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本土资源 乐享区域游戏

2020-01-07 00:50张雅芳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32期
关键词:用活乐享本土资源

张雅芳

摘 要: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为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启蒙作用。本文以本土资源利用为突破口,让本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真正“活”起来,开启孩子们的潜能,让孩子们的学习更有趣、体验操作更真实、表现更自如,发挥“小区域、大智慧”的作用,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用活;本土资源;乐享;区域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2-0045-02

【Abstract】The regional activities of the kindergarten set up a platform for each child'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and have a unique enlightening effect on the child's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takes the use of local resources as a breakthrough,so that local resources can truly "live" in kindergarten regional activities,open up the potential of children,make children's learning more interesting,experience operation more real,more comfortable performance,play "small area,The role of "Great Wisdom"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words】Life;Local resources;Enjoyment;Regional games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纲要》指出:各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各地各园就地取材,开发、利用本土资源,让幼儿在充满本土特色的、独具一格的区域游戏中学习。因此,我们尝试以本土资源利用为突破口,让本土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真正“活”起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体验操作、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

1.盘活家长资源,快乐区域

(盘活:是指采取措施,使恢复运作)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正确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意识到大部分家长从小在闽南长大,沐浴在闽南文化中,对闽南本土文化有更多更深的认识和感知,盘活这隐性的资源,让区域有家长资源的融入变得更丰富多彩,让幼儿的活动更快乐。

2.活化本土资源,快乐区域

(活化:是指使分子∕原子能量增强)

(1)本土资源多领域拓展

每种材料都具有自己的特性,但我们发现分科式下的区域活动,局限了材料的运用,根据材料的特性,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拓展思路,拓展材料的多领域使用,使材料有更多更好的利用价值。

片段:闽南记忆的红箸(红筷子)每逢喜庆日子总会出现在餐桌上。为了让孩子学习拿筷子,教师会在自理区投放红箸,让孩子用筷子夹泡沫粒、夹花生、夹豆子等。这天自理区只有凯凯和轩轩,凯凯一手抓起一把红箸,放在手上边转动嘴巴边‘咚咚咚的发声配合表演,引起了表演区妍妍的注意,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凯凯回答到“这是火娃的火轮,你看红色的筷子转起来就像一个红色的圆圈。”妍妍开心地给凯凯鼓起掌:“真像火轮,我表演武旦需要兵器,这个火轮可以送给我吗?”凯凯开心的说“可以,我再把它装饰一下。”说着,从旁边抽出一条红色的绸带,把红箸来来回回捆绑了好多圈,还特意留了一节飘带后,满意的给了妍妍,妍妍的新表演道具引起了表演区小朋友的羡慕,纷纷来自理区找凯凯,红箸变身成表演区的道具。

思考:材料跨出区域的局限,拓展到不同区域,形成了积极的横向联系。箸,生活用品,闽南更是赋予箸节庆风俗色彩,在颜色、图案上变得绚丽漂亮,案例中凯凯转动红箸,红红的颜色,让筷子转起来像‘火轮,赋予孩子想象的空间,也吸引了表演区孩子的注意,成了表演区的道具。而古厝测量区因测量工具的不适应让孩子们一度想放弃,红箸因其鲜艳的颜色引起了孩子注意,激发了孩子替换使用测量工具的灵感,红箸由自理区的夹豆子到表演区的兵器到科学区的测量工具,红箸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了红箸跨其功能的作用,跟随幼儿的学习需要,在不同领域区成为孩子学习的材料和工具。材料多领域的拓展不仅使区域材料更丰富,区域活动更生动,还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在区域中快乐的学,自主的探索。

(2)本土资源多层次拓展

本土资源运用于区域时盲目追求材料的原生态,只重视材料的数量多、样式功能多。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活动是立体的,因而材料也應该是立体、多层次的。

