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研学旅行缘起于2013年。我国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1]。2016年12月我国颁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研学旅行做出了明确定义: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2]。学者对研学旅行的研究起始于2013年陈依元在宁波日报发表的《开设“研学课”好》,这是第一篇关于研学旅行文章[3]。在中国知网以“研学旅行”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到中文文献890篇、外文文献49篇;以“云南研学旅行”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到朱爱华、朱清华在2017年在中国地理教学参考发表的《最美的地理课堂在路上——以“走进云南”地理研学旅行活动为例》[4]和颜敏于2018年在教育科学论坛发表的《研学旅行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引导策略——以云南西双版纳研学旅行为例》[5]。
目前研学旅行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研学旅行的发展背景、研学旅行的内涵界定、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研学旅行的实施现状等领域[6],研究视角与内容大部分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新形势需求、关键性政策发展、概念界定及其基本特征、教育目标和意义、基本要素、理论基础、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教育基地资源建设与旅行机构服务等为主。总体上,目前学者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成果为研学旅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宏观理论依据与支撑,但针对研学旅行运营中的一些较具体的问题,如评价机制、课程建设、研学基地建设、研学旅行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待突破。就云南省而言,气候条件优越、民族文化多元、地质和生物等科普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云南省发展研学旅游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目前与云南省研学旅行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因此本文针对云南省研学旅行运营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网和旅游产业链,为研学旅行精品基地的打造提供了先决条件。当今正值旅游业发展新时期,云南省独有的旅行社组合保险体系可直接适用于研学旅行产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8],旅游从业人数优势也为培养研学旅行导师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云南省发展研学旅行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①研学旅行可成为推动思政建设与学生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能有效地将课堂教育内容与校外自然教育相融合,把学校育人模式与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跟着课本去研学,通过校外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社会相关行业参与,将红色主题、公益主题、健康与心理、团结与互助等课程融入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研学旅游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助推育人模式创新发展。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所涉及到的资源形态各异[7],能有效将学校、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的运行主体、交通运输业、餐饮行业、研学导师、保险业等诸多行业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资源进行有价值的识别与选取、吸纳与配对、激活与高质融合,使资源条理性、价值性进行合理整合,形成灵活的动态良性循环发展过程,助推育人模式的发展。③研学旅行填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时间差。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除了学校的有效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但家庭教育时间往往由于家长职业差异存在不稳定性,而学生积极健康的全面发展仅靠课堂时间和家庭教育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做到互补,增加社会实践课程,研学旅行的出现为家庭陪养学生的教育时间提供了合理的路径,为学校培养学生在模式上实现价值创新,有效填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时间差。④研学旅行为其他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带来经济与社会价值。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是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打破原有的运营模式,创新发展旅游行业的新模式,研学旅行的出现为行业寻找新的发力突破口提供了有效路径。研学旅行对原有的旅游行业从线路开发和设计与课程体系的关联度、运营与管理、安全保障、服务团队的组建等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为旅游业的新生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云南省社会教育机构和相关企业对研学旅行的关注度显著提升,2017年云南省60余家教育机构和相关企业在昆明举行了“云南省研学旅行联盟”启动仪式暨以“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研学旅行”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昆明)研学旅行推广与实施研讨会,推进了云南省研学旅行的推广与实施。2018年,由弥勒市教育局主办、弥勒市城投公司和昆明北清中科教育科技公司承办,以“民族、融合、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高峰论坛在弥勒举办,建立了云南省首家研学旅行营地。2018年在西双版纳举行了由云南漫游承办的全国第42期研学旅行导师培训斑,数次官方或社会层面的研学旅行主题会议对整合云南省研学旅行资源、提高各行业参与研学旅行意识、激发研学旅行发展活力等方面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目前云南省研学旅行产品设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尺度,与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不挂钩,研学旅行市场主要以春秋游、夏令营、冬令营和主题旅游等为主,多数由旅行社按照常规旅游团队进行操作。旅行社为了节约成本,与专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的关系,聘请在校学生以周末兼职的形式充当研学导师,这种不规范的操作模式既不能体现研学导师的职责,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从组织形式看,以旅行社、培训机构和拓展训练机构为主,将设计好的研学线路按照固定模式进行价格核算,学校同意之后签订常规旅游合同或合作协议。目前云南省旅游市场上呈现的研学旅游形式局限在旅行社和相关单位的策划与组织实施,将其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还不成熟,且作为研学旅游重要角色的研学导师,目前没有合理的标准进行认定和规范。
