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忠
[摘 要] 在新课改下,微课作为新的方式在各所高校都得到应用,由于微课包含众多内容,不仅形式比较生动有趣,而且较为直观,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利用好微课教学法,发挥微课中“短”且“精”的优势,使计算机教学内容变得精炼。
[关 键 词] 微课;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8-0016-02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成为中职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微课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其不仅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还能提供某种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利用微课这一新颖的方式,让计算机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展现。
一、应用微课教学的意义
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有诸多价值。首先,可以调动主动性。由于微课形式相对灵活,教师在应用时,可以根据计算机教学内容做出一定调整,例如,教师从网络下载一些教学资源,同时对其仔细筛选,优化计算机课程资源,这样能以新颖方式加以呈现,激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内容的关注,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在某些方面,微课使传统计算机教学发生一定颠覆,不但使中职学生地位得到凸显,发挥课堂主体性地位,而且让学生有机会操作计算机,可以真正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了学习质量。其次,可以直观展示。计算机学科恰恰对学生技能要求较高,对于一些计算机知识,通过微课方式能够形象化展现,教师以视频形式进行有机呈现[1],一方面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对这些计算机知识的理解。
二、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兴趣不高
很多中职学校把计算机基础部分的教学安排在前两个学期,也就是第一学年,并且学校每周只安排两个课时,由于教学任务较为紧张,教师讲授过多计算机理论知识,演示了一些技术操作方法,但由于学生缺少课上时间进行练习,导致学习较为被动,不能有效操作计算机。计算机课程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教学起到培养逻辑性以及创造力的突出作用,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讲解,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缺少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性,导致学生主体意识不强,不能主动学习。但新课改提出后,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运用微课开展计算机教学,这样不但能帮助学生获取额外的学习资源,了解课本中没有的知识,还能清晰地掌握重难点。很多中职教师缺少对微课的认识与了解,很少应用微课,不仅使微课价值与优势无法得到展现,还影响了教学总体效果,使学生兴趣逐渐降低。
(二)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脱节
现在企业办公都离不开计算机,因此,在平时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对岗位需求有所了解,并渗透相应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把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到企业办公中,但一些教师缺少对职业需求的衡量,使得教学内容出现脱节,学生所学内容不能适应岗位要求。计算机基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理论是最为基础的,核心目标在于对学生上机能力的考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对其反复操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使其得到实操,强化计算机技能[2]。但有的教师没有系统地规划好教学内容,使得课时安排缺乏合理性,在前面理论讲解花费很长时间,导致学生上机练习时间较少,对一些软件操作不熟练。
(三)教学资源不完善
教师在使用微课时有一定条件要求,使教师常常把微课视为辅助资源,借助微课吸引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关注度,但有时会受到使用条件限制,导致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无法让学生拥有完善的资源,使他们上升空间受到制约。从学科特点来看,中职计算机涵盖的知识较为琐碎,不仅需要平时认真操作,还要形成计算机思维,注重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但目前微课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源进行充实,而制作微课往往需要很多人力以及时间的投入,因此,微课内容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众多人员共同努力,这样才能确保微课视频质量,让学生可以放心观看。从现有情况看,微课教学仍有一定不足,教师要对其重视,让学生可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开发中职学生的创造力。
三、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中职院校在对各学科进行教学时,开始为学生就业提供一定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教学也应该展现就业岗位需求,并把其作为指引,这样既能培养中职学生计算机学科核心素养,还能使其明确职业目标[3]。因此,教师必须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念,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以及职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以中职学生为主体,根据计算机专业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在锻炼他们计算机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对就业需求进一步明确,使其感受到计算机技能对他们日后发展的意义,认识到重要性,从而树立专业技能意识,可以在课余时间练习,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另外,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时,应该考虑就业需要,例如,现代企业办公经常使用Excel,所以,教师在课上讲Excel内容时,应该设置上机任务,让学生完成Excel教学任务,这样既能对学生的Excel知识进行检验,了解学习效果,还能为他们就业做好准备,强化Excel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克服职场压力,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职场环境。
