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贝聿铭的香山饭店看中国建筑的昔影新妆

2020-01-07 08:14谭苗苗魏思文
艺术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贝聿铭后现代主义

谭苗苗 魏思文

摘要:随着各国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国建筑设计逐渐趋于“千城一面”,本文深思在现代化浪潮下凸显中国建筑的民族化特色的途径,预判未来社会整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拓展。1982年,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落成,这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经典之作,对中国建筑民族化的探索与追求,有着相当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贝聿铭;后现代主义;香山饭店;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2

当代中国设计艺术作品缺乏文化自信与认同感。《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象征与符号,但当代中国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大面积的“盲区”。虽然课程化与系统性的设计教学始于西方国家,但是盲目地生搬硬套西方设计理念是不明智的。中国的艺术设计要想重回东方艺术之美的巅峰,在设计上必须寻根问祖,只有具有民族风格与时代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 当代中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定位不当

现代主义建筑在城市中拔地而起,当代中国建筑面临危机,这场危机折射出了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方向的迷失。正如贝聿铭所说,中国当代设计师目前在建筑形式方面应该谋求物力可及与尊重自身文化两个方面的发展与平衡。这表明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只有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才能塑造出真正令人为之侧目的民族特色艺术文化。

2 设计建造香山饭店的意义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从建筑功能性以及实用性的角度来评判香山饭店的设计建造,其实这是明显失当的,而贝聿铭先生之所以选址香山建造这间饭店,也是“想借香山饭店这个契机筛选中国建筑传统值得保留的地方”。毕竟在反对盲目学习西方建筑形式的同时,传统的大屋顶形式又的确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设计建造香山饭店的真正目的在于引领人们去关注、去探索,怎樣将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与建筑融合在一起。

3 香山饭店的设计解析

3.1 香山饭店整体综述

3.1.1 香山饭店的周边环境

香山饭店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式建筑群与水光山色融为一体。香山饭店环境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中“天人合一”的风水之美。古往今来,对于建筑选址,不管是“南朝四百八十寺”还是“小桥流水人家”,我们始终相信人与自然天地之间有神秘的磁场联系,我们的文化时刻传达着皈依自然的愿景[1]。

3.1.2 香山饭店的空间布局

关于香山饭店的建筑布局,贝聿铭着重体现了五个特点。一是归根。贝聿铭认为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所以在运用现代化手法的同时,也要寻历史的根。二是环境为先。单体建筑的设计建造应放在全局环境中考虑,让两者和谐共生,相辅相成。三是建筑为人服务。以人的需求为设计出发点组织空间。四是刻意传神。从“民族化”的“化”字入手,集江南园林的精巧与北方建筑的开阔之长,吸收提取,凝练变形。五是控制体量与空间。减少层数,控制层高,以简洁的色彩与明了的装饰线条修饰建筑外在,减弱建筑重量感[2]。香山饭店的平面布局,利用了中轴线这一传统手法,对称性之中又巧生非对称性,严谨却不古板。院落的格局使酒店内所有房间无一不被绿植眷顾。山墙、冷巷、前庭、后庭、天井、挑檐……还有清风拂过的回廊伴着林间跳跃的阳光,这是所有中国人骨子里对岁月静好的向往。

3.2 香山饭店的设计手法

3.2.1 香山饭店的建筑设计手法

香山饭店在建筑外形上,摒弃了古典式的大屋顶,借鉴了中国传统民居惯用的硬山顶,整体建筑严格控制层高,四周的墙面摆脱了人们脑海中关于北方建筑朱墙灿瓦的形象,推陈出新地再现了烟雨江南白墙黛瓦的基本色调,墙上无处不在的菱形窗仿佛诉说着贝先生对江南的印象[3]。这些重复的菱形窗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展现出独特的东方古典园林气质。

3.2.2 香山饭店的景观设计手法

香山饭店无论是室内景观还是室外景观,都采用障景、衬景的方式,注重层次感和意境感的打磨[4]。室内景观多集中于大堂,一方清池,两座山石,动静相衬,韵律自成[5]。植物高低错落,窗后空间若隐若现,增强了景深效果[6]。此外,主花园是香山饭店中最大的室外庭园,其中茂林修竹、松柏叠翠与其他八个大小不一的庭院连接,景色各异,成“四绝十八景”,令人驻足[7]。

3.2.3 香山饭店的整体设计手法

整个饭店就是一个大园林,设计思想与我国古代造园思想紧密贴合。童寯这样解释园:“园之布局,虽变化无尽,而其最简单需要[8]。实全含于‘园字之内。”[9]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的过程中,便巧妙借鉴了传统江南民居的建筑外形及其景观布局,使用现代营造手法,创造性地将传统江南园林的雅韵融入其间,以寻求古今对话,以期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10]。

4 传统文化符号在香山饭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1 传统文化符号在香山饭店建筑外形设计中的应用

