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小华 王英
摘 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抗战期间,中共在广西积极动员各种力量坚持抗战,无论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北方局,还是中共广西省工委、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他们密切加强与新桂系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精英、宗教界人士以及国际友人的联系,共同推进抗日。抗战时期,中共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为广西抗战争取到了广泛力量支持,也为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抗战;中共;广西;统战工作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4.006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0)04-0032-05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为统一抗战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领导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抗战中,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主动地与各方面人士进行联系和合作,不断壮大广西的抗战力量,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共对新桂系的统战工作
抗战时期,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主政广西。新桂系作为国民党地方派系中的实力派,拥有强大的地方武装力量。中共非常重视对新桂系的统战工作,希望和新桂系统领的军队联合抗日。
1934年中共派谢和庚和宣侠父来到广西开展统战工作。当时中共北方局的领导向他们交待的工作原则包括:第一,站稳脚跟后,调查研究新桂系上层军政情况;第二,设法争取接近李宗仁、白崇禧;第三,秘密开展发动全国抗日宣传鼓动工作[1]。谢和庚是广西桂林人,出身书香门第,家住桂林东西巷兰井巷谢家大宅,住所与新桂系领导人驻地非常近,家室背景十分便于与新桂系权贵的交往。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谢和庚得到新桂系领导人的赏识,成为能够随意出入李宗仁、白崇禧住处的共产党员。1934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标志着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基本形成。谢和庚与宣侠父的统战工作,促使李宗仁和白崇禧积极支持抗战。1936年6月1日,李宗仁和白崇禧联合发起逼蒋抗日的“两广事变”,进一步督促国民党走向联合抗战。6月18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两广出兵北上抗日给二、四方面军的指示》,认为“两广事变”是中国人民武装讨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始,可见此事件在中共统战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于9月1日发表了《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批示》,表明中共将不会放弃和各派军阀的联合意愿,使新桂系领导人看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心和信心。9月底,毛泽东还亲自致函新桂系领导人,指出目前最紧急的事务是“全国停止一切内战来共同抗日”。在中共的努力下,“两广事变”以和平方式結束。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际,中共又派张云逸直接劝说李宗仁此时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不仅得到李宗仁的认可,四川的实力派军阀刘湘得知中共代表来到广西后,也派代表与张云逸会见。经过川军、桂军和中共三方代表协商,共同签订了《川、桂、红协定》[2],这是中共与地方军阀签订的第一个抗日协定,是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的主要成果之一。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中共通电全国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李宗仁在中共统战工作影响下,多次致电国民党中央希望能够共同抗日。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宣告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接着,1937年10月新桂系成立广西建设研究会,有很多中共党员在此隐蔽战线内,密切了中共与新桂系之间的联系。1938年徐州会战前,周恩来向白崇禧提出具体作战计划建议,帮助国民党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周恩来与白崇禧曾同乘汽车前往衡阳,相谈甚欢。在新桂系领导人的支持下,中共于1938年11月在桂林成立了八路军办事处,1939年1月复刊《救亡日报》[3]。尽管1939年之后新桂系对中共的态度发生变化,参与了数起反共事件,迫害在广西的中共党员,但中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取得抗战胜利,仍把新桂系作为统战的重要对象。正是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不计较新桂系的行为,使得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和巩固,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抗日,并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
