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海
《故都的秋》位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到了统编版,调至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继续肩负“打好学生一生发展的底子”的使命。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故都的秋》承载的教学价值在增值,作为教材的组合内容也发生了迭代变化,由“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替代了“研讨与练习”。类似《故都的秋》,仍然留存于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共有29篇文本;但是,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留存的29篇文本,教学起来并不是轻车熟路,而是在与原有的教学观念认同、教材处理方式、教学价值选取的一种博弈。怎样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观照下去芜存菁,实现文本从“独立一篇”到“相对一篇”的迭代增值,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呢?试以《故都的秋》为例,予以阐释、定位。
一、从“研讨与练习”到“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选文组成的迭代
人教版《故都的秋》和统编版《故都的秋》都有“单元导语”,人教版的“单元导语”,着重文本本身的内容信息、文本知识和人文主旨,教材选文就是教学的载体;统编版的“单元导语”,着重人文主题、学习情境和相应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内容和任务,教材选文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就是教学的一个凭借,不是唯一,一线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情予以填充丰富。
人教版《故都的秋》附有“研讨与练习”,侧重问题导学,偏向阅读文本在于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被问题牵着阅读。一个个先入为主的问题压制着个体阅读问题的生成,语文课堂沦为做题、解题和评题。统编版的《故都的秋》删除了“研讨与练习”,以“学习提示”取代,圈点勾画重点难点,指导阅读学习路径,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文本,不出岔子。“单元学习任务”是统编版教材的一个鲜明特质,一般设计3到4个学习活动,其中一个活动突显单元人文主题,另外两个活动略有分工,从不同层面引领思考、探究和交流,还有一个活动指向写作。这个“单元学习任务”位于单元文本后面,其实它的教学作用在于置前引导教师主动搭建一个师生的共同活动场域,不是学完一个单元之后的“研讨与练习”。较于人教版的《故都的秋》,统编版的《故都的秋》淡化“问题导学”“做题内化”意识,引导学生在一个个活动场域里研读文本。
二、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文本价值的增值
人教版教材的目标定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严格地说,这个“三维”构成不了并列,“过程与方法”,是指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策略;因此,“过程与方法”仅是前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是课程目标的内容指向。“三维目标”一直看似以一个整体呈现,但在操作层面上大多是分项存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识与能力”的遮蔽下,严重流失,甚至沦为旗帜上的宣言。统编版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则是从未来人的视角来界定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所设“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就是“以一带三”: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立足點和根本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促成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融入和提升思维、审美和文化的素养;在这过程中,力避分项落实、割裂呈现。
在“三维目标”语境下,大多一线教师习惯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中心或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思路,依托一篇文本,以问题引领落实分项目标;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一线教师应采取以一篇课文为原点,选取与课文某一点相关的一系列文章作为拓展阅读,即“1+X”式主题阅读,以学习任务为中心,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灵活设计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在个性化的参与和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三、从“目标设计”到“素养设计”,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先看人教版《故都的秋》的“目标设计简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学习文本写景言情的手法,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过程与方法:朗读感悟文本,自主圈点勾画和品味揣摩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
【教学环节】
一、景的特点
1.作者围绕“清、静和悲凉”的特点来写故都的秋,描绘了哪几幅图景,用四个字概括。
2.默读相关文段,找出作者写景的关键词语,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景言情的。
二、情的体味
1.结合写作背景,在文中找出,从哪些文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2.从文段中找一找,作者从哪些角度、运用哪些手法写景?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三、拓展迁移
1.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还要写到南国的秋?
2.除了绘秋,作者还写了思秋、议秋、恋秋,在议秋一段,作者为什么写今外文人作品中对秋的描绘?在这段中找出关键语句加以体会。
3.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人教版的《故都的秋》就是一“课”,这“课”就是立足《故都的秋》实施教学,侧重以知识点为站位,看到的目标只是了解、理解、记忆和一些灌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施的过程仅是机械的、烦琐的简单的问答式练习,更像是客观的考核,似乎与学习自身的体验无关。从教材的功能来说,《故都的秋》有其独立的功能价值,但在“三维目标”的语境下,任一线教师“掰开了揉碎了”。
教学环节的“景的特点”“情的体味”和“拓展迁移”,都是立足文本,外铄文本价值,侧重文本本身具有的知识点、能力点,弱化了文本深层的意蕴。例如在“三维目标”下,也有一些教师在文本总结时也会提到“审美眼光与平民意识”和“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没有设计什么言语实践予以内化,学生听过就忘。
再看统编版《故都的秋》的“素养设计简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鉴赏传统文化中的“悲秋”情怀,客观评价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的超脱与感悟。
【教学环节】
一、读写活动:品味语言,领略郁文故都秋景之感受
1.快速阅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2.为何郁达夫如此眷恋“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思考之前,辅助阅读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
3.研读第3-11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从而进入文中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当堂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评点文字。
二、探究活动:披文入情,探究作者审美趣味之独特
1.要體会文中这些平凡的景物、人物中所融入的作者情感,不妨注意文中那些与我们通常的审美倾向不一致的细节。请以第3段为例,找一找作者的欣赏趣味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鉴赏活动:思考体验,透视传统文人感慨生命之深邃
品读第3段的议论以及第4~11段对秋景的描写,引导学生挖掘作者更深层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体验,理解并体会文本源自作者生命消亡感的物衰之美。
四、拓展活动:开展“1+N”群文阅读活动
印发郁达夫文章《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王羲之《兰亭集序》和杜甫《登高》,学生读完之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古代诗文为什么悲秋诗文居多?古代文人为什么悲秋?“秋士之悲”的隐喻的情感是什么?并在教师提示点拨下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阅读心得。
较于人教版《故都的秋》的“目标设计”, 统编版《故都的秋》的“素养设计”突出四点。一是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辅助资料阅读”、 “1+N”群文阅读活动,都是采取了以《故都的秋》为原点,选取与课文某一点相关的一系列文章作为拓展阅读,促进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迈向真实、复杂、变化中的现实世界。二是深度阅读文本,在上述“探究活动”和“鉴赏活动”中,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一些文本所处的社会情境、历史背景、生活风貌、人际关系等文化现状的学习资源才能抵达这个目标。三是即便“三维目标”的“知识能力”,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下,侧重建构:知识能力的条件化,“从何而来”;知识能力的情境化,“到哪里去”;知识能力的结构化,“为你所用”。四是言语实践活动是以任务引领潜浸式阅读,活动之间有着内在的交织融合,在于建构多种学习情境的场域,从而调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思维,在言语实践活动中落实语文学科素养。
《故都的秋》从“独立一篇”到“相对一篇”的迭代增值,尤在教学设计上,从一个个独立性的问题导学达成“三维目标”到一个个结构化的具体任务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一线教师在这种博弈中步入语文教学的正道:以单元核心任务为引领,整合学习资源,深度研读文本,开展以人文素养提升、阅读表达能力培养、综合实践素养发展为旨归的结构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从知识能力要点到单元核心任务,一线教师备课的站位、眼界和格局都要提升,唯有如此,语文课堂追寻的目标才是学科育人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落地。
[作者通联:安徽巢湖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