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洁 严育洪
【摘 要】“跟着影视学数学”是学生喜欢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新样貌。在教学中,为达成用影视驱动学生学习的目标,教师可以使用以下策略:直接利用、适度改编、相互融合、多维扩展、创新使用等。
【关键词】影视;任务驱动学习;使用策略
作家林清玄说:“要通过生命不断的转弯,发现多元的样貌,而不要生活在一元的状态下。”数学教学中,教学设计也不应总处于一元的状态,而要通过创建多元的样貌,让课堂焕发创新的活力,让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
把影视作品“转弯”到课堂教学中,设计“跟着影视学数学”的任务,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样貌。在教学中,为达成用影视驱动学生学习的目标,可以使用如下策略。
一、直接利用
有些影视资源自带“数学味”,可以直接拿来或直接提取,用作知识的导入、知识的巩固或知识的复习。
电视剧《越狱》第一季最后一集有一个片段:“用粘面粉的方法推测报警密码”,在上“排列与组合”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开始前直接播放这段影像,将学生带入紧张、刺激且充满期待的情境中,学生会马上进入“根据显现的‘0,4,2,6这四个按键数字推测出报警密码,以便尽早越狱”这一任务状态,开展学习活动。
《邋遢大王历险记》中“用一筆画出图形并覆盖全部的点才能开锁逃出密室(如图1)”的片段也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好素材。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播放这一片段,让学生在紧张的动画片背景音乐中去尝试、去琢磨。当学生有了想法后,教师接着播放动画片揭示答案(如图2),再进入后续的学习。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开头部分,当少年派把π这个小数密密麻麻写满一面黑板时,学生一定会在震撼中对“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留下深刻的印象。
陈可辛导演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拍摄的短片《三分钟》刷爆了朋友圈,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
一位从南宁到哈尔滨的女列车乘务员连续好几年春节都是在车上度过的。这一次,儿子打算趁着停站3分钟的空隙,在站台和妈妈见上一面。
一个拥抱之后,儿子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事——在妈妈面前背起了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原来,之前妈妈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吓唬他:“如果还是记不住乘法表,就不能上我们镇的小学,更见不到妈妈了。”
“九九八十一!”伴随着乘法口诀的完成,儿子又要和妈妈说再见了。短短的3分钟,就这样过完了。
在这个微电影中,儿子完整地背诵了乘法口诀。刚学完乘法口诀的学生边看电影边跟着背诵,在感动落泪中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增加了情感的温度。
像这样可以直接利用的影视资源还有很多,如动画片《图图的智慧王国》中的《找到家里的图形》《数学的故事》《概率知多少》《数学大谜思》《统计的乐趣》《地平线系列:大数据时代》《阿兰·图灵》等等。教师要善于做个有心人,用好这些资源。
二、适度改编
有些影视作品如果直接引入课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连接或许还不够紧密,教师可以适度对它们进行改编,把原有的影视情节嵌入数学知识或把数学知识改编成影视并以此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
动画片《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有一个关于密码箱的片段:“小头爸爸忘记了密码箱的密码,幸好大头儿子留下了关于密码的信息。”一教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将这一片段改编为以下故事情节:(1)出示密码条“XYZ”;(2)在学生无法猜出的情况下给出提示“2、4、X、8、10……”“3×Y=24”“Z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生破解出密码是“680”。之后,教师由“字母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自然引入“字母还可以表示一个变化的数”的新课,引导学生继续破解知识的“密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一位教师则把“数字与编码”一课改编成了一部完整的侦探片:从公司失窃报警引出电话号码中的编码,到罪犯写的一张借条上有身份证号码中的编码,到罪犯开车逃跑时车牌中的编码,到监控录像中显示路牌中的编码,到罪犯购买高铁票中的编码,到住宿酒店门牌号与房间号中的编码……罪犯一路逃,警察一路追,学生一路学,学数学知识,也学破案知识,整节课的教学可谓一场惊心动魄的侦探故事片,也将零散的知识点融为了一体。
三、相互融合