在广西的中共组织不仅对新桂系的上层开展统战工作,还努力做好新桂系中下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在中共的努力下,新桂系组织了一些抗日团体和机关学校,积极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和培养抗战干部保家卫国,如广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和南宁战工团,横县、贵县、陆川、博白、北流、玉林、兴业等县级战工团,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三青团广西支团部以及一些县的团部 [4],这些抗日团体和机关学校有效地支持了全民抗战。
二、中共对爱国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
对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是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全面抗战爆发后,大量的爱国民主人士撤退到广西。做好对爱国民主人士的团结与保护工作是中共当时的统战任务之一,知名民主人士李济深、梁漱溟、陈劭先、李任仁、陈此生等都得到过中共的积极支持和保护。以李济深为例,1944年6月,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在桂林发起保卫大西南献金劳军运动,组织成立了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在广西的共产党员都积极参加。1945年1月李济深从梧州到玉林,分别在地方官员和民众大会上发表抗日保家乡的演讲,极为赞同中共广西省工委发表的目前形势分析以及保卫家乡、开展游击战争等方面的意见。事后,中共玉林地方组织还印发了《李济深先生莅玉经过纪要》一文,赞扬其爱国言行。又以陈劭先为例,日军第二次入侵广西前,中共协助陈劭先等爱国民主人士撤退到桂东的平乐、昭平等县山区,中共党员和以陈劭先为代表的民主人士共同努力,于1944年11月创办了《广西日报》(昭平版)。之后广西省工委派党员卢蒙坚到报社任译电员,协助民主人士工作,利用该报积极宣传抗日[4]。
中共除对广西知名民主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外,还积极开展对张树春、王玉就、陈如平、周浩祥、陈惜华、戚汉仁、黄建材、潘百济、黄略等地方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支持他们加入到抗战救亡活动中。南宁民主人士张树春在中共支持下担任横县县长,他不顾当地官绅和国民党官员的反对,积极发动横县民众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带领全县人民先后两次打败入侵的日军。此外,张树春还创办革命报刊《晓报》,支持中共党员到报社工作,使报社成为中共地下党活动的重要据点。在柳州,中共党员覃显通过同乡关系获得民主人士、柳州里雍小学校长王玉就的信任,里雍小学接受中共党员在学校任职,学校也成为中共的地下活动据点。在中共影响下,民主人士、柳城县县长陈如平同意中共领导的桂师战务服务团进入柳城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甚至允许服务团以柳城县政务督导队的名义领取薪饷。在融县,中共派遣党员对民主人士黄建材、潘百济、黄略等开展统战工作,在他们支持下组建中共在融县的第二支抗日武装“融县抗日挺秀队”[5]。在武宣县,中共武宣特支书记江明彬通过联络民主人士、武宣中学老师周浩祥,组织回乡知识青年成立了“武宣县读书救国会”开展抗日活动。在钟山县,中共党员陈作民获得其叔父民主人士陈惜华的支持,使后者开办的钟山书社成为地下党员传递信件之所[6]。在思乐县(今宁明县),中共党员项伯衡、黄欧、施芝华等人率领爱国抗日青年到该地开展统战工作,得到了思乐县警察队长戚汉仁的支持,成立了思乐县抗日游击队,有力地配合了中共的抗日救亡活动。
抗战时期中共通过不同渠道,接触不同类别的民主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民主人士加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1944年,大批撤退到昭平县的民主人士成立了昭平民众抗日自卫工作委员会和抗日自卫队等组织反对日军入侵。1945年,中共在钦州发动小董武装起义时,民主人士黄焕华和曾作祜等人直接参与革命斗争,民主人士陆植三不仅给予起义部队枪炮弹药、钱财等物质支持,还在起义失败后帮助掩护革命同志撤离[7]。正因为广大爱国民主人士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加速了抗战的胜利。
三、中共对文化界人士的统战工作
中共一直很重视文化界人士的力量,抗战爆发后大量文化界人士疏散到广西,中共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展对文化界人士的统战工作。主要通过支持文化人士成立文化团体与机构,派党员到文教机构任职,党的领导人直接与文化界知名人士建立联系,保护文化人士人身安全,帮助生活困难的文化人士等方式,与文化界人士建立密切联系,使其理解并支持中共的统战策略。
