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基于生活经验提高儿童看图写话积极性的教学策略,建议教师进行写话教学时,一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写出“想象中的事物”;二要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關键词】生活经验 看图写话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32-02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看图写话是写作的初始阶段,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看图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时,一要引导学生写出“想象中的事物”,即让学生根据画面,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得画面丰富、饱满起来;二要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但是,当前的看图写话教学比较程式化,存在只关注画面、不关注学生思维的延展性,将“图”与“生活”截然分开等问题,导致学生写话的积极性不高,写出的“话”千篇一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联系生活的经验进行看图写话,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有效解决看图写话内容千篇一律的问题。
下面,笔者通过《海中的小船》写话教学案例,具体阐述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看图写话积极性的做法。
一、《海中的小船》写话素材分析
这幅图(见右图)的画面内容非常少,只有一艘小船和一些水,如果按照以往的教法——只关注画面的内容,那么学生可以写的东西很少,即使能写出来,习作也是简单、枯燥、缺乏感情的。语文基础弱一点的学生,甚至可能出现无从下笔的现象。
然而联系生活,大多数学生对这幅图的内容是非常熟悉的,他们在书里、电视上,或者与父母去海边游玩的时候都见过小船。如果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图的内容”与“生活经历”结合起来,能很快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进入想象的世界,让“简单的画面”变得丰富、饱满。
笔者具体是如何借助图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简单的画面”变得“丰富”起来,从而产生写话的兴趣呢?以下是教学片段实录。
二、《海中的小船》写话教学片段实录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幻想现在你们正在这艘船上,抬着头看天,你觉得天上会有什么呢?
生1:小鸟、白云、蓝天。
生2:海鸥、乌云、飞机。
生3:太阳。
……
(教师板书:天上有小鸟、白云、蓝天、海鸥、乌云、飞机、太阳……)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天上的想完了,现在我们再来想想这艘船的周围,可能会有些什么呢?
生4:有海面、小岛,还有其他的船只。
师:对,还有吗?
生5:还有一大片海滩。海滩上有许多人,有的人在奔跑戏水,有的人在挖泥沙,有的人在捡贝壳。
师:说得真具体,你一定到过海边游玩。
生6:有椰子树、有海浪、有许多人在海里游泳,还有许多小贩在叫卖美食。
师:看来你是一个“吃货”,去海边玩还会关注到“吃”的。但是非常不错,你留意到了别人没留意的地方,“听”到了图里没有画出来的声音。
(教师板书:周围有海岛、沙滩、船、人、椰子树……)
师:天上的想过了,船周围的也想过了,现在让我们低下头,看看脚下会有什么东西。
生7:有海水,水里有热带鱼、海龟、鲨鱼……
师:对的!除了这些,还有其他吗?
生8: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北海玩,我看见海水上漂着一些垃圾。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是的,海水中可能还漂有一些垃圾,这都是一些不爱护环境的人乱丢乱扔的,我们等会写话的时候要在“话”中劝一劝这些人,可不要再乱扔垃圾,伤害“大海妈妈”了。
生9:海里有潜泳的人,他们像鱼一样在海里穿梭,自由自在的。
师:瞧,经过你们的想象,我们这幅图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教师板书:下面有海水、热带鱼、海龟、鲨鱼、垃圾、潜泳的人……)
师:海上一定还会有海风,对不对?那海风吹过来的时候,海上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10:海浪会翻滚起来,小船也会摇来摇去的。
师:是呀,风吹过来,这艘船就会动起来了。所以,我们写“话”的时候,一定要让船“动”起来,画面才会有“动感”哦!
师:同学们,大家再想一想,当小船动起来的时候,你们可能会有什么感觉?你们看到的东西和小船静止时看到的东西会一样吗?
生11:我坐过小船出海,船在海浪中晃来晃去,我都晕了,还吐了,特别难受。
师:晕船的感觉老师也有过,想吐又吐不出,可难受了。
生12:我不晕船,反而觉得坐船出海很好玩。海风吹在脸上很舒服,船冲浪的时候感觉特别刺激。
……
(教师板书:有风的时候,船会晃、人会晕;船冲浪的时候,人会觉得刺激……)
三、教学实录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比较抽象的事物,他们很难理解,也可能不感兴趣。针对这样的思维特点,教师在进行“看图写话”教学的时候,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画面,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画面展开想象,通过想象不断丰富画面表象,为后续写话积累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教学片段案例中,教师先按照“天上—周围—脚下”的顺序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再引导学生从“看、听、感觉”三个方面展开想象,不断丰富画面的表象。在想象的过程中,逐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写话素材”越来越感兴趣;并且面对自己熟悉的话题,学生会更乐于交流和表达。本案例中,教师主要运用了“指向性问题”激发学生“想象”,进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实施写话指导。例如第一个提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幻想现在你们正在这艘船上,抬起头来看一看,你觉得天上会有什么呢?”该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指向”了“天空”,学生因此不由自主顺着教师的问题去寻找“天空”中的东西。当学生的“思维”被“问题”打开,生活经验就立刻涌出来,现实生活中“天上”的景物——太阳、小鸟、白云、蓝天、海鸥、乌云、飞机等源源不断地冒了出来,图中空白的“天上”立刻被填满了。
“指向性问题”能让学生不自觉地把“图”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在看图的时候,因生活经验不同,给“相同”的图画注入的因素也“不同”,写出来的内容自然不再千篇一律。同时,有序的“指向性问题”符合低年级学生“单一性思维”的特点,针对每一个点分别提出问题,能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也能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
总之,生活是看图写话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写话”,写出来的“话”才会灵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看图写话”教学的时候,不但要做到“眼中有图”,还要想到“图中有生活”,把“图”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出丰富多彩、具有生命力的“话”。
注:本文系广西玉林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B04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卢玉华(1981— ),女,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广西优秀教研员,玉林名师培养对象,玉州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