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敏
[摘 要] 以“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依据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设计大学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产出导向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促进有效学习,从而有效解决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用剥离”的弊端。
[关 键 词] 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高职院校;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192-02
一、引言
一直以来,高职高专的大学英语教学都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课费时费力、教学效果不优的问题。同时,英语教学改革又要求高职大学英语课堂应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相结合。如何让大学英语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学用结合”,成为英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教学理论体系——“产出导向法”,力图解决外语教学中的种种弊端。
二、产出导向法理论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 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包含教学理念、教学假设、教学流程三部分。其中,教学理念主要包含“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学习中心说”肯定了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课堂活动最终都是为有效学习服务的。“学用一体说”反对学用剥离,倡导学用结合,边学边用,学中用,用中学。“学”指一切输入性的活动,而“用”则指学生的输出性活动。“全人教育说”强调语言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学不仅要实现工具性的目标,还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POA理论的教学假设则包含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和选择性学习假设。而教学流程包括三个核心环节:(1)“驱动”,教师要设计合适的交际场景和交际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学习的饥饿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2)“促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输入材料,促成学生完成学习任务。(3)“评价”,在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产出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并进行必要补充。
三、基于POA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
本研究以POA教学理念为指导,尝试将产出导向法运用到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本文以世纪英语综合教程I(第五版)Unit 6(Studying Abroad)Reading A(Studying at Oxford)为例,依据“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来设计教学过程,从而检验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本文的授课对象为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导游专业一年级学生,班级人数32人,教学设计为4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本次教学的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能掌握文章中的重难点词汇、短语以及定语从句语法,并正确、灵活运用于日常英语交流之中;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组织语言完成教学讲解任务。(2)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教学资料;情感目标则是开阔学生眼界,带领他们走进世界名校,引导他们继续深造。
(二)教学任务
教师将教学任务设定将全班32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5~8人,对文章Studying at Oxford的五个段落进行分段讲解,要求学生克服害怕心理,充分利用网络、字典等各种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对各段落进行重点词汇、短语、语法的讲解,同时扩展与之相关的英语背景文化知识。
(三)教学实践
1.驱动环节(1课时)
本单元的这篇文章Studying at Oxford从卓越成就、知名校友、主要构成学院以及如何申请入学等四个方面,向读者非常详细地介绍了牛津大学。在新课导入环节,结合学生所学的导游专业实际,教師提前安排一名学生给大家分享一段导游词。此导游词以本校为介绍对象,按照校门、林荫大道、学生寝室、食堂、教学楼、实训楼等为游览参观顺序,从校园环境、教学硬件设施、开设专业、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讲解。这样导入一是非常直接地引出了本次教学任务的主题university,二是将学生的导游讲解专业技能与英语口头表达技能有机结合,既巩固了专业讲解能力,又锻炼了英语口语。
通过此环节的预热,教师非常自然地由university展开话题,提出问题Can you list some top universities?引导学生列举一些世界名校,进而引出牛津大学。随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1)Can you use some adjectives or phrases to describe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2)Why is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so well-known in the whole world?紧接着,教师让学生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牛津大学知名校友。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对任务进行初步尝试,意识到自己语言表达的不足,产生学习的饥饿感,一步一步激发学生对牛津大学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学习。
鉴于目前高职大学英语课时有限、教材信息量较大的实际情况,教师在驱动这一环节,提前通过蓝墨云班课学习平台,发布了任务清单、课件及文档资料,让学生在上课之前以学习小组(共5组,每组5~8人)为单位认领任务,每组负责一个段落的剖析讲解。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教师提供的输入材料中进行学习、讨论及加工利用。
2.促成环节(2课时)
促成环节是产出导向法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就好比“脚手架”,起着中介引领的作用。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加必要的输入材料,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围绕产出任务,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促成任务完成。在本次教学任务中,教师采取了以下具体步骤。
首先,教师通过鸿合交互平板,利用投屏功能,讓学生观看一段时长约四分钟的牛津大学英语视频资料,各小组根据所认领任务进行选择性学习,促进任务完成。
其次,笔者再次重申产出任务,让各小组更加清楚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和步骤,同时引导各小组将产出任务分解为三个子任务,即字词语法、翻译技巧、文化差异。
1.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在文中划出重点、难点词汇、语法结构等。各小组在课前已认领了讲解任务,所以这一环节的“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对产出任务中的字词、语法结构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学生也可以进一步熟悉其他小组的讲解段落,在其他小组呈现产出任务时,做到听课有选择、笔记有重点。例如,在介绍牛津大学是世界顶级知名大学时,关于知名、顶级、有名望的语言表达,文中采用了be known for,top,leading,prestigious,stand first,etc.学生要有意识地识记,为后续的产出服务。
2.教师要求学生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并能较为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英汉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语法结构不同,并且表达思想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做到“戴着脚镣跳舞”,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摆脱原文的约束,避免洋腔洋调。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往所学的翻译方法,比如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减译法、拆分法、合并法等。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是关键所在,这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饥饿感,学习压力与动力并存。
3.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找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进行相关的知识延伸。本课文旨在介绍牛津大学,学生在了解牛津大学的同时,应该同步了解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例如学生成绩与能力、高考制度等。
经过语言、翻译和文化三个子任务促成环节后,教师要求各学习小组分别在15分钟内,完成认领段落的讲解任务。
3.评价环节(1课时)
在各小组展示产出任务后,进入评价环节,一方面帮助教师了解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发现问题并进行补救,进一步提高产出任务的质量。在这一环节,教师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三者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核各小组的产出效果。首先,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软件,邀请所有学生对本小组、其他小组的产出任务进行打分;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各小组产出任务优缺点;最后,教师对有代表性的错误进行纠错教学,包括字词句、翻译等方面,同时,针对各小组扩展的中西方教育差异进行补充、延伸。
四、POA教学反思
经过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多次教学实践,教师明显感受到POA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1)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更高,学习干劲十足,学习效果更好。学生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认领学习任务,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网络资源,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相关内容,积极为后续的产出任务做准备。通过呈现产出任务,学生获得了更强的成就感,深刻感受到“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越多,收获越多”,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教师将产出导向法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后,由教学的“主导者”变成了“辅助者”,发挥着中介引领的作用。教师秉承“学用一体”的教学理念,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布置合适的产出任务,给学生创造使用语言的机会,真正达到“学用结合”。
五、结语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还存在学、用两张皮的问题,而产出导向法正好践行了“学用一体”的理念。因此,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也会促使教师更好地发挥“辅助者”的作用,最终提高整个高职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不断夯实他们的就业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龚耀.世纪英语综合教程I(第五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2]李佐.“产出导向法”在高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1):88-92.
[3]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6-554.
[4]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06-114,147.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