在中共的支持下,文化界人士在桂林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广西文化界救国会、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广西宪政协会等抗日救亡团体,桂林成为抗战文化名城。这些文化团体深受中共影响,大力宣传中共的抗日政策。中共重视文化人士的力量,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直接领导下的文化机构就有数十个,除复刊后的《救亡日报》,还有新知书店、国际新闻社、抗敌演剧队等。随着国民党反共浪潮愈演愈烈,皖南事变后桂林八路军办事处被迫撤销,但1941年6月中共又派遣刘隆华和李亚群到广西成立了桂林地区统战工作委员会,继续对广西文化界人士进行统战工作。
为便于开展统战工作,一些中共党员到文化教育机构中任职。1932年中共党员杨东莼担任广西师专校长后,采取秘密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935年 “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广西师专师生在中共党员的鼓动下也纷纷到街头游行,表达对“一二·九”运动的支持。1936年廣西师专的党员组织成立“反帝反法西斯大同盟”,支持中共的抗战政策。1936年12月中共桂林县委成立后,广西师专的进步知识分子与其相配合,援助抗战前线的游行群众。
党的领导人还亲自做文化界人士的统战工作。1939年周恩来在桂期间亲自接见了文化界人士,阐述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符合当前战争形势的,希望得到更多文化人士的支持。在中共统战政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人界士进行抗日艺术创作,文学界的欧阳凡海翻译了《马恩科学的文学论》,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支持中共的统战策略;广西戏剧界在中共党员的主持下于1940年11月召开了关于戏剧的民族形式讨论会,努力使戏剧文化与民族文化更好结合为抗战事业服务;欧阳予倩、田汉、瞿白音等戏剧工作者和中共合作于1944年开展持续三个月之久的西南剧展,宣传抗日,被称为是“一次在国统区抗日进步演剧的空前大检阅”;中共还积极发动有文化的青年加入学生军,学生军在内部创办《学生军通讯》,在外部演出戏曲、举办漫画展览会、绘制墙报、举行演讲等,内外结合宣传抗战[8]。
中共十分关心在桂文化界人士生活。在文学界,1944年作家王鲁颜逝世后中共提供其家属一笔抚恤金,体现了中共对人才的爱惜;在音乐界,1938年音乐家张曙不幸遇难后,周恩来把其两个孩子送到延安让他们得到党的照顾;在话剧界,新中国剧社曾因经济困难向中共求助,得到中共对其经济援助后,演出话剧《怒吼吧,桂林》,得到一致好评。另外,中共在桂还开展一系列反对国民党迫害文化界人士的工作,如1939年2月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支持下中共与各出版社举办集会,决定致电国民党中央,反对其政府对新闻进行事前检查[9]21;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广西掀起反共浪潮后,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又保护文化界人士安全撤离。
抗战时期,中共充分利用文化界人士聚集到广西的有利条件,以各种方式对音乐界、文学界、戏剧界等不同类型文化人士进行的统战工作取得卓越成效,越来越多文化界人士参与到抗日救亡活动中。中共的统战思想通过文化界人士的活动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更多的民众理解和支持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四、中共对宗教界人士的统战工作
抗战爆发后,中共也力争宗教界人士加入到抗战行列。中共不同于国民党等其他政治势力对宗教界人士的消极做法,而是提倡宗教信仰自由,支持宗教界人士与其他方面人士一起参加抗日活动,这个倡议获得宗教界人士的赞许。中共举办了各宗教团体负责人谈话会,从国家利益和宗教利益角度阐释当前需要他们团结合作以取得抗战的胜利,使各教派积极参与抗战活动。
1939年5月,周恩来在桂林邀请了宗教界人士参加其主持的第三方面人士座谈会,在会上宗教界代表人士公开表示拥护中共的统战政策。在中共影响下,广西宗教界人士不分宗派教派,通过救治伤员、救助难民、加入军队等方式支持抗战。基督教自发组织成立了青年会,以举办与国际人士的联谊晚会、学术会议等方式宣传抗战救国思想。基督教人士除在教堂免费进行医疗服务,还在思达医院、普仁医院、浸信会医院等教会医院救济战时伤员;除直接向民众发放衣物、救济款等物资,还成立了难童教养所,帮助难童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10];高培华神父、黎承信神父、谭拔士牧师等甚至直接加入抗日军队成为随军人员。
全面抗战爆发后,伊斯兰教人士创立的成达师范学校于1938年迁到广西桂林,校长应邀参加周恩来在桂林召开的第三方面人士座谈会,会后积极支持中共的统战政策。成达师范学校师生通过《月华》《成师校刊》《成师壁报》等刊物宣传抗战,动员伊斯兰教人士抗战救国。在1939年7月7日 “七七事变”纪念日,成达师范学校师生和其他伊斯兰教人士举行祈祷仪式,祈祷抗战取得胜利。在中共影响下,伊斯兰教人士除进行抗日宣传和祈祷仪式外,还通过成立救亡团体、救助难民、加入军队等方式支持抗日。例如,在广西成立了主要负责对民众进行抗战教育的战教服务团和主要负责救护伤亡群众的防护团。1938年日军轰炸桂林时,中国回教协会广西省分会曾捐款5 000元救助灾民 [11]。因伊斯兰教人士积极参军,驻桂林的军队专门设立了回教大队。
1938年广西佛教会成立时对外宣称:“今者全国抗战正在开始,吾人正宜趁此国家存亡危急之秋,本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宏愿,领导全省佛教徒,站立第一条战线上,一现我佛威德。”[12]广西佛教徒的抗日救亡活动与巨赞法师的积极倡导有着密切关系,而巨赞法师与中共关系密切。巨赞法师在出家前是中共党员,抗战时期周恩来、叶剑英等人多次与其会谈,1939年4月周恩来曾给巨赞法师题词“上马杀贼,下马学佛”,鼓励佛教人士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5月叶剑英在巨赞法师组织成立的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上发表《普渡众生要向现实敲门》的演讲,提倡佛教徒要行动起来抗击外敌侵略。这次演讲内容发表在桂林《救亡日报》上,在广西佛教人士中产生很大影响[13]。1939年6月广西佛教会创办《狮子吼月刊》,1940年初巨赞法师来到广西桂林主持该刊,宣扬只有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的观点,积极发动广西佛教人士进行抗日救亡活动。
