼓》的独特的舞蹈语言、音乐特色、质朴情感、技术难度、训练内容等,再由对《长穗花鼓》这一具体作品的分析得出对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与表演的思考,从而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创新继续做出相应思考。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当下,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创作来源多统一源自教材的动作素材,编导对作品的文化背景深入了解不够,凭空创造偏多,缺乏作品内容本身应当具有的饱满深厚的文化、社会、艺术价值,将重点停留在作品形式而忽视其内容含义的作品,的确难以引起观众甚至演员自身的情感共鸣,始终呈现出一种索然无味的形式感。虽以《长穗花鼓》这一经典作品为例,但该作品的记录、研究资料相对缺乏,因此研究过程相对困难。《长穗花鼓》是现在为数不多并依旧活跃在舞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品属于民间舞道具式舞蹈,对演员鼓舞技术要求高,训练过程枯燥、漫长,难坚持,因而作品传播范围窄,对其认知也就相对局限。希望通过此文让更多的人发现《长穗花鼓》的艺术、文化价值,并由此引申入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以及创新方法之中。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为深入且实际的了解《长穗花鼓》这一经典作品的编创背景、作品思想、表演特征等内容,笔者亲自访问了《长穗花鼓》编创者配偶朱巾英老师,在与专家同舞同论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宝贵资料,为研究《长穗花鼓》这一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舞台实践。作为《长穗花鼓》的演员,从参与作品基础训练再到登上舞台演绎作品,笔者较为系统且全面的接触了这一舞蹈种类,在长期的训练与丰富的演出实践中充分的体验到《长穗花鼓》这一作品的精髓与要领。因此,对其论述并非只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知识,而是笔者经过切身实践经历后的总结与提炼。
(四)阐述本课题的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难点主要为两点:其一、论舞蹈的创作与表演特征本就具有难度,因为舞蹈这一肢体艺术形式重点在于运动本身,为弥补言不能达,所以才会有手舞足蹈,因此,文字往往无法将舞蹈的要义阐释清楚详细。舞蹈的创作、表演都非直接的文字可以叙述明白,其中存在的可论点也正是最无法言明的难点。其二、关于《长穗花鼓》的记录、研究资料相对缺乏,因此研究过程相对困难。作品属于民间舞道具式舞蹈,对演员鼓舞技术要求高,训练过程枯燥、漫长,难坚持,因而作品传播范围窄,公众对其认知也就更加局限。针对上述难点,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则可概括为虽然文字对于舞蹈的阐述相对欠缺,但也不是完全道不明白。因此,从切身舞台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文字,仔细斟酌后再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则能够尽可能的将论点阐述清楚、明了。
一、《长穗花鼓》的创作背景
《长穗花鼓》是由原旅大文工团(大连歌舞团前身)著名舞蹈艺术家、国家一级编导、舞蹈教育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大连艺术学校特聘专家,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委会终审评委——张毅,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创作的经典汉族民间舞蹈作品。1952年,原旅大文工团为加强艺术感染力度、丰富艺术表演内容,故组织团员进行民间采风,以获得更为多彩的艺术创作素材。采风过程中,张毅于大连金州区(前新金县)普兰店接触到一位来自山东的徐延来老艺人,其将红鼓斜挎于身上,一手拿长50厘米左右的短穗击鼓,边敲边唱,所唱曲调节奏变化丰富,但总体上与安徽凤阳花鼓相近。此种热烈多变而又质朴纯粹的民间歌舞形式给予张毅极大的启发,他希望通过更精练的艺术提纯与更夸张的艺术加工,将这一表演形式创作为完整的舞蹈作品,进行保留传承。