片段:我们把簸箕、筲箕、筛子、箩兜等竹编器具放在大班公共区。得知公共区投放了新材料,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挑选自己喜欢的带回活动区,制作坊的昕昕和琳琳两个好朋友拿了筲箕,用毛线缠啊缠,水粉画啊画;运动区的谦谦、晗晗、阳阳每样都拿了一种各自玩起来,拿着球路过的泉泉调皮的把球扔进箩兜里,笑着说“放一个球。”望着箩兜里的球,谦谦没有发火,而是邀请泉泉“来,我们把球抬起来。”俩人玩起抬球游戏,箩兜内的球越放越多,越来越重,但俩人依然坚持抬得不亦乐乎,晗晗、阳阳看到了,扔下手中的簸箕、筲箕、筛子,一起用箩兜抬球。扔在地上的簸箕、筲箕、筛子被路过的小班小朋友捡到了,一个小朋友抢先坐在簸箕上,两只小脚一上一下蹬着地,手做转动方向盘状,嘴巴发出‘砰砰砰的声音。簸箕变成了小班孩子眼中的碰碰车。

思考:簸箕、筲箕、箢箕、筛子、箩兜等竹编器具曾经是人们生活的器具,晾晒红薯条、青瓜、豆腐块、萝卜条的筲箕、箢箕、箩兜。还有年兜时装碗糕、甜粿、萝卜粿、五香卷、炸鱼炸肉炸豆干的簸箕、筛子,满满的都是儿时温馨的回忆。但在格式化、标准化的当代这些本土化的竹编器具正逐渐消失,我们让这些带着记忆的竹编器具走进区域,用他们‘灵动气息,打破年龄段界限,在与孩子的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小班孩子属于具体形象思维,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当簸箕、筲箕、筛子、箩兜等竹编器具出现时,孩子们就形象的把箩兜当成浴盆,把筲箕当斗笠,把簸箕当成碰碰车。中班的孩子还处于直观思维阶段,常常凭直观从表面的某些特征来认识事物,把簸箕、筲箕、筛子、箩兜等竹编器具直观的当成筛子、塔层,大班幼儿思维积极、活跃,喜欢挑战性的学习内容,筲箕毛线捆扎一扎,水粉颜料画一画就变身为美丽的小姑娘。本土材料因其很本土、很原生态,没有领域限制、没有功能限制,更没有层次限制,而越发显得生动。

3.活络已有资源,快乐区域

(活络:是指灵活、不拘泥)

(1)资源的改编、重组

片段:秋收之后黄橙橙的稻草常被用于区域游戏。当稻草投放在材料区,有的孩子拿来铺成床,有的孩子用扭扭棒把稻草捆扎成一捆当成扫把,有的把稻草插在瓶子里后排成一排当成围墙……孩子们把稻草用到极致。这天活动区的贤贤、琪琪、毅毅三个孩子跑过来懊恼地说,需要一个‘火圈可是找不到,只找到一个塑料圈。老师问“那可以与什么材料合起来改一改吗?看看材料区有没有可以帮到你们的材料。”小伙伴们来到材料区,琪琪一眼就看上了红色的绸带说:“把这绑在圈上,它是红色的很像火。”毅毅不同意了:“不像火,火会有火焰的。”小伙伴们陷入了沉思,眼睛在材料区搜索。这时恰巧炫炫拿着稻草跑过,稻草随着跑动的步划一颤一颤的抖动。毅毅开心的说:“你们看,稻草的尾巴动来动去很像火焰。”琪琪说:“那我们用红色绸带把稻草绑在圈上,有火焰有火的红色,就是‘火圈”了”。可是稻草已经让炫炫拿光了,毅毅的眼光落到已经捆扎成扫把的稻草上:“我们把那些‘扫把绑上去。”小伙伴们开心地笑了,抱起‘扫把,开始了‘火圈的重组和改编。