五、中共对国际友人的统战工作
为壮大抗战力量,中共还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围,积极做国际友人的统战工作,以争取更多国际人士支持中国抗战。其主要做法,一是热情接待来到广西的国际友人并向其宣讲中共统一战线政策,争取国际人士的认可和支持。1938年11月中旬,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立后,凡是经过桂林或到桂林工作的国际人士都得到办事处的热情接待和护送,包括越南人民领袖胡志明、日本著名作家反战人士鹿地亘、美国作家史沫莱特、法国反战人士王安娜等[14]。这些做法密切了和国际人士的联系,扩大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二是利用《救亡日报》宣传国际抗战活动。1939年1月《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后,以大量的篇幅报道国际反法西斯组织和人士的活动。《救亡日报》曾刊发采访反战人士后所撰写的文章、有关朝鲜义勇队反战活动的文章及反战人士自己撰写的文章,通过舆论宣传,有效引导了在广西的国际友人站到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三是帮助在广西的国际人士从事抗战活动。例如,1938年越南共产党人胡志明到桂林后,中共安排他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工作,第二年护送他到龙州设法与越南国内党组织取得联系,1940年胡志明在中共的帮助下,不但与越南共产党海外部建立了联系,而且成为了领导人,积极推动越南的抗日活动。又如,日本著名反战人士鹿地亘于1938年来到桂林,在桂期间他在中共支持下在《救亡日报》上发表了数百篇关于反战的文章,让更多的中国人和日本人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本性,也进一步激起了日本国内的反战呼声。四是支持国际人士在广西成立国际性反战组织,如国际反法西斯侵略大会中国分会桂林支会、中越文化工作同志会、中苏文化协会桂林分会等[9]30,这些国际性反战机构与国内的抗战救亡团体结合,增强了抗战力量。
综上所述,抗战时期中共在广西的统战工作,覆盖面广、争取到的力量多、效果显著,既得到了包括新桂系、文化界人士、宗教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等在内的国内力量的支持,又得到国际友人的理解和赞赏,增强了广西抗敌的信心和实力,为抗战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共在抗战时期的统战工作,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后来党领导的国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桂林文史資料(第37辑)[Z].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80.
[2]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广西党史大事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112.
[3]王泉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桂林的统战工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4]吴忠才.中共广西省工委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贡献[J].广西地方志,2005(4).
[5]融安县志编纂委员会.融安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61.
[6]钟山县志编纂委员会.钟山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62.
[7]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钦州市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603.
[8]李海.中共在广西学生军中的统战工作[J].江淮文史,2007(7).
[9]梁超.中国共产党在桂林文化城的抗战动员工作研究 [D].广西师范大学,2010.
[10]庾裕良,陈仁华,吴国强.基督教天主教在广西资料汇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245—246.
[11]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桂林市伊斯兰教协会.纪念成达师范学校南迁桂林七十周年学术研究论文集[C].桂林,2007:219—220.
[12]广西佛教会成立宣言[J].狮子吼月刊,1940(12).
[13]明真,圆证.关于“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的回忆[J].法音,1990(7).
[14]郎敏路,唐景积.广西抗战纪实[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7.
责任编辑:任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