影视资源还可以相互融合,组合使用,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用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新授板块,教师可以组合使用两个影视内容,以导入新知:首先设计“跟着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学数学”的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在你三点钟位置有个包(如图3)这一指令,何晨光能一下子确定包的位置吗”。经过讨论,学生认为除了方向,还需要加上距离(如图4)。
随之,学生发现用“几点钟方向”无法表示任意角度,于是转入“跟着电影《红海行动》学数学”的任务驱动学习,用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如图5)。
又如,在讲解“统计”知识时,可以先播放电影《地下铁》中主人公统计来往地铁中乘客所穿鞋子种类的视频片段,由此导出“统计”概念;完成概念理解后,播放电影《复仇者联盟3》,让学生完成“统计影片中各位超级英雄出现时长”的任务。
再如,一教师把动画片与专题片进行组合,共同助力“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一课的教学。首先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打桌球”片段:“汤姆真厉害!刘老师可一次都没打过桌球,我想了解这个运动,于是上网搜索,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视频。”随之播放“桌球轨迹”的短视频,“刘老师在这个视频中(如图6)居然遇见了我们才认识的新朋友,它是谁呢?”“原来是角呀,看来生活中处处藏着数学呢!这些角的大小各不相同,那它们会有自己特有的名字吗?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角。”
最后教师下载桌球的手机视频游戏,在与学生一起玩的过程中让学生练习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判断(如图7)。
这样相互融合的方式让教学灵活生动,但需要教师自身有较多的影视作品储备,并能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用。
四、多维扩展
影视资源的使用可能在多個维度同时存在和发生作用。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种影视资源可用于多个教学内容,另一种情况是多种影视资源可用于一个教学内容。
对于可用于多个教学内容的影视资源,教师可以连续使用。例如动画片《熊熊乐园》中有一集是《找到浣熊奶奶小时候的宝藏》,里面有学生熟悉和喜欢的熊大、熊二等动漫形象,这一影视内容既可以用于设计“认识厘米”,也可以用于设计“认识身体尺”的学习任务。教学时可以在一个知识单元之头尾播放两次,让学生的学习在“有始有终”中圆满完成。
对影片《囧妈》,教师既可利用影片中的地图加上比例尺求北京到乌兰巴托的实际距离,用来学习“比例尺”,也可通过显示一路上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等几个地方的气温引入“负数的认识”。
教师要善于观察与联系,巧妙寻找多维度拓展影视作品价值的切入口。
五、创新使用
在使用影视资源时,教师还可以打破常规和惯式,改造或创造新事物、新方法、新元素、新路径、新环境,开创用好影视资源的新天地。
如“排列与组合”教学中,教师引出《射雕英雄传》中的一段情节:“洪七公道:‘肉只五种,但猪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一共有几般变化,我可算不出了。”教师将其降低难度提出问题:“有五种肉,最后一条有两种肉混杂,最后一条有多少种不同的滋味?”以此替代教材“球队比赛”的例题。
台湾彰化县一位中学老师把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一首儿歌“虫虫虫虫,飞!虫子,虫子,一大堆!”编成了一个数学等式“虫虫虫虫×飞=虫子×虫子+一大堆”(答案为:9999×1=96×96+783)。学生感到神奇,在做题之余,有的主动观看了这部电影,有的还阅读了林海音的同名短篇小说。
有位教师在教学“多边形的认识”单元后,设计了“跟着抖音短视频看‘美丽的多边形”欣赏活动,学生在魔幻般的视觉冲击中,既复习了多边形知识,又看到了多边形在自然、生物、艺术、建筑、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还领略了多边形动态组合与变换的美丽画面。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跟着影视学数学”可以达成课堂新样貌:教学气氛像影视剧那样有盼头,教学材料像影视剧那样有看头,教学活动像影视剧那样有劲头。此情此景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收视率”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管国贤,严育洪. 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2(8).
[2]严育洪.课堂突围与开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严育洪.让学习真正发生——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解读与实施[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7.
(江苏省无锡市五河新村小学 214045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 2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