思考:改编、重组要基于保护本土资源的价值为基础,选择符合本土资源本身物质特征的方式。利用已有的材料融入新材料中,让材料充满新动能。就案例中‘火圈的生成,孩子们需要一个‘火圈但手中只有一个塑料圈,当孩子们求助老师,为了让材料动起来与孩子们互动,老师鼓励、引导孩子们思考可以与什么材料合起来改一改,找一找材料区有没有可以用的材料。红绸带的颜色给与孩子直观的启示,但“火有火焰”激发了孩子们对材料的改造,当得知稻草已经被炫炫拿光,孩子们把放在一旁的‘扫把运用起来,新的材料和现有的材料进行有效的结合利用,塑料圈、红绸带、‘扫把三种材料合理、适宜的组合、改造,让塑料圈华丽转身,变成孩子想要的‘火圈,激发出孩子巧妙的创造力和全新的材料组合方法。区域活动中孩子在与材料不断互动中,探究学习不断的深入,老师的退一步,孩子们向前了一大步,教师的语言点拨,给了孩子改造塑料圈的动力。改编、重组使材料得以升级,成功的使材料在區域中‘活起来。

(2)开发创新资源

材料有的可以改编,有的可以重组,当两样都不适宜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创新,促进新旧转换。

片段:地处闽南,最不缺海鲜,蛤蜊、河蚌、扇贝、牡蛎、沙螺等壳类的贝壳常常被老师用在区域游戏。或用来画、或用来制作风铃,或用在角色区游戏。霖霖、曦曦、菲菲等几个正在舞台上伴随着音乐表演自编的童话剧,小导演昕昕有模有样的指导着,昕昕说“这里要有一段音乐,表示小偷垫脚尖走路。”于是小伙伴们开始找乐器,但班级的乐器被隔壁班借走了。小导演眼睛在活动室搜索,落在了材料区的贝壳上,拿起两个扇贝壳,笃笃笃的敲了几下,若有所思的放下,又拿了两个河蚌壳笃笃笃地敲几下,脸上露出了笑容,立刻取了四个河蚌壳,把它们分给霖霖,并手把手的示范用河蚌壳敲出小偷垫脚尖走路的声音。

思考:在区域中,教师在引导幼儿对材料进行利用时,要充分挖掘材料的使用潜力,使一些老旧的材料也能在创新中得到有效利用,形成新的利用方式。蛤蜊、河蚌、扇贝、牡蛎、沙螺等是闽南人餐桌上的食物,其壳常被用来建蚝壳厝,或用来美术创作,制作风铃等。案例中,蛤蜊壳被昕昕创新的用来当乐器,两个蛤蜊壳笃笃笃发出声音,形象的表现小偷踮起脚尖的样子;沙螺壳小、颜色黄中带黑纹,被孩子们创造性的用来表现龙鳞,孩子们对材料造型、颜色挖掘、赋予了材料新的内涵,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焕发新生命。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是通过游戏材料来实现的,幼儿的兴趣来自于对材料的操作的趣味性,幼儿的发展也依赖于对材料的探索。把本土资源带进幼儿的区域活动,让它多领域、多功能、多层次的拓展,或改编重组、创新,让材料充分“活”起来,满足幼儿区域游戏中操作、探索的需要。让幼儿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区域活动的主人。从而促进动手、动脑、动口,扩大眼界、激发好奇心,丰富联想、活跃思维,也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促进健康、和谐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非非,孙秦丽.读懂孩子,设置区域[J].教育期刊,2012.08(05):4

[2]施亚芳.让区域活动更富吸引力[J].教育期刊:幼儿教育,2013(01):20

[3]蔡黎黎.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合理设置[J].教育期刊,2014(01):08

猜你喜欢
用活乐享本土资源
重九时节
“乐享”教育理念下乡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用灵动的童心构建“活”的课堂
“用活”语文教材二三式
依托本土资源 提升科学素养
有效借力本土资源 创设幼儿游戏环境
浅谈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走廊环境
乐享语文课堂学习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乐享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