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红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智慧康养学院 重庆 401331)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心理素质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起来。由初始学者关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至今,心理素质的研究走过30年历程,期间关于心理素质研究各方面内容均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本文拟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近几年研究成果, 在对心理素质的概念进行疏理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心理素质的研究取向, 最后分析指出心理素质研究的发展趋势,以便促进国内学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进一步研究,以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对心理素质概念的研究源于对“素质”的研究,早在1961年,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章志光与彭聃龄就曾论述过素质与心理品质(能力)的关系[1],开启了“素质”研究。从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心理素质的研究兴起,再到现今心理素质研究的大量涌现,我们发现心理素质概念发展历程如下:
(一)自然属性观。该观点重视心理素质源于个体的生理基础,认为心理素质首先必须有先天性遗传素质作为基础,而后受后天习得的社会素质的影响,经过特定阶段所形成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2]。
(二)心理属性观。该观点注重从心理属性角度定义心理素质,认为心理素质包括思想、意识、精神、情感、品德、才能、动机、认知、个性等,或者认为心理素质包括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3]。
(三)社会属性观。该观点重视心理素质的社会属性。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行为品质,并且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4]。该观点重视心理素质的社会属性,但忽视其自然属性(生理基础)。
(四)综合观。该观点从心理素质的心理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三者融合的角度出发来诠释其概念,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 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 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由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因素构成[5]。该观点从心理属性角度澄清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但其也有必须的自然属性(生物学基础),并且还具社会属性,心理素质必然与社会发展相联系。
心理素质研究之初,即上世纪80年代,学者将重心放置在对社会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研究上[6],研究的重点在于各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内容及表现特点。此时的研究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仍带有明显的社会学性质,研究所用的方法多是编制社会学性质问卷,结果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上世纪90年代始,学者们迈向了心理学的心理素质研究,研究重点在于确定心理素质概念、探索心理素质结构,并据此编制信效度较高的心理学量表,用于测量心理素质,挖掘各种人群心理素质特点,构建心理素质常模,以便作为借鉴对照之用[7]。此时期所用的研究方法多为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多元回归分析、t检验等较为复杂的心理学意义统计方法。
1990年始,学者们关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人格等之间的关系[8]。近几年来,学者们的关注重点转向心理素质如何形成,其在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如何起作用?即心理素质的形成机制与作用机制研究[9]。当今社会,生物科学发展迅猛,学科间融合加剧,学者们更加重视心理与生理的联合研究,注重神经机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以便揭示心理素质个体差异的生物学因素,让该领域的研究更科学化[10]。
80年代,学者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包括:智能发展、社会性发展、个性发展与创造性发展[11]。该阶段是学校教育为主要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开设心理课堂,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讲授。现今常使用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融合的模式,一方面推行学校教育,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另一方面采用心理训练,将心理知识分为若干心理品质单元,使受训者积极投入其中完成各单元训练,提升相应的心理品质[12]。
对心理素质研究取向的疏理是本文的基础,厘清其未来研究趋势,为学者们将来之研究提供借鉴是本文的目的。心理素质未来的研究趋势如下:
如上所述,30多年来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可谓众多,但对于心理素质分类标准的研究几乎没有,如对于普通人员而言,他们拥有怎样的心理素质便可立足于社会?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而言,如军人,尤其是边防战士,他们要拥有怎样的心理素质才可以好好生活与工作?如医护人员,他们又需要怎样的心理素质水平才能减少工作与生活中的负性情绪?再者,缺乏心理素质的分层标准研究。如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很多,对于各个年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进行了详细研究,但缺少了在此基础上建立各个年级学生心理素质的标准。
目前,心理素质的概念、结构、测评工具的制造与使用、教育与训练模式构建研究颇为成熟,但心理素质的形成机制研究不足。心理素质内涵丰富、结构复杂,既具自然属性,又具社会属性,即后天环境对其形成的影响巨大,因此,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人生经历、家庭氛围等必然对其有影响。但个体的这些生物与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形成?因为先天遗传而产生的个体心理素质差异是否存在?该种基于生物学基础的差异又是什么呢?不同的心理素质水平下,个体的生物机制又是怎样?目前,研究者可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事件相关电位(ERP)、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检验技术等从生物机制角度出发进行进一步研究,为心理素质的研究贡献更详实更准确更完善的资料。
心理素质的作用路径和机制研究是探索有哪些因素通过怎样的途径影响个体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最终使得个体心理健康并达到适应良好地的发展状态。虽然现今已有学者尝试对此研究,如他们发现应对方式、情绪弹性、主观社会地位、自尊[13-14]等可作为中介因素影响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但至今仍处于零散的研究中,未形成系统与相应的理论。再者,社会支持是否一直是保护因素?它会在何种情况下失去作用?这些因素在影响心理素质水平时的效力如何?多种因素碰撞在一起又会对心理素质产生怎样的效能?因此,构建心理素质作用机制模型,明确其作用路径应是研究者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心理素质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心理教育,即研究是基础,培养个体较高的心理素质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目标。虽然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在我国已多年,但其依然理论研究多,实践研究少,故而缺乏普适性强且有效性高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因此,心理素质研究下一步更需注重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根据个体心理素质的特点,开发有效的教育训练模式,研究具有迁移性的教育训练方案,制定教育训练评价标准,编制一套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材料。