创作过程中他发现,由于传统鼓舞表演中,腰鼓的鼓面只有15公分,击鼓时多用两根短穗挥舞,对辅以的肢体变化限制较大,因此难以施展更为丰富多变的舞蹈动作。为能够像采风时所见的歌舞形式一样丰富多变,张毅经过多次试验与实践后,在作品《长穗花鼓》中加长了鼓棒与鼓穗之间的连接绳,并把鼓穗末端缠绕成类似鼓槌的槌头,这样一来,原有的两根短穗就变为了现有两根长穗。以穗击鼓的表演方式,是在前人击鼓方式的基础之上独创而成,舞者表演时舞动双臂,鼓棒与鼓穗从前后上下左右不同的方向击打鼓面,极大的延展了鼓舞的肢体语言,同时也增加了表演技术难度,使作品更为精彩纷呈,于舞蹈表演角度提升了作品整体的艺术价值。今天看来,传统的击鼓含义在于表达人们热烈激动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生活情感的基础上取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地将鼓穗作夸张的艺术处理。在体会热烈激昂情感的同时,将民间舞蹈凝練、创新。
二、《长穗花鼓》的作品特征与表演特点
(一)《长穗花鼓》的作品特征
1.质朴纯粹的民间舞蹈语言
笔者认为,舞蹈艺术的核心是肢体动作,正如吴晓邦先生所说“舞蹈,按其本质是人体动作的艺术”1,舞蹈作品艺术价值体现的重点应始终落在该作品的动作语言上。就此而言,《长穗花鼓》于舞台表演过程中,并不要求绚烂的灯光效果和超视觉的舞台布景装置,其价值正是体现在肢体舞动过程中,变化与肢体动作所带动的鼓穗运动轨迹。同时,吸引观众的正是作为舞者肢体的延伸的、难以轻易控制的软绳,尽可能的在肢体力量、速度的控制下,在规律的运动中进行丰富的变化,典型的动作有:猫跳步击鼓、双环手击鼓、跳打击鼓、缠腰击鼓、叉跳击鼓、奔月击鼓等。
《长穗花鼓》原取材于凤阳花鼓,凤阳花鼓作为我国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中的典型代表,是一种集曲艺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形式,在凤阳当地是民间节庆、喜事或接待宾客时表达欢乐、热情的地方特色舞蹈,其形式活泼多样、气氛热烈欢快。但是根据张毅总结,传统的民间花鼓表演作为舞台表演艺术,有三点不足:(1)打腰鼓的工具是两根长不到一尺的鼓槌,一端拴短穗子,右手后甩时,偶尔可从背后打到鼓,形成16分音符的节奏;(2)鼓斜过左侧腰间,左臂需要用肘压鼓,左手只能小范围动作;(3)左臂一压鼓,身体必须呈半蹲状态,无法舒展。
因此,来自于民间的舞台表演艺术,需传承,更需发展。《长穗花鼓》是在民间挎着腰鼓说唱的表演形式上,把鼓绑在腰间,从鼓穗的长短、臂膀抬起的高度、鼓点的密度、鼓声的强度等方面重新设计,独树一帜地将刀、枪、棍、棒等武戏元素杂糅于舞蹈中,使得舞蹈动作在阴柔之中又增添阳刚之美,精气神、力量感倍增。这样的改变既解放了下肢,增大了下肢运动的幅度、丰富了下肢运动的方式,也解放了原本有着扶鼓作用的左手,扩大了左手动作的范围,同时,因为肢体的解放,舞者的身体还能够在舞动协调中更加收放自如;另一方面,《长穗花鼓》在鼓槌与鼓穗中加入了一米左右的长软绳,长绳凭借手臂动作的惯性,以及手腕使出的巧劲使鼓穗(短鼓槌)击鼓,同时伴随鼓槌击鼓的声音,两种鼓声相互呼应、错落有致、活泼灵动,使得作品在表演时,不仅给予观众力量美的视觉享受,同时也给予了观众层次丰富饱满、有强烈节奏感的听觉冲击。
2.喜庆欢快的民族音乐
经典民族音乐的选择和编创也是本作品的亮点之一《长穗花鼓》的音乐由大连歌舞团丛宝璋老师创作,主要由鼓、镲、唢呐、笛子、板胡、二胡、弹拨乐和打击乐组成,具有鲜明的东北民间音乐的调性特征,旋律高亢流畅、刚柔相济,与舞蹈动作珠联璧合。板胡和唢呐是民间最常用的乐器也是最具地域特色的乐器,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带动人们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使现场气氛活跃、高亢。加上笛子与弹拨乐的温婉柔美、点线交融,整首乐曲张弛有度、进退自如,既表现了男性舞者的阳刚之美也体现了女性舞者的柔敛之美,为舞蹈作品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穗花鼓》在节奏上先声夺人,一开始就使用了大鼓领奏加“四锣套子”,节奏欢快热烈、层次分明,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从而确立了舞蹈所需的氛围与属性。在女性舞者上场表演时则改用“寻常看不见,偶尔露真容”的手法,利用演员随身的腰鼓,在关键节奏点位突然敲击发声,表现了女性舞者柔中有刚、绵里藏针的英姿飒爽。舞蹈的再现段鼓乐齐鸣,使用了较多的轮奏与切分节奏,使音乐在高潮中结束。《长穗花鼓》在音乐结构采用了单三部曲式(A+B+A1)。调性上采用较为大气的“宫”调式,乐句的落音多在“商”音或“徵”音上,旋律稳健有力,有较明显的民族音乐五声音阶特性。曲作者采取了较为强烈的对比手法,使三段音乐通俗易懂、恰如其分、各领风骚,在配器手法上采用民乐常见的齐奏形式,使民乐音色融合互补、和谐大气,是为民间舞蹈音乐中的经典作品。
3.浓郁醇厚的民族特色
《长穗花鼓》的民族特色,不仅体现在典型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还体现在作品道具、服饰造型以及作品整体的基调上。《长穗花鼓》的服装整体以汉族传统民间服装为模板进行舞台化改良,尽可能在保留传统服饰特色的同时也适合舞蹈表演;颜色鲜艳明亮,以红色为主色调,再锁上金边,整体风格质朴而浓烈,喜庆而经典。其中,女演员发型为“哪吒头”:将头发从中间一分为二,各自捆好后分别盘绕在两侧,再围上一圈小花,左右两边对称。这样的发型活泼俏皮,清爽利索,与一般传统汉族民间舞中常见的独辫或盘头发型相比,即不影响动作与鼓穗的舞动,又突出该作品热烈喜庆、活泼洒脱的风格特点。