主要表现在:①未建立面向社会建立研学旅行的统一标准。目前云南省对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足,相关部门未持续出台系统性的指导文件和实施管理办法。研学旅行服务标准和监管体系不统一,参与群体对研学旅行育人模式的认知度、培育模式、实施与发展等方面的理解不深入,导致运营管理体制未达到预期水平。②经营主体界定不清晰,行业介入多。研学旅行项目经营归口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和旅游界的热点话题。目前相关政策性、指导性文件和各行业管理部门未对研学旅行进行清晰界定。研学旅行作为新时期的一种新型校外育人模式呈现,激发了相关行业纷纷介入,利用新型模式转型升级。如学校、旅行社、策划企业、培训企业等踊跃介入,而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思想观念、产品开发设计、流程操作、运营与管理等参差不齐,导致执行标准不相统一。③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缺专业标准,研学旅行导师资格缺乏有效认证。研学旅行基地是指自身或周边拥有良好的餐饮住宿条件、必备的配套设施、独特的研学旅行资源、专业的运营团队、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生活等方面的活动场所[9]。2019年,由中国旅行社行业协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联合发布实施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研学旅行指导(中小学)专业标准》为引导研学旅行经营主体正确选择研学旅行基地提供了参考,但要推广应用到云南省的研学旅行基地,有关专业建设不仅需要时间的沉淀,更需要经验的累积。研学旅行导师是指策划、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组织和指导中小学学生开展各类研究学习和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10]。目前我国研学旅行导师通过参加各种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提升了专业能力,但缺乏专门机构提供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导致身份无法得到专门机构的认定。④研学旅行产品没有纳入教学计划,导致课程体系融合度较差。目前旅游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与学生育人模式契合度不足,主要原因是:研学旅行经营者在开发设计研学旅行产品时,没有充分根据不同年级的教科书进行高度融合研究,导致研学旅行未能有效融入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建设与研学旅行产品不能有效结合。⑤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监督问责机制落实不到位。研学旅行在市场运营过程中,缺乏安全运营的保障体系。其中,预防方案、行前备案、应急预案缺乏有效的程序和实施细则,监督问责主体不明确,奖罚制度未建立,研学旅行经营主体与学校在签订合同时缺乏科学的契约保障机制。目前市场上基本采用以下两种模式签订合同:一是直接使用旅行社的旅游模板合同,二是新草拟合同。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不足以完全满足研学旅行新型育人模式的需要。⑥缺乏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评价体系。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是否能满足适龄学生的需求,能否从研学旅行基地的体验与展示中领悟教科书的知识,从研学中是否有所收获,目前整个研学旅行行业尚未建立健全规范化的评价体系。
目前云南省研学旅行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但发展基础条件好、发展前景好。针对研学旅行运营的内在规律,结合云南省本地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现状,本文从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等研学旅行参与者入手,多角度地探讨云南省研学旅行行业优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见图1。
从图1可见,主要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①加强研学旅行顶层布局与规划,完善研学旅行制度体系建设。在研学旅游发展新时期,云南省在全面贯彻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应结合本地情况,出台与研学旅行相关的地方政策、管理制度,明确主管、审批与报备部门,落实研学旅行经营主体、研学基地审批、研学旅行导师认证等。②建立研学基地审批标准和管理规范,合理扩大研学基地的规模和数量。遴选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11]。深入研究国家研学旅游政策,明确云南省研学旅行基地的申报条件,制订审核评价的标准、研学旅行基地的服务与管理标准等,依托现有旅游资源适度增加研学旅行基地数量,在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突显特色。③进行研学旅行的运营主体资质认证,保障研学旅行市场健康与持续发展。从营业执照的经营内容看,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学旅行的经营范围,研学旅行专业能力弱。目前缺乏经营经验的企业仍在从事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和线路设计的经营活动,争相瓜分研学旅行市场蛋糕,导致在研学旅行运营的事前、事中、事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亟需通过相关政策明确研学旅游的运营主体,对经营研学旅行的企业进行资质认证,建立有效的准入制度和监管退出机制,保障研学旅行市场健康与持续发展。④规范研学旅行合同,明确研学旅行各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研学旅行合同的作用和意义有助于研学旅行的推进和发展。在研学旅行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制度滞后,出现了大量问题和纠纷。例如,研学旅行的经营主体经营不规范,表现在学校与经营主体签订研学旅行合作协议时,多数以签订单次协议或旅游模板协议为主,不能充分保障和满足研学旅行活动的顺利实施。研学旅行作为新启动的领域,相关部门应按照《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规定,结合研学旅行实际运营情况,参考旅游合同模板内容制定规范的协议模板,以适用研学旅行活动。⑤增加研学旅行产品的投保率,保障研学旅行经营安全。由于研学旅行对象的特殊性,促使研学旅游保险的险种必须具有多元性。效仿云南省旅行社的旅游保险组合,主要有个人责任险、旅游意外伤害险、旅行社责任险等。研学旅行的经营主体应合理制定旅游组合保险,完善研学旅行产品的投保率,提高研学旅行安全保障。⑥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培养专业研学导师队伍。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提升研学旅行的服务质量,加强规范性指标文件的学习运用,严格按照研学旅游服务标准执行;培养专业研学导师队伍,确保研学旅行的安全开展和研学质量,培养内容主要以“课本理论知识+研学基地体验式课程”相结合,具体内容涉及对研学旅行相关政策的解读、研学旅行市场的行业分析、带队组织技巧、课程体系搭建、应用实操等方面培养专业研学导师,建立研学导师资格认证制度,推动研学旅行规范化发展。⑦建立研学旅行的多元评价体系,提高研学旅行活动质量。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评价体系既包括研学旅行方案的设计,也包括研学旅行方案的落实,还包括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通过研学旅行准备内容、执行过程、执行结果三阶段,按照一定分值对各项明细进行有效评价,不断提高研学旅游产品质量。此外,对研学导师的工作质量也应进行考核评价,建立等级晋升等有效的激励机制。
图1 云南省研学旅行的运营发展路径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研学旅行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提出云南省研学旅行的运营模式和优化发展路径,为云南省加快发展研学旅行提供参考性建议。研学旅行的实施要以中小学生为主体,通过校外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通过顶层设计的参与并完善研学旅行制度体系建设、扩大研学基地的规模和数量、规范研学旅行合同、增加研学旅行产品的投保率、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培养专业研学导师队伍、建立研学旅行评价体系等路径推动云南省研学旅行优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