硬山式屋顶的设计转化:贝聿铭认为,“建筑必须来自人们的住宅”[11]。硬山式屋顶是中式大屋顶在现代建筑表现平庸的局面下,探索中国建筑创作民族化的道路上产生的。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建筑北京曾风靡一时,但大多是现代化的钢筋水泥西式洋房[12]。中式大屋顶的拼接,方枘圆凿,徒增笑谈。因此,香山饭店屋顶的设计,借鉴了我国传统建筑屋顶中最常见的硬山形式,这是民间建筑的朴素呈现,却最合时宜地结合了形式与功能,接续了传统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裂缝[13]。

4.2 传统文化符号在香山饭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2.1 古树的保护

雕梁画栋易得,百年树木难得[14]。古人的造园观念与审美情趣,十分注重对树木的保护。作为曾经帝王行宫的所在之地,贵族的游玩之处,香山自然少不了奇花异草,参天古树[15]。贝聿铭因地制宜,建筑以两棵有着八百年历史的银杏树所在的主花园为中心展开,饭店客房故意绕开了古树,使这些珍贵的树木得以保留。而这些珍贵的古树本身就是难得的风景,此地也成了即时的园林[16]。

4.2.2 传统景观庭院的再现

在民居建筑中,传统庭院占据很大的比例[17]。香山饭店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院落组合而成,整个建筑由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向外延伸,其中,主花园面积最大,与其余面积较小的庭院形成鲜明的主次对比[18]。各庭院景观基调一致,但和而不同,因地制宜,呈现出了自然山林的野趣以及“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整个香山饭店的庭院设计是传统庭院院落组合精髓的提炼,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与美学精神[19]。

4.2.3 “曲水流觞”的重建

“曲水流觞”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演变历程,渐渐发展成文人雅士饮酒作诗、体味人生的活动。这一典故引入人们的怀古情思,再现了魏晋时代的文思内涵,“曲水流觞”位于香山饭店主花园内水景的中心位置,蜿蜒的水系与笔直的平台形成鲜明对比,池中锦鲤摆尾摇曳。设计不仅丰富了水景的层次,而且增添了趣味性。

5 结语

贝聿铭先生用香山饭店告诉我们,中国建筑传统里还有许多不落窠臼的建筑文化,它不同于西方高耸的塔尖、直白的恢宏。它狭小时,常表现为一隅的精致;它恢宏时,有吐纳山水的气势。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精髓,有“魂、形、神”三种境界,能给人中国的、东方的美的感受。时代不断向前发展,新建筑不断出现,城市地域特色逐渐消失,令人叹惋。未来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让传统与现代对话,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之路,才能使现代设计在继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 黃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17.

[2] 朱子煊.对香山饭店设计的两点看法[J].建筑学报,1983(03):78-79.

[3] 于琪,曹磊.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可行性研究[J].美术教究,2018(23):103-104+112.

[4] 宋昱萱,曹磊.商业街景观规划中城市文脉的延续[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6):40-41.

[5] 卜华成,徐英,曹磊.国内工业遗址改造案例研究及启示[J].大众文艺,2018(19):144-145.

[6] 李鹏程,曹磊,窦逗.商业综合体屋顶绿化设计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71-72.

[7] 陈思,马子龙,曹磊.网师园的空间景观与环境行为探究[J].绿色科技,2012(09):1-5.

[8] 赵婧,曹磊.明清无梁殿建筑装饰特色研究[J].兰台世界,2015(03):146-147.

[9] 李星怡,曹磊,窦逗.景观一体化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19):125-126.

[10] 成明,朱宇婷.植物造景分析——以水花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62-64+67.

[11] 丁凡倬,郝凯利,薛晨,等.陈之有意 设之成境——室内陈设艺术刍议[J].大众文艺,2019(14):126-127.

[12] 陈思,马子龙,曹磊.网师园的空间景观与环境行为探究[J].绿色科技,2012(09):1-5.

[13] 张冬冬,曹磊.在家具设计中传统手工艺对个性化定制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6,29(06):269.

[14] 成明,朱宇婷.植物造景分析——以水花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62-64+67.

[15] 季优铭,朱宇婷.南京地铁站壁画艺术风格研究[J].大众文艺,2019(20):94-95.

[16] 郁添渊,曹磊.探索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2):92-93.

[17] 刘思宇,曹磊,窦逗.城市家具规划设计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8(21):65-66.

[18] 卜华成,于琪,曹磊.新式茶饮门店空间设计中的风格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9):114-115.

[19] 张秋实,曹磊.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电视技术,2018,42(10):142-146.

作者简介:谭苗苗(1999—),女,江苏宿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魏思文(1999—),女,江苏淮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老师:曹磊(197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朱宇婷(199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贝聿铭后现代主义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贝聿铭的石头情结及对我们的启示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令卢浮宫焕发新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特点解析——以我国影视作品为例
贝聿铭的长寿经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BOOMTOWN BL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