(二)《长穗花鼓》的表演特点
1.作品刚柔相济、柔中带刚的整体风格
(1)拿捏得当、熟能生巧的技术技巧
在东方歌舞团工作期间,笔者有幸成为《长穗花鼓》的领舞演员,也是现在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花鼓舞的演员之一。从进团开始接触基础击鼓训练方法至今已有十多年,逐渐发现《长穗花鼓》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想要更好的呈现这个作品,无捷径可走,唯一的方法就是反复不断的练习和训练,控制长而软的鼓穗,在一次又一次的击打中慢慢寻找手臂收放的最佳位置,配合手腕同时挑起巧用的寸劲,使得鼓穗(短鼓槌)在舞动的过程中刚好击打到鼓面,且两根鼓穗不会缠绕到一起。这也正是《长穗花鼓》作品的难点与技术点所在,表演时,长穗旋转流动如风车飞转,穗头击鼓让感情瞬间迸发,动作技术精准、利索干净,同时又需注重在舞动的连接时婉转细腻、舒展流畅,既要求技术过关,又不能为了达到技术难度而失去民间舞蹈本身具有的淳朴自然气息。它既要求男性动作阳刚有力、劲道十足,尤其强调击鼓的瞬间做到鼓穗击鼓后自然反弹;也要求女性动作舒展柔美、流畅俏丽。舞动耍穗时,要求鼓穗划动速度柔缓但仍保持鼓绳的直线状态,尤其是在鼓穗划立圆和转圈时,若绳绵软无力则容易在走圆过程中缠绕到一起。
(2)喜庆向上、开心愉悦的人物形象塑造
《舞蹈学概论》一书中提到,民间舞通常是在各种节日和民俗活动中表演的舞蹈,而其中的自娱性民间舞蹈“舞者是为了自己高兴而跳的”,虽然舞台化的“民间舞”更多源自创作者个人的意志,但其仍然保留了原民间舞蹈的大量素材同时也包含着职业舞蹈家对某种情感、观念的艺术化再现。2因此,无论是仍然保留在民间的民间舞,还是类似于《长穗花鼓》一样的舞台民间舞蹈作品,情感仍然是舞动的初衷。
2.《长穗花鼓》的训练内容
《长穗花鼓》的主体动作是摇穗击鼓。其最基本击鼓方法分为三种:1.双手一起摇穗击鼓,鼓绳和鼓穗舞动程中永远保持直线不能弯曲,不能接触到舞者身体;2.左手肘部放在鼓上同时摇穗,右手鼓穗从演员后背绕过身体打击左鼓面,在此上肢舞动状态同时,下肢舞步可以多变;3.左手鼓绳缠身打击反面鼓面,同时右手鼓绳也缠身打击反面鼓面,在此运动轨迹基础上可以左右或上下或前后交换。在上述三種最基本的击鼓方法完全掌握后,则可以再进行如圆场、十字步、跳跃、颤步等下肢训练。
其内容的训练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单一穗花训练”。该训练要求演员立身中正、气息平和,脚站丁字步,保持子午相;起穗时速度要快,向上提成一条直线,落点时,经后背反弹回归原处;起臂不动身,是起始动作的基本要求;双穗启动时快慢、节拍同步,间距相宜;手腕为主力,手臂随腕行。其中可分为两个部分的训练内容,第一部分训练内容中由“单手穗花”“双手穗花”“复合型穗花”,四十种穗花形式(具体内容可见详细教材)。第二部分是“单一击鼓训练”,该训练要求演员掌握分寸、落点准确,运用上肢、手腕熟练控制鼓绳速度、力度、运动轨迹;击鼓时臂膀带动,手腕发力(寸劲);击鼓后鼓穗不能“打死”,要在击鼓的同时挑腕弹出,这样既能使动作伸展开阔,又能使鼓声清亮。第二大类训练内容又分为“单穗击鼓”“复合型击鼓”“跳跃击鼓”“核心动作”“精品舞句”“精品舞段”以及“精品组合”六个部分,三十种击鼓方式、六个核心动作八种动作连接以及两种绕花组合,其中需要强调的是组合要求动作能将长而软的鼓穗既能提得起来又能抛得出去,并能够控制其轻、重、缓、急的速度与力度,鼓穗运行的路线、距离、速度、连接等都是重要环节。表演运用鼓穗时,要求将鼓穗视为手臂的延伸也是身体的一部分,要舞得穗随身和、浑然一体,做到“鼓穗成我,我成穗”,这样鼓穗才能在空间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完成各种方位、姿态的绕花击鼓动作。3
《长穗花鼓》训练教材看似旨在训练演员完成该剧目定制动作,最终将剧目完整呈现,但该训练教材价值与意义却远不止于此。其一,演员的肢体协调能力在训练中得到极大提升。舞蹈中,鼓穗运动的发力方向与上肢、下肢运动的方向往往是相反的,发力时的寸劲与肢体的优美延伸所需力量质感也有所不同,同时在控制肢体幅度、角度的时候仍需控制软而长的鼓穗并使其准确的击打到鼓面。因而舞蹈时,演员需要同时兼顾头、眼、臂、腕、腰、腿、穗等不同表现点,并瞬间完成。因此,训练过程实则极大的提升了演员的肢体协调性,这于演员把握其他种类、风格舞蹈作品而言,也是具有相当训练价值与意义的。其二,训练教材可以增强演员对舞蹈道具的把控能力。道具作为演员肢体的延伸,其使用是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外化作品情感、夸大视觉效果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因此,演员能否自如的掌控道具将其化为自己肢体的一部分,是道具能否成为作品点睛之笔的重要衡量标准。《长穗花鼓》中的道具包括鼓与穗两部分。鼓被固定在演员上身,从质量与空间上而言都对演员的肢体运动造成了负担影响,演员不仅需要克服鼓的重量,也需要在训练中适应鼓占有的空间,找到可以避免身体与鼓相冲突的方法,这首先需要演员加强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熟悉程度,其次也需要演员不断发掘自己身体的可能性,与鼓融为一体。另一方面,鼓穗软而长,教材训练演员利用鼓穗绕花、击鼓,实则是在训练演员肢体对力量与方位的精确把握,力度过大或不足、方位不准都无法完成击鼓与绕花的动作。同样,看似针对《长穗花鼓》作品的训练教材在提升演员对道具把握力的同时,也为演员演绎其他作品奠定了更好的基础。由此可见,《长穗花鼓》的训练意义与价值,远不止针对这一个舞蹈作品而言,其对于演员能力的开发与提升,对于演员其他作品的呈现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由《长穗花鼓》引发的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与创作的思考
