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探究

2020-01-07 09:16:48张彦平
科学咨询 2020年2期
关键词:数形函数图像

张彦平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一中 甘肃陇南 742500)

高中数学的数形结合教学主要是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的图形,或者是将数学图形变成数。这样,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找到更多解题思路,把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简单。而信息技术在数形结合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直观地呈现图像,节省了教师教学中画图的时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形结合思想。[1]

一、树立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加强数形结合教学

传统教学观念下的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灌输式的讲授知识点,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缺少对数形结合教学的重视。教师要树立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加强培训,定期参与讲座,在数形结合教学中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使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的知识时,要让学生掌握通过求导的方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增减性,以及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复习导数公式及所学过的求导法则,让学生画出函数的图像。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判断增减函数及函数的单调性,并利用信息技术将函数的图像动态的呈现出来,让学生和自己所画出的函数图像进行对比,寻找不足。这样,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形结合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2]

二、利用信息技术深挖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高中数学教材中包含丰富的数与形相结合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并进行高效的备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数形结合的内容进行分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利用信息技术将教材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深入挖掘出来进行呈现,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教师在数形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学主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位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3]

例如,教师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时,会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由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二次函数紧密联系。因此,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要与二次函数图像联系,通过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解一元二次函数,掌握求解的过程和步骤,形成数与形的互补,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数形结合教学有效性

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数学知识的讲授显得枯燥,学生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数形结合教学的开展。教师要不断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将数学图像或模型,通过多媒体更直观形象的呈现出来,还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数形结合呈现出来,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泰姬陵风光图片和三角形图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这个三角形图案用了多少颗宝石。这样,将数学内容与教学故事结合起来,更好的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形结合教学的有效性。

四、完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评价在数形结合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并不单是教师进行引导,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同时,评价内容要全面化,数形结合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解题方法。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关注最后的学习结果,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进行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观念,定期参与讲座,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数形函数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数形结合百般好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有趣的图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