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凤
[摘 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然是不同的教育类型,但是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相比普通教育而言,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对现阶段职业学校教育中会计技能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的互联网背景,提出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技能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162-02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如何在会计专业的技能教学中进行创新呢?
一、职业教育中会计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尽管在职业教育中会计专业的技能教学也在不停地改革,但是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课程设置较为落后,知识体系更新慢
目前大部分的职业学校在会计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现象,学校开设的会计专业课程也普遍以理论课程为主,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绝大多数的企业均已经脱离了手工账务处理,取而代之的是用财务软件来进行日常经济业务的处理,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传统手工账务处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会计行业又是一个知识体系变化非常快的专业,每年都会有新的政策变更,尤其是在税收方面,且学校使用的教材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新知识、新政策更新不够及时,老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也常常以教材为主,没有结合新的财税政策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过于落后。
(二)校企合作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会计专业技能的学习,还能帮助学生提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毕业后能快速融入实际工作岗位中。目前,虽然很多职业学校也都与企业有着合作关系,但是在实际合作的过程中进展得并不顺利,经常出现学校“一头热”的状况。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愿望强烈,但是多数企业认为校企合作的意义并不大,即使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依然可以招聘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对校企合作的兴趣并不是很大。再加上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不仅仅涉及企业的财务信息,还涉及企业的财务秘密、商业秘密等,这也是会计专业中校企合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教学过程中对财务软件使用的欠缺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软件的应用在企业中已经非常普及,例如金蝶、用友等,部分大型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财务共享中心,自己开发财务软件。而对于财务软件的使用来说,绝大多数的职业学校都没有较为先进的财务软件,教学过程中对财务软件的使用也不够普及,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对财务软件的使用情况。
(四)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大多数的职业学校都具备了自己的实训基地,也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实训课程,但是在师资的配备上还较为欠缺,没有真正的实训指导老师,一般都由相应课程的老师来担任。而现阶段很多职业学校的教师都是青年教师,这些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从事了教育教学工作,虽然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是由于没有真正在企业参与过会计工作的经验,对于实际工作中的业务核算和操作流程其实不熟悉,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真正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虽然教育部门一直都大力鼓励专业老师下企业实践,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落实并不到位,所以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是大多数职业学校的通病。
二、会计专业技能教学创新的措施
在职业教育中,会计技能的教学改革必须要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学校不仅仅传授学生专业技能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企业的运营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对课程进行创新,完善教学内容
在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制度与相关税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尤其是近年来税率上的调整,使会计核算工作作出一系列调整。而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日常教学内容也要紧跟国家财税政策的更新而不断进行更新,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难免有滞后性,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对课程进行创新,将新知识整合到教学内容中,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完善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传授学生新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专业知识体系。
(二)产教深度融合,关注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改革发展中,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要不断地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除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外,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真正地融合到一起。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签订校企合作的协议,学校与企业加强沟通的力度,共同探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更贴近实际的工作需求,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仿真企业的运营模式,分岗位进行實操练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三)增强信息化技术、财务软件的应用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授课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应用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在一些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微课教学,或者计算会计数据时采用Excel表格等软件进行计算等。这些信息化技术运用打破了原来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使教育不在单一,帮助学生更全面、系统地学习,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同时在会计技能课程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财务软件进行教学,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财务软件的使用,帮助学生拉近了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提高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教师是教育工作中的主导者,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为教学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而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要不斷地对师资队伍进行优化,定期组织专家或企业的高管来学校作讲座报告,互相交流,同时加强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培训力度。教师真正地感受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更贴近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也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比如结合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等,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需求提升自己对相关财务软件的了解和使用技巧,多方面提升自己。
综上所述,本文对职业学校会计技能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得出职业教育中会计技能教学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互联网飞速发展,职业学校作为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应用人才途径之一,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会计专业,大数据、云财务、智能机器人运用等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了,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而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国家财税政策的变更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要将新的财税知识及时融入课堂中,积极推进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教师也要立足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多多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整合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等.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会计研究,2015(2).
[2]段宏.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206.
[3]唐成国.现代职业教育对会计技能教学的新要求[J].才智,2016(18):177-178.
[4]胡晓玲.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8(30):12.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