(一)坚守民族民间舞蹈语汇的品质
《艺术百科全书》中将民间舞概括为“产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风格鲜明的舞蹈。它反映各地区、民族特有的劳动、风俗、交际方式和爱情生活。不同地区和民族的舞蹈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乃至地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迥异的风格特点。”4而明文军先生也曾在文章中提到“中国民族民间舞不是凭空的天才创造,它来自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真实的生活,发轫于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成就于立足科学化传承的正确选择。因此,正确地认识、把握各民族的舞蹈文化,向人民学习、向现实生活学习,掌握最鲜活的原生性素材、资料,就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5因此,笔者同样认为,艺术本为文化的产物,无论是何种舞蹈艺术形式,都不应与其所产生的独特文化背景相脱离。虽然民间舞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但创新的根本始终在民间,真正具有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民间舞作品应当尊重其艺术创作来源,坚守该民族、地域的文化传统,更应在符合群众的时代审美之中创新发展,而不应任由自我想象。
《长穗花鼓》的作者张毅,在采风过程中从一位传唱凤阳花鼓的老艺人身上找到创作灵感,由此进行艺术加工处理,一方面坚守了源自民间的舞蹈素材,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对此种艺术形式的思考与感情。在击鼓动作上,作品在保留说唱形式的击鼓方式的同时,将鼓穗转化成幅度夸大的肢体动作的一部分,运用道具艺术化来拓展有限的肢体语言,将舞者舞动时的情感通过肢体与道具一同抒发。由此无论从作品的哪个组成部分分析,《长穗花鼓》的经典都是因为它合理地将传统与创新体现在一个作品之中,它对作品艺术品质的坚守,正是它艺术、文化价值的体现。
(二)民族民间舞蹈审美的时代转化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传承经典固然是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追求的价值,但若“固步自封”,毫无创新意识,则容易与现实脱轨。资华筠先生在舞蹈生态学中提到“舞种的播布区有可能随时间的变迁而转移。某个环境中固有的舞蹈形式可以传播到另一环境中生根、发芽壮大起来”“不论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有一些舞蹈要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体育、武术、杂技、戏剧动作的特点”“在不同生态环境中,当条件具备时,他们不但能够互相渗透,甚至可以互相转化。”6舞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之中,它的发展也应当遵循所有客观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正如哲学中提到,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而舞蹈艺术本身就是典型的具有现在时态性质的表演艺术,因此,历经时代整体的发展变化,舞蹈与社会、文化甚至其他艺术形式本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舞蹈的发展必然与时代的进程相衔接,“不能忽视甚至更要格外关注各種纷繁的变异现象和本体扩张现象,并利用这些变异创造出更新更美的舞蹈艺术或新艺术。”7
