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足厥阴肝经穴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0-01-07 07:45刘丽郝丽君石志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肝郁胃肠道腹痛

刘丽, 郝丽君, 石志敏

(1.唐山弘慈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2.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3.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由多种原因(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脑—肠轴功能紊乱、胃肠道感染、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以腹痛、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肠病[1]。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其中的一种亚型。现代医学给予止泻、止痛、益生菌或小剂量抗抑郁药等对症处理,虽然可短暂地缓解临床症状,但是总体效果不甚理想[2]。针灸可以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腹痛、腹泻症状,但是由于采用的腧穴及手法的不同,疗效不稳定。探索最优的腧穴配伍是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综合征的关键。本课题组采用针刺足厥阴肝经穴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乘脾证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在唐山弘慈医院住院的,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乘脾证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35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3]中关于腹泻型肠易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病程至少6个月,排除器质性疾病。在最近的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 d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并至少具有下列中的2项:①每天大便次数>3次;②便质为松散便或稀水便;③排便时有急迫感或排便后有不尽感。

1.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的泄泻病诊断及肝郁乘脾证诊断。肝郁乘脾的主症:泄泻腹痛,每因情绪不畅而发或加重,泻后痛减,舌质淡,苔白,脉弦细;次症:胸胁胀闷,嗳气,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符合主症4项,或者主症2项、次症4项,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0~65岁之间;③两周未使用其他止泻、止痛、益生菌或小剂量抗抑郁药;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感染性腹泻、胰源性腹泻的患者;②功能性腹泻、功能性腹痛及功能性腹胀者;③妊娠、哺乳期妇女及精神疾病者;④合并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①自行使用影响疗效评价药物的患者;②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③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者。

1.6 治疗方法

1.6.1 观察组 给予针刺足厥阴肝经穴位治疗。选穴:行间、太冲、蠡沟、中都、曲泉、章门、期门。针刺手法采用子午捣臼法。子午捣臼法:下针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三进二退,如此三度,计为九入六出。在进针时分三部,每部紧按慢提;退针时分二部,每部紧提慢按。同时,在紧按慢提时,结合左转针;在紧提慢按时,结合右转针。留针20 min,每日1次,每次留针20 min,每周治疗5 d,周末休息。共治疗8周。

1.6.2 对照1组 给予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90),每次0.2 g,每日3次,三餐前30 min温水吞服。每周口服5 d,周末休息。共治疗8周。

1.6.3 对照2组 给予口服痛泻要方治疗。方药组成如下:陈皮20 g,白术45 g,白芍30 g,防风15 g,每日1剂,煎取300 mL,分2次,每次150 mL温服。每周口服5 d,周末休息,共治疗8周。

1.7 观察指标

1.7.1 中医症状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制定。中医症状包括泄泻、腹痛、腹胀、肠鸣、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嗳气、胸胁胀闷,根据症状无、轻、中、重的轻重程度,分别计为0分、2分、4分、6分。

1.7.2 胃肠道症状评分 采用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5],包括腹痛、腹胀、大便频率、大便形状、排便异常等症状。根据症状无、轻、中、重和极度的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计为1分、2分、3分、4分、5分。根据症状频率无、小于1 d/月、1 d/月、2~3 d/月、1 d/周、大于1 d/周、每天都有,分别计0分、1分、2分、3分、4分、5分、6分。症状总评分=症状严重度×症状频率。

1.7.3 IBS严重程度评分 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分(IBS-SSS)量表[6],量表包括腹痛程度、14 d内发生腹痛的时间、腹痛不适情况、排便满意度、生活质量影响度5个部分。每部分评分范围为0~100分,量表总评分为500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

1.7.4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测试(IBS-QOL)量表[7],共有34个条目,包括8个维度:焦虑不安(DY)、健康忧虑(HW)、躯体意念(BI)、行为障碍(IN)、饮食限制(FA)、社会反应(SR)、异性关系(SX)和人际关系(RL)。记分方法:用李克累加法计算各维度原始分,然后用标准公式计算终得分,终得分=(初始得分-最低可能得分)/(可能得分数范围)×100。分值范围为0分(最差)~100分(最好)。