(二)加强对微课的应用
由于微课视频涵盖众多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加以利用,可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属于实操性较高的学科之一,不仅包含大量概念,而且很多软件需要学生进行实操,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走神,很容易错过某个实操步骤,不能把实操流程进行串联,导致他们课后需要很长时间复习,使学习难度加大。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借助微课完成计算机教学,例如,在讲“制作演示文稿”时,教师运用微课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制作方法,并利用视频方式演示整个操作流程,这样既能让学生课后对其练习,还能完善微课资源,加深学生对演示文稿的理解,使他们尽快投入实操中。在微課视频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节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一方面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复盘,帮助学生回顾,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学习兴趣,推动微课教学顺利进行。此外,在完成课后计算机任务时,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对里面的知识进行推敲,这样既能掌握这些知识点,还能顺利完成课后任务,在提升个人动手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理论层面知识的掌握。
(三)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对中职教学而言,课前预习是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活动,可以使计算机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很多中职学生自我约束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偏低,不能进行计算机基础合理预习,导致课前预习效果不高。但针对该现象,微课能够对其解决,一方面微课属于微小课堂教学,视频播放总体时间较短,在学生注意力发生转移时,就结束微课视频,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从而激发其对计算机基础的兴趣,为计算机课堂教学做好备。同时,微课视频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的个人兴趣,提高预习过程的主动性,这样还能提升整个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率。例如,在讲“汉字编码”时,这一部分知识较为复杂,因此,应用微课作为课前预习方式,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了解汉字编码内容以及方法,从而降低课堂学习难度。微课更为注重引导学生,使其思维可以得到开拓,对计算机问题自主探究,在思考过程中独自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化解教学难点,还能使计算机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所以,教师要提升对微课教学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对微课的制作
中职学生毕业后会面对就业压力,在学校,教师要借助微课改善目前计算机教学效果,制作微课视频,帮助学生预习以及复习,缩短他们的复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讲“计算机硬件系统”时,学生在理解系统各个部分时会有难度,容易混淆各个硬件,这时运用微课视频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对硬件系统有更深层的认识。在制作视频时,尽可能丰富视频内容,让微课视频多姿多彩,在形式上吸引学生,这样既能使学生按照计划完成课堂学习,还能通过微课完成课后练习[4]。另外,在制作时,教师要先列出课程框架,明确教学重点,使重点内容可以在微课中得到突出,这样既能有效缩短计算机的学习时间,还能有额外时间投入实操中,掌握操作技巧。在计算机教学整个过程中,教师也起到主导作用,所以,必须强化教师能力,提高制作微课水平,让职业教育可以顺利开展。
(五)创新教学手段
在新时期,中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创新意识,这样既能为就业做好准备,培养创新能力,还能强化职业素养,因此,在实践教学时,需要教师创新计算机教学手段,注重以“导”为指向[5]。比如,在讲“公式与函数”,当学生掌握基本练习方法后,应该鼓励学生创新,使其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对传统计算方法进行创新,这样既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对公式与函数的想法,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体会创新带来的满足感。另外,教师可以创设职业情境,运用情境法实施计算机教学,例如,教师按照学生专业创设就业岗位,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情境,这样在模拟情境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促使他们乐学,不但能为他们胜任未来岗位奠定基础,还可以提升岗位竞争力,增强综合素质。
在信息化这一重要时代背景下,中职应该关注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学手段,针对学生需求有效应用微课,这样既能实现学生对碎片化学习要求,还能强化其對某个知识点的全面讲解,使学生有效吸收,达到全面理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翠玲.浅谈微课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8):133.
[2]陈振益.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5):265-266.
[3]雷慧宁.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9(15):47.
[4]黄晓晨.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通讯世界,2019,26(8):366-367.
[5]李红平.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1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