张毅曾经说道,《长穗花鼓》创作时除了表现舞蹈本身的美之外,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当时时代环境下人民群众整体的精神状态,它把建国初期人民群众翻身解放的喜悦昂扬之情与极强的民族自豪感生动凝练的表现出来,借由作品对肢体的解放,象征了当时人们对于生活、思想、乃至生命解放的追求。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经了数千年的时光,以文化为根源的艺术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同样经历着复杂的演变,而舞台表演艺术恰好能将每个时代最具代表的时代特征浓缩呈现于舞台之上,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舞台作品的创作,作为当代中国舞蹈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应当在保证其原本艺术、文化审美的同时,以当下时代、社会环境为背景,做出适宜的审美转化,这样创作出的舞台作品才能在保障其原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同时被当下时代所认可,再经历不断研究、打磨、修整之后,才能成为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三)传承民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
舞蹈是一门由演员内心到肢体外部表现都需要真实情感牵引的表演艺术。当下一部分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被大家质疑,原因多样,这些作品中不乏技术高超的演员、丰富繁多的肢体动作、复杂多变的作品结构、以及华丽精美的服饰造型、炫彩夺目的舞美效果,却唯独缺乏作品内容本身应当具有的饱满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一味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将重点停留在作品形式而忽视其内容含义的作品,的确难以引起观众甚至演员自身的情感共鸣,仅仅呈现出一种索然无味的形式感。这類“创新型”民族民间舞作品,缺少深入民间、深入生活的感悟而是闭门造车追求标新立异。
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在创新的过程当中,需艺术工作者深入民间挖掘整理民间素材,同时以时代发展的视角,探寻具有社会价值且符合时代审美的作品,民间舞从民间到舞台,虽形式有变,但如何运用合适的方式恰当的运用民间素材进行创新,使得民间传统文化在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使 “根文化”成为民间舞创作的根基,从而引导民间舞蹈艺术的审美走向,是现阶段民间舞作品创作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由作品《长穗花鼓》带给笔者如下思考:民间舞蹈不仅仅是传承舞蹈动作,它作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是特有文化传承的载体,体现并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民间舞舞台作品亦应如此,它的创作与表演需要尊重、保留民间文化,作品不能凭空创造、凭空想象,表演也需突出该民族的真实情感;同时,民间舞的创作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适度创新,使其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舞蹈表演时,技术要与作品本身的文化、情感、内容相符,舞者应当意识到技术技巧在舞蹈中是辅助,而作品的文化内涵、作品本身的情感意义,以及舞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体会和演绎,才是进行民间舞作品创作与表演的关键。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2吕艺生:《舞蹈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修订版)2003年,第99~103页
3张毅、张金福、朱巾英、张颖著:《长穗花鼓舞蹈训练教材》。
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人文百科全书大系·艺术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页。
5明文军:《从民间自然形态走向科学化传承之自觉》,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12,第215页。
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7吕艺生著《舞蹈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修订版,第238页。
参考文献:
[1]孙慧:《长穗花鼓舞春秋》——张毅的舞蹈之路[J],中国艺术报,2010.01.
[2]张晓月:《舞动思绪的翅膀 创造诗意的画卷——论张毅先生现实题材舞蹈作品的诗意美》[J],东北之窗,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