1.8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疗效判定标准制定。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60%≤疗效指数<90%;有效:30%≤疗效指数<60%;无效:疗效指数<30%。

1.9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25~60岁,平均(38.15±7.85)岁;病程20~36个月,平均(26.22±7.08)个月。对照1组35例患者中,男13例,女22例;年龄24~59岁,平均(38.45±8.22)岁;病程21~35个月,平均(25.88±7.02)个月。对照2组35例患者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23~58岁,平均(37.99±7.98)岁;病程22~37个月,平均(26.09±7.15)个月。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3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3组患者失访情况比较 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有2例因病情加重退出治疗,有2例失访;对照1组失访3例;对照2组失访2例。最终观察组31例、对照1组32例、对照2组33例纳入疗效统计。

2.3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比较 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3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在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方面明显低于2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tot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IBS-SSS in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x±s,s/分)

2.4 3组患者治疗前后IBS-QOL量表评分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3组患者IBS-QOL量表评分(DY、IN、BI、HW、FA、SR、SX、RL共8个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在IBS-QOL量表评分的8个维度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IBS-QOL量表评分8个维度方面均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3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1组为68.75%,对照2组为72.7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以临床症状为主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目前认为该病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胃肠道激素异常、精神心理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表现的临床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同时因临床症状多,症状不能及时消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代表药物为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研究[8]显示,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可以明显地缓解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痛、腹泻症状。因此,本研究以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为对照1组。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IBS-QOL量表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IBS-QOL scale scores in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x±s,s/分)

表3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hree groups [n/例(p/%)]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痛泻”“大肠泄”等范畴。是腹痛、泄泻兼见的一种病症。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肠,主病脏腑为脾胃,与肝相关,肝郁乘脾证是其中最常见的证型[9]。脾虚、湿胜是泄泻发生的基本病机。肝郁气滞是在泄泻的基础上发生腹痛的基本病机。肝郁、脾虚、湿胜是导致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针对此病机,中医学常采用痛泻要方来治疗。研究[10]显示,口服痛泻要方可以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内脏敏感性,改善其抑郁焦虑样行为。因此,本研究以口服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为对照2组。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乘脾证的发病与肝气郁结日久则肝木乘脾土,导致脾气不能升清,则出现泄泻,肝气郁结日久导致络脉不通,则出现腹痛。因此,调节足厥阴肝经腧穴,恢复肝脉经气的正常运行,从而可以改善胃肠功能。本研究观察组所选腧穴为:行间、太冲、蠡沟、中都、曲泉、章门、期门。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荥穴,具有调理肝肾,清热息风的功效,研究[11]显示,针刺行间穴具有理气和胃的作用,可以明显缓解腹痛症状,操作方便,见效快。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具有疏肝理气、息风宁神、通经活络的作用。研究[12]显示,针刺太冲穴可以降低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浆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

蠡沟为足厥阴肝经之络穴,具有疏肝利湿作用。中都为足厥阴肝经郄穴,具有疏肝理气,消肿止痛通络的功效,可以治疗腹痛、腹胀、泄泻病症。曲泉为足厥阴肝经合穴,具有散寒除湿,舒筋活络功效,《针灸甲乙经》云:“女子疝瘕,按之如以汤沃其股内至膝,飧泄,灸刺曲泉。”章门为脾募穴,八会穴之脏会,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交互穴,具有疏肝健脾祛湿的功效。研究[13]显示,艾灸章门穴能有效地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状态和腹痛、腹泻症状。期门为肝募穴,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与阴维脉交会穴,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功效。研究[14]显示,针刺期门穴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子午捣臼刺法始见于泉石心《金针赋》,明代医家均承袭之,并认为有“导引阴阳之气”的作用,可治疗“蛊膈膨胀之疾”,具有扶正祛邪的功效。研究[15]显示,子午捣臼手法能导引脏腑阴阳之气,补泻兼施,改善肝脾功能,可以明显改善腹痛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针刺足厥阴肝经穴位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BS-QOL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在降低中医症状总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和提高IBS-QOL量表评分方面均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1组为68.75%,对照2组为72.73%。观察组疗效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刺足厥阴肝经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乘脾证既符合古典医籍的记载,又符合现代临床,该法可以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肝郁胃肠道腹痛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