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宇霞
[摘 要]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是当前形势下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幼儿园教师的数学素养对学前儿童数学启蒙教育、提高整体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提高幼儿园教师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高职院校,发挥高职院校的指导作用,与幼儿园“园校合作共研”,通过共同开展的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研究:数学素养再提升,踏实做好常态课;探索活动游戏化,能够胜任特色课;一课三研促发展,打造优质示范课,以提高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园教师数学素养的有效提高。
[关 键 词] 园校合作共研;幼儿园数学活动;集体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48-02
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起点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呼唤优质的学前教育。而能否对学前儿童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关键在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的期望越来越高,急需幼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进而对培养幼儿师资的高职院校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学前儿童阶段是数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培养学前儿童数学兴趣、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及其后续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是当前形势下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它的作用在于将学前儿童探索外界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等需求纳入有一定目标和计划的教育程序,通过学前儿童自身的动作和构建行动,用来促进他们在态度、情感表达、认知外界等方面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教师的数学素养对学前儿童数学启蒙教育、提高整体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幼儿园教师的数学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数学能力培养及学前儿童教育质量。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高职院校,发挥高职院校的指导作用,通过“园校合作共研”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中,集体教学是幼儿园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学方式。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目标的定位不合理,内容的选择脱离学前儿童的生活实际,活动的过程高度集中,教育评价注重结果,教学过于注重知识化教学,有“小学化”教学现象等。实现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广大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提高幼儿园教师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高职院校,与幼儿园合作共研,通过与幼儿园共同开展的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研究,提高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也促进幼儿园教师数学素养的有效提高。
第一阶段:数学素养再提升,踏实做好常态课
高校教师深入幼儿园以讲座、培训、结对子指导等多种形式,与幼儿园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夯实幼儿园教师数学教育理论基础,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数学素养,引导幼儿园教师练好数学教学基本功,立足数学常态课,注重教育实效性,让每一名幼儿园教师都能踏实做好每一节数学集体教学常态活动。
(一)提升幼儿园教师数学素养
通过调查显示,虽然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落实,幼儿园教师在理论层面上对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教学方式、如何看待幼儿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幼儿园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不扎实,数学能力还有待提高,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有一定的偏误,缺乏从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所必须的数学兴趣、数学品质和数学意识。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数学集體教学活动时关注更多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新、奇、特,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活跃。在“热闹”的背后,学前儿童在情感、态度、能力、经验等方面是否获得了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没能引起教师深度的关注,教学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幼儿园教师的数学素养还有待提高。
作为幼儿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也才能使幼儿园的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更有意义。高校指导教师选择适合幼儿园教师层次的、适合他们接受能力的,并且与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紧密相关的内容,通过各种讲座、培训,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园教师掌握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提高数学教育能力。同时结合幼儿园实际,在培训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幼儿园教师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讲述等形式,学习得有趣,能够学以致用,在掌握数学知识能力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对幼儿园教师从业能力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数学素养,以便更有效地在幼儿园开展数学集体教学活动。
(二)指导数学集体活动常态教学
常态课指教师在自然教学状态下进行的、能真实反映教师常态的教育教学水平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常态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做好幼儿园数学集体活动常态教学的研究,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数学素养,体现园校合作共研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高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教师以结对子的形式共同开展数学集体活动常态教学的教研。让幼儿园教师的案例、问题和需要成为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支点,形成求真务实的教研风格,引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的稳步提升。
1.合理设计活动,明确基本要求
(1)科学选择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内容时,既要符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教育提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和学前儿童对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规律,选择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可探索性、系统性的活动内容。
(2)准确定位活动目標。在深入分析研究活动内容和学前儿童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以《纲要》中各领域的目标为指导,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识规律,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因时因地制宜,有整合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制定全面、适切、具体、可行、有效的活动目标。
(3)做好充足活动准备。一方面采用任务分析的方法来了解、分析儿童经验准备情况,做好学习经验的准备;另一方面,要为学前儿童的操作活动创设合适的环境,做好物质材料的准备。准备适宜的活动材料,要注重材料的丰富性和功能性,有助于幼儿自由选择、探索、发现。
(4)灵活选用活动方法。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有他自己独特的方法,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操作法、游戏法、讨论法、比较法、启发探索法、讲解演示法、发现法等活动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前儿童获得数学概念,而且也能有效促进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5)合理设计活动过程。按照“生活情境,引出问题—自由探索,尝试解答—师幼互动,总结归纳—个别操作,内化理解—多样练习,深入巩固”的活动过程,在目标的引领下以策略性的教学引导为主线贯穿于活动的始终。
2.观摩研讨反思,有效解决问题
组织常态课观摩活动,开展集体交流研讨,不断地发现问题,引发教师深入的反思、共同的研究和主动的学习,实现从静态的观摩到思维的碰撞,从理念的更新到行为的认同,从经验的共享到理论的提升,营造了教研同伴间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研讨氛围,有助于更好地发现教师的发展困难和问题,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
3.专家点评讲座,夯实理论基础
由高校教师进行点评讲座,针对教研中反馈出的问题集中指导,对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关键经验再次进行整体梳理,进一步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经过这一阶段的研究,幼儿园教师深化了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解,明确了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对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有了准确的定位,能够做好幼儿园数学集体活动的常态教学。
第二阶段:探索活动游戏化,能够胜任特色课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学前儿童在操作游戏规则和动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观察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判断推理、形成概念等积极思维过程,从而使游戏成为儿童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思维的有效方法。在幼儿园教师做好有质量的常态课的基础上,高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教师进行再一次的设计活动—观摩教研—点评讲座,进一步探索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教学活动特色突出,教师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经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教师能够以游戏贯穿活动的整体,把数学集体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真正挖掘出数学活动的核心价值,突出自身数学教学活动特色,提高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第三阶段:一课三研促发展,打造优质示范课
公开示范课是经过不断改进的成果,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无法比拟的。组织优秀教师上优质的示范课,展示优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给教师提供一个课堂教学研究的范例,传达先进的教学理念,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教师学有榜样、教有方向。
在高校教师指导下,以“一课三研”的教研方式,通过听课、评课、研课、磨课,优秀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益,活动方案在实践、修整、提炼的过程中更趋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质示范活动。
这一阶段的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数学集体活动的设计、组织和评析等多项教学技能,由一研的思、二研的创、三研的新,让教师在反思、创新、再反思中发展起来,教师在共同分析、互相探讨、争辩反思的过程中得到了专业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前儿童的整体能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坚持高职院校和幼儿园的合作共研,引领幼儿园教师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师知识结构、更新幼儿园教师传统观念、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使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兆琴.浅谈如何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实施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0(8):171-172.
[2]朱翠平.教研活动应关注常态课教学[J].学前教育研究,2010(1):53-55.
[3]谢玉萍.关于幼儿教师数学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61-64.
[4]徐青,刘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